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廣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粵ICP備1813696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201000
一年一度的“3.15”再次到來
今天
已經是第41個國際消費者權益日
對于防水行業來講
這不僅是一次展示,更多的是一種責任
諸多防水企業都在今天
發出了屬于自己的“3.15”強音
防水行業的
“3·15”
今年的3.15對于防水行業來講注定不會是平凡的一年,上到《質量強國建設綱要》、《建筑與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規范》、下到市場需求擴容。2022年的“國抽”尚未發布,但是2021年產品不合格率創3年“新高”的驚人數據都是一把懸掛在頭頂的利劍。
防水行業一直以來因為其門檻較低,所以導致假冒偽劣、非標低標產品橫行、低價無序競爭的肆虐,致使建筑滲漏率居高不下。當然,近年來雖然以東方雨虹“不做一平米非標”為帶領,諸多防水龍頭開始宣傳自身的質量以及清理非標產品,讓防水行業的形象逐漸開始轉變。但治標并非治本,無論是建筑本身的成本,還是防水的重要作用,最終影響都會轉嫁到消費者的身上。隨時出現的假冒偽劣產品消耗的不光是消費者對于防水企業的耐心,同時也影響著防水行業整個的信譽問題。正應了一句老話,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假冒偽劣產品的出現,對公眾和社會造成了太大的傷害與影響,很可能會讓人對整個行業失去信心。
諸如“2022年5月26日,南通市崇川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根據舉報線索對當事人倉庫進行突擊檢查。現場發現倉庫內堆放標注注冊商標“CKS科順®”的三款防水卷材共計1678卷。”等等“抱大腿”“傍名牌”“以假亂真”的現象不勝枚舉。這些產品的曝光,一方面削弱了企業在行業中的突出形象,另一方面也造成了行業公信力的下降。看到如此多的假冒偽劣產品,實在令人震驚,不知有多少此類產品流入市場。
那么我們就不得不面對一個問題:恰逢防水新規將要發布,一場有望席卷整個防水行業的“大清洗”即將出現,在這個節骨眼上,整個行業都需要重新思考一下,是否需要重新定義低門檻?
防水企業的
“3.15”
其實對于如今大家耳熟能詳的諸多防水頭部企業來講,“質量”“綠色”“環?!币呀浭强倘肫髽I骨子里、產品中的必然要求。并且面對著越來越內卷的高質量防水產品,作為頭部企業的壓力就更大了。相比于產品價格來講、更優的質量以及更好的技術成為了頭部企業的競爭力所在。一個防水頭部企業,之所以能被大眾記住,除了因為他們的良好服務以及高新技術,更多的是產品質量和誠信經營的結果,如果他們欺騙了消費者,那么再響亮的品牌,也會被人唾棄。
如果因為一些不該有的謠言而元氣大傷,這不僅是一場鬧劇,更是對行業信心的打擊。所以除了需要宣傳自身的質量保證,更多的是防水企業自身的“維權”。
那么防水企業,應該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呢?
1:提供“說明書”。做為防水產品,除了質量之外,第一點就是施工。正所謂“三分材料,七分施工,十分保護”。如果產品的質量好,但是因為錯誤的施工導致產品出現問題,這得不償失。所以防水企業應該在toC端盡可能詳細的提供產品的說明和施工方法,讓客戶更加正確的適用產品,避免因為施工錯誤衍生出的問題。同時對于toB端也要明確施工時候需要明確何時需要檢測和質控,何時需要更新設備等。同時,也要對自己的產品進行一定的安全監管。只有將這些事情都處理好了,才能夠保證產品在使用的時候,能夠起到很好的效果。不僅能夠保證后續的施工問題減少,同時能夠更好的樹立一個良好服務的品牌形象。
2:自設“防火墻”。“傍大腿”“放品牌”等等事件是許多假冒偽劣企業喜歡應用的手段。這種時候一旦假冒偽劣產品出現錯誤,其損傷的并不是假企業的利益,而是真企業的名譽。所以企業更應該關注自身品牌的“仿品”或“仿商標”,更多地明確自身產品的獨立性和真實性,確保和仿品分開,讓消費者能夠明確“真假”。這就需要企業對于市場的關注,同時對于自身品牌和產品的宣傳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3:明確“生產線”。很多產品在生產的時候,都會涉及到很多行業的規定,這個時候就要充分了解國家和行業的相關規定和政策,合法運營,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權益。同時也要明確自身的權益,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確保安全,才能保證產品的正常生產和品牌的穩定發展。
慧樂居歡迎您關注中國家居產業,與我們一起共同討論產業話題。
投稿報料及媒體合作
E-mail: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