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廣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粵ICP備1813696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201000
在4月上海疫情之際,社區與居民生活廢棄物陡增,如何得到及時穩妥的集中轉運和后續處理,顯得比以往更為重要。在博祿塑料(上海)有限公司運營所在地奉賢區,博祿聯手上海田強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華悅包裝制品有限公司,迅速啟動綠色專用廢棄物收集袋的合作開發與捐贈行動,以實際行動踐行企業作為社區公民的責任。
博祿北亞區高級副總裁汪演濱表示:“通過有效的物理回收,開拓消費后再生料的應用端解決方案,并實現商業化,是博祿實現循環經濟戰略非常重要的一步。作為一家負責任的石化企業,博祿深信零廢棄經濟的實現離不開與政府、行業、消費者和社會各方齊心協力、協同合作。”
“通過堅持不懈的研發聚烯烴增值產品與應用端方案,賦能至臻生活品質,同時減少產品與經營活動的環境碳足跡,是我們不斷追求的目標與使命。綠色專用廢棄物收集袋,其配方設計采用高達60%的消費后再生材料PCR r-PE779(由上海田強與博祿合作開發),并由博祿AnteoTM FK1828雙峰三元共聚聚乙烯(Borstar® Bi-modal Terpolymer)加持,上海華悅負責最終產品設計并實現生產線量產。” 博祿北亞區包裝事業部副總裁陳建成表示。
綠色環保的產品理念
PCR r-PE779再生聚乙烯,溯源于奉賢區生活及工業消費后廢棄包裝,由上海田強實現物理回收,通過分選與回收工藝再造粒。通過與博祿最新技術的強強聯合,r-PE779實現了媲美于原生塑料的機械性能,減少更多碳足跡。本次捐贈的12萬個專用收集袋,預計實現碳減排約16噸(經上海田強估算,僅供參考)。
產業鏈協同的零廢棄經濟模式
通過上下游企業的產業鏈協同合作,打破傳統的“制造-使用-丟棄”的線性模式,通過有效的物理回收與產品可回收設計,實現“變廢為寶”,旨在最大化降低塑料廢棄物對我們居住環境的影響。此次三方企業緊密合作,成功將消費后回收材料再利用于新產品設計,并運用于對社會產生積極影響的場景,是實現零廢棄理念的重要實踐。
聚烯烴增值產品助力民生
基于單一聚烯烴材質設計的廢棄物收集袋,集合了塑料本身多功能性、安全性與耐用性等諸多優點,在實現基礎包裝功能與運輸便利性的同時,可有效避免廢棄物清運過程中的二次污染,不同顏色設計,方便廢棄物分類與后續消殺工作,為清運人員提供更多保障。
捐贈的廢棄物收集袋生產過程和現場使用
截至4月24日,第一批捐贈物資已由上海華悅裝載發車至上海奉賢區四團鎮、莊行鎮、奉城鎮、金匯鎮及金海街道等,并由政府相關部門統籌安排,發放至疫情管控社區實現定向捐贈。基于循環經濟初衷的聚烯烴功能性產品,獲得了基層工作者的認可。產業鏈深入合作的成功模式與企業履行的社會責任,對我們的工作產生了長遠積極的影響。
來自合作伙伴的心聲
上海田強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喜超表示:“ 疫情無情,循環有情。在這段特殊的日子里,物資短缺,供應鏈斷鏈,眾多志愿者奮斗在抗疫第一線,令人感動。上海田強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疫情防控,綠色先行’為主旨,攜手博祿和上海華悅包裝制品有限公司共同生產綠色再生‘愛心’防疫垃圾袋,捐贈配送到上海抗疫第一線,希望為疫情防控工作盡一份綿薄之力。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疫情終將過去。”
上海華悅包裝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文華表示:“面對新冠疫情的不斷變化和挑戰,華悅包裝始終將企業社會責任放在重要的位置。我們與產業鏈及社會各方一起,積極推進疫情防控工作。本著‘持續發展,環保先行’的原則,我們的塑料包裝制品在美化生活的同時,也將為疫情防控做出應有的貢獻。我們相信,通過社會各界的齊心協力和同舟共濟,我們終將迎來曙光。”
慧樂居歡迎您關注中國家居產業,與我們一起共同討論產業話題。
投稿報料及媒體合作
E-mail: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