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廣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粵ICP備1813696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201000
慧正資訊,2月21日,慧聰集團創始人、慧聰書院董事長郭凡生先生蒞臨“2023年中國涂料新材料科技創新大會”,并以利潤共享制驅動企業創新發展為研究方向,進行了《利潤共享制 - 民營企業的管理與上市》的主題演講,本文摘抄郭凡生先生演講的精華點滴,以供涂料和新材料行業的同仁分享。
制度創新支持科技創新的可持續
郭凡生先生認為,中國改革開放政策中最重要的是制度創新,沒有好的制度就不可能有穩定的、可持續的科技創新成果出現。一味的要求科技創新,而忽略了制度對科技創新的保證和推動,科技創新就缺少了成長的土壤。
從虧損7000萬到盈利4000萬的化工企業
自2013年開始,慧聰書院對一家虧損7000萬的化工企業進行調研后,開始幫助企業進行利潤共享制改革,脫胎換骨成為了一個全新的企業。
在產品和營業額沒有發生重大變化的情況,通過共享制改革,縮小了利潤核算單元,員工作為利潤共享的主體,參與到經營中。可以發現,在過去十年中,企業人數從227人減少到103人,人均利潤從虧損33萬到盈利37.5萬。這幾組數據說明利潤共享制對于民營企業來講也是極為重要的,為什么能夠產生這樣的一個巨大變化,不管你的企業有多大,你必須從一點一滴做起,化工企業更是如此。為什么員工從不聞不問變成了非常自主去節約,這就是制度的變化。制度變化在民營企業中形成了兩種不同的制度,一是老板拿走所有利潤的代理制,另一個是員工和老板共享利潤的利潤共享制。
民營企業發展的內在邏輯
民營企業發展的內在邏輯,主要是由商業模式、商業成本與商業制度三方面的關系來體現。
商業模式是最低級的競爭,一看就會,一學就到手,商業成本的降低卻是最困難的。所以最優異的商業模式是商業成本得以不斷降低的商業模式,而降低商業成本的不是商業模式本身,而是同樣商業模式實行什么樣的商業制度。
商業制度是降低商業成本的核心,商業制度出了問題,會導致科技人員流失,成本就會高起來,好技術就會生產出貴的賣不出去的產品,化工企業是最明顯的。傳統的代理制下,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老板拿利潤,員工拿薪酬,兩權分離老板和員工必然分心分家。利潤共享制,把經營權和所有權分離之后,讓利潤收益權提取出來,利潤是經營權和所有權去共享,這樣員工才能把活當成自己家活的干,企業也會取得長足的發展。
慧聰書院的共享制研究和實踐
1992年郭凡生先生創建慧聰時,就堅持利潤分享制作為慧聰的分配制度之一,2003年慧聰網在香港上市后,郭凡生先生又開始了棄商從研的新征程。他以慧聰網作為研究對象,創辦慧聰書院,在北京釣魚臺開設股改班,15年的授課中共開設88期股改班,老板學生超過2萬人,并且為幾百家企業進行了共享制股改的落地輔導。
共享制上市公司的股權激勵
郭凡生先生認為籌備上市或者已經上市的公司,也可以通過發放和配置期權的方式,來實現利潤共享制。
通過分析可以看到,上市公司的市場紅利中,通過股市融資、套現等方式,其成本有可能高于借貸成本。而通過在制度紅利,通過給員工發放的銀股和期權從市場中獲取的收益,激勵效果之大是驚人的!
利潤共享制帶來的紅利,有以下特點:
它不來源于老板的兜里,也不來源于企業的現金流;
它源于市場對企業的信任,是共享制企業可獨享的利益,是市場給的錢沒有成本;
企業通過融資上市的溢價放大作用,給員工巨大的激勵,是非上市企業無法企及的;
融資上市的激勵,也要遵循共享制的原則和科學的方案(本質上是身股),比市場紅利大得多;
社會資源向好的企業傾斜,通過共享制把制度紅利賦予了“勞”,大大減少勞資矛盾,也給予資本更好的回報,更符合共同富裕的社會利益最大化要求;
對于科技型企業,人才與激勵起到的作用更大。
郭凡生先生在演講中,多次表示,中國必須走這條共享制度,珠三角的企業一定要從老板一股獨大、老板獨占利益的制度變成你和員工共享的制度,這個制度變化是不可改變的。其實西方的風險投資投大錢占小股就是已經承認了利潤共享制,當知識經濟向我們走來,當資本不是最重要的短缺物,而知識成為生產發展最重要的推動力的時候,利潤共享變成了一個企業生存的基點。
慧樂居歡迎您關注中國家居產業,與我們一起共同討論產業話題。
投稿報料及媒體合作
E-mail: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