COPYRIGHT©廣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粵ICP備1813696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201000
1月9日,遼寧鼎際得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鼎際得)發布公告稱,因經營發展需要,公司控股子公司遼寧鼎際得石化科技有限公司(簡稱:石化科技)與項目貸款銀團成員行(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大連市分行牽頭的13家銀行)于近日簽訂了《遼寧鼎際得石化高端新材料項目銀團貸款合同》,向銀團成員行申請貸款總計本金額不超過38.6億元人民幣,貸款期限為首筆貸款資金的提款日(含)起96個月。鼎際得為石化科技在主合同項下38.6億元人民幣的債務提供連帶保證責任,擔保期限為自主合同項下全部債務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三年。
POE項目獲38.6億銀團資金支持
據了解,獲得38.6億銀團資金支持的石化科技,主要承擔鼎際得高端新材料項目的投建,是鼎際得布局第二增長曲線的先頭兵。該項目主要產品為POE(聚烯烴彈性體)和α-烯烴等。
公開資料顯示,鼎際得高端新材料項目規劃投資120億元,其中POE項目總投資56.63億元,其中公司自有資金出資占比為30%,通過固定資產貸款等形式融資70%。
根據此前公布的信息顯示,鼎際得1#20萬噸/年POE項目已于2024年1月30日取得批復,于2024年3月開工建設,預計2025年6月完工,2025年9月投料生產。
2#20萬噸/年、30萬噸/年乙烷制a-烯烴前工段、配套罐區及公輔設施項目計劃于2025年10月開工建設,預計2027年9月完工,2027年12月投料生產。
遠期規劃項目建設2#α-烯烴裝置、二氧化碳制烯烴裝置、40萬噸/年PE裝置、2#火炬及相關輔助設施和公用工程。項目計劃于2027年12月開工建設。
根據披露的項目工藝流程顯示,該項目外購美國乙烷,從美國海運通過長興島石化產業基地碼頭進入園區管廊后經由廠區乙烷乙烯管廊出入口進入罐區,循環乙烷來源為高端新材料項目(一期項目)的α-烯烴后工段及20萬噸/年1#POE裝置和20萬噸/年2#POE裝置。
分析表示,鼎際得POE項目將解決部分國產化替代,公司項目進展較快、產能較高,具有一定的先發優勢和市場競爭力,未來將成為公司主要的業績驅動力,并帶動公司實現業務結構的優化和升級。
核心長周期設備已從海外發貨
在業內與市場人士較為關心的核心設備采購方面,鼎際得在互動平臺表示,POE項目相關的各類設備均已完成采購,各類動、靜設備已經在陸續到場進行安裝。其中,核心長周期設備已從海外發貨,預計將于春節前后到場。
項目進度方面,鼎際得表示,項目整體建設方面正在穩步推進。截止目前,項目的基礎設施建設部分已全部完成,現場所用的鋼結構管廊的搭建已接近尾聲,壓力罐區已建設完成,原材料所需的低溫乙烯儲罐均已澆筑封頂,POE主裝置、變電站、機柜間、中央控制室、中心化驗樓、循環水站、包裝廠房等共30個建筑物均已完成封頂。當前主要進行各類設備的建安及室內裝修工作,確保項目如期投產。
業績來看,2024年前三季度鼎際得營收為5.67億元,同比下降3.33%,凈利潤為0.11億元,同比下降77.72%。
對于凈利潤大幅下滑的原因,鼎際得表示2024年3月份正式開工的高端新材料項目仍在建設投入期,致使期間費用方面帶來一定影響。
財報顯示,前三季度,因該項目正在投入期導致公司財務費用增加至582.43萬元,而去年同期的財務費用為-301.93萬元;隨著新項目投建帶來的人員擴張也致使業務推廣費用增加、銷售人員薪資增加導致報告期內銷售費用從上年同期的727.98萬元增加至1140萬元;因新項目興建增厚了公司總資產,前三季度總資產同比增長45.1%。
目前,鼎際得市值約41億元,市盈169.93。
聚烯烴彈性體(POE)是一種高性能聚烯烴,通常是以乙烯或丙烯為主要聚合單元,以α-烯烴(如1-丁烯、1-己烯、1-辛烯等)為共聚單體,通過茂金屬催化劑作用聚合得到的共聚物。POE因性能優異被廣泛應用在光伏、汽車、聚合物改性、發泡鞋材等諸多領域。其中在光伏膠膜和汽車消費領域占比約為83%。
不過,長期以來POE生產技術基本被國外企業掌控,如陶氏的insite溶液聚合工藝和埃克森美孚的exxpol高壓聚合工藝。因此,全球POE產能主要集中在少數幾家大型外資企業手中,其中,陶氏化學作為行業巨頭,產能占比高達43%,位居首位。埃克森美孚、三井化學、SABIC-SK、LG化學等企業也占據著重要份額,市場高度集中。
此外,在POE量產過程中,高碳α-烯烴、茂金屬催化劑和聚合工藝這三大關鍵要素均存在高技術壁壘,國外企業對高碳α-烯烴技術轉讓嚴格限制,導致國內POE產能難以滿足市場需求。
此種局面下,我國POE產能嚴重不足,長期依賴進口。2017-2023年期間,進口量從22.44萬噸持續增加至85.9萬噸,年均增速25.8%。
不過隨著中國POE的國產化,尤其是隨著貝歐億3萬噸/年、萬華化學20萬噸/年裝置的陸續投產,進口量增速有所放緩。從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來看,1-11月進口量81.3萬噸,全年進口量預計在88萬噸左右,較2023年增長2.3%。進口量增速下降明顯。
除了貝歐億、萬華化學裝置投產外,國內目前也有多套POE裝置正在快馬加鞭的建設,如聯泓惠生(江蘇)新材料有限公司10萬噸/年裝置計劃2025年底前建成;
浙江智英新材料有限公司千噸級中試裝置已產出合格品;
貝歐億(山東)新材料有限公司10萬噸/年裝置已于2024每年8月開工;
中石化天津南港乙烯項目10萬噸/年POE裝置已于2024年3月開工。
此外,像衛星化學、東方盛虹、榮盛石化等眾多企業也紛紛布局POE產能建設。如衛星化學規劃建設10萬噸/年α烯烴及配套POE;東方盛虹擬建設20萬噸/年α-烯烴及30萬噸/年POE產能;榮盛石化擬建包含40萬噸/年POE的高端新材料項目。
此前,工信部等部門聯合印發的《“十四五” 原材料工業發展規劃》中強調,石化化工行業要推動茂金屬等高端聚烯烴產品的研發;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在《化工新材料產業 “十四五” 發展指南》也提出,要重點提升高端聚烯烴塑料國產化能力。相信在政策的支持下,POE國產化進程將加速
慧樂居歡迎您關注中國家居產業,與我們一起共同討論產業話題。
投稿報料及媒體合作
E-mail: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