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廣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粵ICP備1813696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201000
2023年11月21日,全球第四大汽車集團Stellantis集團和全球動力電池龍頭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簽署了一份不具約束力的諒解備忘錄,約定寧德時代將在歐洲當地向Stellantis集團供應磷酸鐵鋰電池。雙方還在探討以對等模式成立一家合資企業的可能性。
備忘錄概述了雙方計劃長期合作的兩個領域:制定大膽的技術路線圖支持Stellantis電動汽車發展,積極探索新的合作機會以進一步提升電池價值鏈。
Stellantis集團是全球第四大汽車集團,由PSA集團和菲亞特克萊斯勒集團以50:50的股比合并而來,總部位于荷蘭。旗下品牌包括阿巴斯、雪鐵龍、道奇等。該公司計劃到2030年在歐洲售出的所有乘用車均為純電動汽車。
寧德時代在今年三季度業績說明會上表達了對歐洲市場的看好。近年受宏觀環境影響,歐洲市場有些波動,但是歐洲對新能源轉型堅定,出臺了很多政策支持。目前市場對歐洲明年情況有不同觀點,隨著前期影響行業增長的因素減弱,歐洲新能源市場發展趨勢向好。
在歐洲市場,寧德時代的德國工廠目前已投產,匈牙利工廠規劃產能100 GWh,一期已開工建設,預計兩年左右建設完成。今年上半年,寧德時代的境外收入占總營收的35.49%。
有機構數據顯示,1-9月在除中國外的全球動力電池市場,寧德時代的市場占有率為28.1%,已追平第一名LG新能源。
在中國市場競爭激烈以及歐美相繼出臺促進本地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政策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瞄準海外市場,選擇出海布局。
由于磷酸鐵鋰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車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因此行業受新能源汽車產業影響較大。2021年以來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爆發式增長,加上我國動力電池頭部企業寧德時代、比亞迪等均加強對封裝形式的技術迭代,特別是CTP技術、刀片電池技術的落地和應用,使得磷酸鐵鋰電池能量密度大幅提升,疊加在成本、安全性等方面的良好表現,磷酸鐵鋰迎來快速發展。
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作為儲能領域和新能源汽車領域重要上游原料磷酸鐵鋰備受看好,多家磷酸鐵鋰企業加緊布局擴大產能項目。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中國鋰電四大主材規劃投資金額超5000億元,擴產項目數量為156個,其中正極材料擴產項目57個,占比最高。同年投資新建的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項目超40個,總計規劃新增產能(不含磷酸鐵)至少超500萬噸。
而相比于三元材料,磷酸鐵鋰由于門檻更低、過去兩年吸引了大量的行業外部企業介入投資。比如鈦白粉行業,幾乎排名靠前的企業均宣布有磷酸鐵或磷酸鐵鋰產能,如龍佰集團、中核鈦白等。有些企業今年已有部分產能釋放,如龍佰集團上半年已經實現了2.8萬噸磷酸鐵的銷售。
盲目擴產的背后,價格戰在所難免,磷酸鐵鋰價格“腰斬”
相較去年“火爆”的市場行情,今年磷酸鐵鋰現貨市場“降溫”明顯。今年磷酸鐵鋰下游需求端相對疲軟,10月國內磷酸鐵鋰開工率為50%,較去年“幾乎滿負荷運行”有明顯縮水。
從價格來看,2022年11月國內磷酸鐵鋰最高價格可達17萬元/噸,之后持續走低,到2023年4月下滑至7.7萬元/噸后雖出現小幅回調,但價格再次下滑,年內跌幅高達60.53%。截止至11月20日磷酸鐵鋰(動力型)價格為47000-57000元/噸,磷酸鐵鋰(儲能型)價格45000-49000元/噸,而在去年同期國產磷酸鐵鋰價格曾經達16萬/噸以上。
盡管需求相對疲軟但仍有多家企業擴產
10月18日,川發龍蟒公告稱董事會審議通過在四川綿竹設立全資子公司綿竹川發龍蟒新材料有限公司,并以該子公司為主體建設10萬噸磷酸鐵鋰及配套生產裝置。
10月16日,贛鋒鋰業與安達科技達成合作協議,擬共同成立合資公司以投資建設年產2萬噸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制造項目。
9月,德方納米宣布擬在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轄區內建設“年產50萬噸新型磷酸鹽系正極材料項目”,項目固定資產投資約80億元。就在同一月,德方納米還披露了2023年度向不特定對象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并在創業板上市的募集說明書,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35億元,其中24.5億元將投向年產11萬噸新型磷酸鹽系正極材料生產基地項目。
9月上旬,長遠鋰科表示年產6萬噸磷酸鐵鋰項目已有部分產線投產,預計今年將全面建成投產;興發集團控股子公司湖北興友新能源“新建20萬噸/年磷酸鐵項目完成機電儀安裝調試及試生產準備工作,生產線已全面投產。今年8月,龍蟠科技旗下公司湖北鋰源年產5萬噸磷酸鐵鋰、5萬噸磷酸鐵項目投產。
8月,湖南裕能披露65億元定增預案,其中涉及年產32萬噸磷酸錳鐵鋰項目、年產7.5萬噸超長循環磷酸鐵鋰項目、年產10萬噸磷酸鐵項目、年產2萬噸碳酸鋰和8萬噸磷酸鐵的廢舊磷酸鐵鋰電池回收利用項目等。
8月,河北亨旺集團計劃總投資90億元,在經開區布局新能源板塊總部,并建設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基地。該基地建成后,新能源板塊可年產30萬噸磷酸鐵鋰電池正極材料。
國內“太卷”出海或成緩解產能過剩的突破口
隨著產業鏈上電池賽道和磷酸鐵鋰賽道內企業不斷增加,行業產能快速擴張,磷酸鐵鋰產能和產量快速拉升,供應量增速大于需求量增速。2023年產能釋放速度加快,但需求端增速明顯下降,進而導致產能過剩矛盾加劇。磷酸鐵鋰產能的建設周期需要1年到1年半左右,今明兩年將是前期擴建產能的集中釋放期。截止2023年6月磷酸鐵鋰現有產能262萬噸,預計2023年我國磷酸鐵鋰整體供給量將達到237萬噸,2025年我國磷酸鐵鋰產能就將達575萬噸,未來產能過剩是大概率事件。隨著國內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加之海外企業加速磷酸鐵鋰電池應用,將大幅提升國內磷酸鐵鋰材料的出口。今年以來,已有數十家鋰電板塊企業出海建廠計劃,而歐洲已然成為此輪鋰電企業投資熱土。
慧樂居歡迎您關注中國家居產業,與我們一起共同討論產業話題。
投稿報料及媒體合作
E-mail: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