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廣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粵ICP備1813696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201000
11月22日晚,利華益維遠化學發布公告,公司擬投資 21.60億元建設 25 萬噸/年電解液溶劑項目,新增包括電子級碳酸丙烯酯 2 萬噸/年、碳酸二甲酯 5 萬噸/年、碳酸甲乙酯15.04 萬噸/年、碳酸二乙酯 2.94萬噸/年,并副產丙二醇17.88 萬噸/年、食品級二氧化碳10萬噸/年。
同時,公司將投資3.3億元,采用日本旭化成技術,利用上述原材料,將現有聚碳酸酯裝置產能從13萬噸/年提高到 20 萬噸/年,達產后預計可使產品固定成本攤銷由原先的 2011 元/噸降低至 1407 元/噸。
關于電解液和聚碳酸酯的項目到沒有特別亮眼。因為電解液方面,25萬噸放在現在都是“小數目”。幾個月前數據報道我國現有電解液產能約110萬噸,預計到2024年產能將擴張至430萬噸,這個絕對是保守了,畢竟百萬的巨頭已經不少。
而聚碳酸酯,其實也是有點“過”。在國內,據統計,具備PC生產能力的企業已有22家,總產能約311萬噸,其中利華益維遠化學目前以13萬噸位居第9位,本次擴產順利的話,可以上升到第6位,僅次于萬華化學,當然前提是其他企業不加碼。
最值得一提的是,是公司本次項目是基于現有的環氧丙烷以及富含二氧化碳的裝置排放尾氣為原料,通過碳酸二甲酯為核心中間化學品,實現高附加值利用,這屬于熱門詞匯“負碳技術”的范疇,也是二氧化碳化學利用最重要的途徑之一。
除此之外,以二氧化碳為原料,還可以得到一些材料和化學品,比如已經產業化的可降解材料PPC 和處于示范應用的二氧化碳制甲醇,別稱“液態陽光”。此外還有科研熱門方向“人工光合作用”、二氧化碳電解等等。
通過產業鏈深度打通,實現“變廢為寶”,是當前化工企業節能減排,強化產品成本優勢的重要可選途徑,成功經驗值得借鑒。
慧樂居歡迎您關注中國家居產業,與我們一起共同討論產業話題。
投稿報料及媒體合作
E-mail: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