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廣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粵ICP備1813696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201000
近日,龍佰集團披露子公司分拆預案,擬將云南國鈦金屬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國鈦股份”)分拆至深交所主板上市。
國鈦股份為龍佰集團2019年發起設立的鈦業務核心子公司,主營產品為海綿鈦。國鈦股份雖然成立時間較短,但盈利能力快速提升。2020-2022年,國鈦股份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1億元、9.03億元、24.57億元,歸母凈利潤613.46萬元、8185.97萬元、3.7億元。2023年上半年,國鈦股份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達到12.39億元、1.82億元,期末總資產和凈資產分別為39.02億元、12.39億元。
龍佰集團是一家致力于鈦、鋯、鋰等新材料研發制造及產業深度整合的大型多元化企業集團。除了國鈦股份及其控股子公司之外,龍佰集團主要從事鈦白粉、鋯制品、鋰電正負極材料等產品的生產與銷售。在鈦產業領域,龍佰集團現已形成鈦白粉151萬噸/年,海綿鈦5萬噸/年的產能。
近兩年來,受到下游需求疲軟、鈦白粉價格快速下跌等因素影響,龍佰集團業績持續下滑。2022年和2023年前三季度,龍佰集團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41.55億元、202.83億元,同比增長17.16%、12.28%;歸母凈利潤34.19億元、21.42億元,同比減少26.88%、32.5%。
近年來龍佰集團通過持續大手筆的投資、并購等資本運作,龍佰集團推進產業鏈延伸、縱向一體化戰略發展使其成為鈦白粉行業龍頭,相伴隨的是財務壓力也在加大。截至2023年9月末,龍佰集團的短期借款為68.73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26.25億元、長期借款111.76億元,長短期債務合計為206.74億元,較2022年末的136.74億元增長約70億元。這使得龍佰集團前9個月的財務費用由上年同期的1442.32萬元增長至1.91億元。
在此背景下,龍佰集團計劃分拆國鈦股份獨立上市,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即幫助國鈦股份通過獨立上市擴大資金實力、拓寬融資渠道,鞏固和發展海綿鈦業務,向直接關聯的下游延伸,進一步增強市場競爭力,也有助于龍佰集團專注發展鈦白粉業務,進一步提高市場份額。
我國海綿鈦行業發展現狀
從產業鏈來看,鈦產業鏈有兩條分支分別為鈦材工業和鈦白粉工業,海綿鈦位于產業鏈中游,是高端鈦材關鍵原料。
海綿鈦是指用金屬熱還原法生產出的海綿狀金屬鈦,外表呈疏松多孔海綿狀,性質活潑,極易氧化,是制備鈦材的主要原材料。在航空航天、船舶、海洋工程等中高端行業需求的拉動下,我國海綿鈦產量2022年已達17.5萬噸,較2021年增幅25%,全球占比60%。
航空和消費電子領域拉動鈦材需求
2017-2022年我國鈦材消費復合增速高達20%以上,其中最大消費領域依舊為化工領域,2023年消費占比達46%;其次為航空航天領域,占比24.6%;電力、醫藥、船舶領域占比較低,僅在2-5%;冶金、制鹽、體育休閑、海洋工程領域占比更低,不足2%,2023年消費電子領域占比大幅提升至5.7%。
近年來在航空航天領域鈦材發展步入快車道,國內航空航天鈦材用量占比大幅提升,2022年在總消費量中占比由8%提升至23%,而全球航空工業領域鈦材消費占比近50%,美俄分別為55%和65%,未來依然有較大的發展空間。未來航空和消費電子用鈦材預計將成為需求增長最為顯著的細分領域。
海綿鈦、鈦白粉、鈦精礦走勢相關性分析
從鈦白粉、海綿鈦與鈦精礦價格的走勢來看,鈦精礦與鈦白粉價格走勢擬合度非常高,主要原因在于鈦白粉是鈦礦的主要下游,超過8成的鈦礦都被用來生產鈦白粉,海綿鈦僅占8%,故海綿鈦價格趨勢較多時段走勢相對獨立。
從近10年海綿鈦價格走勢來看,國內海綿鈦價格基本在5-8萬元/噸區間波動。2013-2020年,國內海綿鈦價格由5萬元/噸漲至8萬元/噸,其中2016年下半年各地環保壓力使原材料價格上漲,疊加鈦精礦供應緊缺,海綿鈦價格出現成本推動型上漲。
2018-2020年在船舶、海洋工程、體育休閑、高端化工(石化、環保等)、軍工等行業需求拉動下,2021年海綿鈦價格在由5萬元/噸上漲至8萬元/噸,海綿鈦價格在2022年維持高位。2023年受需求疲弱以及龍頭企業持續擴產能影響,海綿鈦價格回落至5萬元/噸,截止至目前國內海綿鈦主流價格5.2-5.5萬元/噸。
進口量不高但高品質海綿鈦仍需依賴進口
我國進口海綿鈦進口量在整個國內供應格局中占比較低,2022年海綿鈦進出口量分別約1.14和0.19萬噸,進口量占當年產能的6.5%,我國進口的海綿鈦來自日本、韓國、哈薩克斯坦等。
2016年之前我國海綿鈦需求疲弱、國內產能過剩,海綿鈦進口持續低迷。2016年之后,受到國內供給下滑、需求恢復拉動,海綿鈦進口量上升。2021年疫情沖擊全球航空需求,海外將部分出貨轉移給中國,我國海綿鈦進口量1.38萬噸,占當年國內產量約10%。從進出口海綿鈦價格來看,進口海綿鈦的價格高于出口的價格,高品質海綿鈦仍需依賴進口。
產能持續擴張規劃產能已達40萬噸
目前國內海綿鈦供給集中度較高,根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鈦鋯鉿分會數據顯示,2021年國內海綿鈦主要有9家生產企業,主要以新疆湘潤、攀鋼集團、雙瑞萬基、朝陽金達、貴州遵鈦、龍佰集團為代表。
2023年寶鈦華神、朝陽金達、雙瑞萬基、攀鋼鈦業、新立鈦業等產能繼續擴張,截至2023年9月國內海綿鈦總產能達25.7萬噸。根據龍佰集團公告顯示計劃將在云南、甘肅等地增至8萬噸產能,新疆湘晟規劃新增3萬噸產能,攀鋼規劃增至5.5萬噸,現有及規劃產能預計達40萬噸,行業供給繼續上升。
慧樂居歡迎您關注中國家居產業,與我們一起共同討論產業話題。
投稿報料及媒體合作
E-mail: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