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廣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粵ICP備1813696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201000
慧正資訊:春節臨近,紡織服裝行業進入收尾階段。江浙地區的織機開工率已降低至50%以下。
原料年底異常波動
紡織企業處在清庫存和年前囤貨的糾結中
去年一年,紡織產業鏈受到成本上漲和供需失衡的影響,一直陰晴不定。
近期隨著化纖、棉紗價格的波動,紡織企業處在清庫存和年前囤貨的糾結中。“正常情況下,年后3-4月就是一個傳統旺季,內需本身對節后的原料預期不樂觀,所以不著急下單,”一位服裝行業分析師告訴記者,據市場反應,今年的備貨量不及往年,業內認為今年紡織服裝行業將處于低增長的復蘇軌道。除去消費的不確定,上述江蘇企業負責人表示,織造廠一方面受到電費、人工、原材料等成本壓力,一方面有新的庫存壓力,“前幾年市場是先做好庫存再推爆款,庫存壓力分攤在織造廠、貿易商、服裝廠身上,但是現在的營銷模式變成了先引流爆款,再跟上庫存,那么庫存壓力就全部壓在了織造廠這個環節。”上述面料經銷商也提到了成本的壓力,“目前面輔料的市場價格已經趨于穩定,但是今年的原材料成本還是比較高,下游的采購意愿不強,更多都只是按需采購。以棉花原料為例,棉花下游的紗線、服裝漲價相對較少,大部分成本需要紡織企業自己消化,我們不能去壓縮工廠利潤。”
細分龍頭持續產能擴張
行業的分化逐漸加大
利潤不穩定是近兩年紡織行業的共性,但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進行產能擴張,行業的分化逐漸加大。“這兩年紡織行業最大的變化,就是織造廠的產品利潤沒有了,企業利潤純粹來自原材料價格波動所產生的差價,”上述江蘇企業負責人形容未來的行業格局是“機器越來越多,企業數量越來越少”,產能擴張都集中在六大龍頭企業,“上游擴產對整個供需市場是好事,供大于求的買方市場上,織造廠的選擇會多很多。”根據公開的產能規劃,聚酯產能在2022年的增長將超過2021年,新增產能在510萬噸/年,同比增長7.8%;產量達到6134萬噸,同比增長6.3%,多集中在龍頭企業。
部分紡織面料上市公司近期也陸續發布產能擴張計劃,1月8日,臺華新材總投資120億元的綠色多功能錦綸新材料一體化項目在洪澤經濟開發區開工,項目全面投產后,將形成年產10萬噸PA6再生絲、年產12萬噸PA66紡絲、年產20萬噸PA6聚合和紡絲、年產6億米坯布、年產2億米成品面料的生產能力,建成后預計可實現年產值180億元。
全球最大的色紡紗制造商和供應商華孚時尚在去年12月24日公告,將華孚(越南)50萬錠新型紗線項目(一期)變更為30萬錠智能紡紗產業園項目(項目實施地在安徽省淮北市),項目達產后將形成30萬錠高檔新型紗線生產規模,年利潤總額6454萬元。
沙發面料細分市場的生產商眾望布藝近期在調研活動中表示,目前公司產能從兩年前的1320萬米/年提升為今年的1650萬米/年,年產1500萬米高檔裝飾面料及研發中心項目主體已經竣工,100臺織機設備已經到位。服裝代工企業維珍妮在廣東肇慶投資15億元建設生產基地,規劃于2023年底將國內產能遷至肇慶新廠。
總體而言,臨近春節行情震蕩幅度會減小,整個紡織市場正在步入這一軌道,但春節后需求存在不確定性,傳統旺季能否變得名正言順有待市場驗證。如果需求不及預期,可能高位偏弱震蕩,反之則是高位偏強震蕩。
慧樂居歡迎您關注中國家居產業,與我們一起共同討論產業話題。
投稿報料及媒體合作
E-mail: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