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廣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粵ICP備1813696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201000
近日,山西省發改委發布了《山西省生物經濟發展中長期規劃(2023-2035年)》,以建基地、培集群、育龍頭、強支撐為著力點,推動生物技術賦能經濟社會發展。
山西省是中國煤炭大省、能源大省。在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山西省面臨著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雙重壓力,處于謀轉型、找出路的關鍵時期。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生物技術加速演進、生命健康需求快速增長、生物產業迅猛發展的重要機遇期,發展生物經濟是山西省搶抓生物經濟時代機遇,將生物經濟打造成為新的重要增長極,對山西省長遠發展具有全局性、戰略性意義。
結合山西省生物經濟發展基礎和優勢資源,重點推進生物材料、生物農業、生物能源、生物醫藥等領域戰略謀劃和前瞻布局,探索生物制造與傳統優勢產業高效耦合發展。做大做強生物材料和生物農業兩大特色優勢產業,重點培育生物能源和生物醫藥兩大潛力產業,著力夯實生物資源和生物安全兩大支撐基礎,形成具有山西省特色的“2+2+2”生物經濟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做大生物材料
1.推動特色生物基尼龍規模化發展
重點發展生物基戊二胺和尼龍5X材料產業鏈。提升生物基聚合級戊二胺工藝技術水平,優化基于戊二胺的尼龍5X合成技術,推動尼龍5X規模化發展,延伸發展降解型膜級和紡絲級聚酯酰胺切片等特色產品,構建以農產品和省內煤化工產品為原料,以生物法長鏈二元酸、生物基戊二胺單體合成為核心,發展尼龍5X高分子材料,以及超紡棉、生物基紡織材料、新型工程塑料等豐富產品體系的生物基材料產業鏈。
2.創新發展高性能生物基降解材料
創新發展二元酸二元醇共聚物。打通生物基丁二醇產業化工藝路線,進一步降低生物法丁二酸生產成本。推動單體聚合技術產業化,實現生物法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等可降解聚酯共線生產。打造以全生物降解聚酯法、共酯化法等為主要工藝的可降解一次性塑料袋、餐飲用品、環保地膜等生物基降解塑料產業鏈。
3.探索特色高附加值生物醫用材料
發展特色人源膠原蛋白。重點發展重組III型人源化膠原蛋白原料及化妝品和相關醫療器械等產品研發。構建以人源化膠原蛋白材料為核心,延伸上游人源原料生產,中游III型膠原蛋白支架、凝膠、敷料、纖維、植入劑等高端醫療終端產品,下游組織工程、再生醫學和醫療美容等新型醫療產業鏈。
拓展生物醫用高分子材料。重點發展生物降解醫用高分子材料規模化生產、可吸收醫療器械新產品開發與3D打印定制化醫療器械產品開發。重點布局可組織誘導生物醫用材料、組織工程產品、新一代植介入醫療器械、人工器官等重大戰略性產品。開發基于羥基脂肪酯的抗菌材料、體表敷料用天然多糖基功能輔料;探索發展基于鎂、鋅、鈣等元素組成的可降解吸收醫用鎂合金、有機/無機復合骨科植入材料等產品。
4.運用生物技術促進煤炭清潔利用
利用現代生物技術,對焦爐煤氣、煤焦油、粗苯等焦化副產品回收處理,經生物發酵生產乙醇,替代傳統糧食發酵路線,延伸突破低成本、高效脫水轉化制乙烯生產下游合成材料產品。創新煤基煙氣微藻生物轉化多聯產蛋白和碳纖維等高值生物基產品產業鏈。發展煤焦油輕組分精細分離,生產萘系列產品和醫藥中間體。鼓勵粗苯精深加工生產尼龍系列新材料及生物降解材料等產品。
《山西省生物經濟發展中長期規劃(2023-2035年)》提出發展目標:
到2025年,生物經濟發展的制度政策環境不斷完善,市場主體蓬勃發展,產業創新能力顯著提高,生物技術取得較大進展,生物經濟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不斷提升,生物產業體系框架初步形成,力爭打造國家生物經濟先導區。
到2030年,生物經濟發展的規模和技術水平大幅提升,產業空間布局更加優化,生物經濟體系不斷完善,市場競爭力顯著增強,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
到2035年,生物經濟綜合實力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建成產業鏈條完善、技術實力與產業競爭力突出的生物經濟強省。
慧樂居歡迎您關注中國家居產業,與我們一起共同討論產業話題。
投稿報料及媒體合作
E-mail: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