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廣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粵ICP備1813696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201000
慧正資訊:消費服務短期受創,醫療需求集中釋放。從非典疫情的行業影響來看,一方面,在生產法下,疫情對于第三產業影響最強,交運、餐飲等行業受到不小的沖擊,而批零、地產表現相對穩健,工業中的交運設備和工程機械行業同樣有所走弱,但醫藥行業收入逆勢上行;另一方面,在支出法下,非典疫情使得消費明顯走低,其中服裝、珠寶類銷售遇冷,而食品需求相對穩定。
外出、裝扮消費受阻,工業生產復工延后。具體看疫情的行業沖擊,主要體現在三方面:一是出行活動受阻給交通運輸、旅游、住宿餐飲和影院等依賴于外出消費的服務行業帶來很大影響。首先,隔離限制帶來了交通流量下滑,20年春節過后春運旅客人次銳減;其次,03年非典時期旅游、餐飲行業收入顯著縮水,而本次疫情恰逢春節旺季,影響程度或將更大;最后,非典時期并不突出的電影行業,本次疫情下春節檔的空缺也令票房收入深陷低迷。此外,即便疫情消退,這些行業需求的修復也要依賴于長假等時間窗口。二是出行聚會減少帶來的服裝、珠寶等裝扮型消費短期下降。非典疫情時期,紡織服裝和金銀珠寶銷售額增速就曾大幅下滑,而本次疫情爆發的春節期間正值珠寶銷售旺季,零售情況或許更不樂觀,但這類需求疫情結束后修復較快。三是疫情防控采取的隔離措施干擾工業生產節奏。03年非典時期部分工程機械銷量增速下滑,相關上市公司收入也現回落。但本次疫情爆發在生產淡季,目前來看本次疫情只是延緩復工節奏,給生產帶來的短期壓力更大。
食品需求相對穩定,短看醫藥長看汽車。非典時期經驗表明,部分行業能夠免疫于疫情而發展。食品行業需求穩定,警惕價格上漲風險。農副食品行業作為必需消費的代表,在疫情沖擊期間需求基本保持穩定,但由于此前豬肉等存在供給制約,因此本次疫情期間需警惕價格上漲風險。醫療行業快速發展,走勢明顯前高后低。疫情事件給醫療行業提供了快速發展機會,但隨著疫情由嚴峻轉為緩和,醫療行業的表現也呈現前高后低。并且,從非典時期來看,中藥和醫療服務得到疫情更強的提振。汽車銷售短期承壓,長期或迎修復機會。短期來看新型肺炎疫情沖擊難免令汽車銷售承壓,但長期來看其實會推動行業發展。疫病的傳染性使得私人交通更受追捧,疫情過后將是汽車行業很好的修復機會,原本的修復態勢、疫情期間的延后需求和受疫情影響新增購車需求的疊加,將支撐行業回暖。
沖擊行業關注修復,“免疫”行業把握節奏。疫情對經濟增長屬于短期沖擊,因此要辯證看待新型肺炎疫情對行業的影響:首先,對于受到明顯沖擊的行業而言,要關注疫情結束之后的需求修復。其次,對于疫情“免疫”的行業而言,要在清楚地區分短期和長期影響的基礎上把握節奏。最后,對于疫情催化下的新興行業而言,其成長屬性的判斷還是要回歸到行業自身。
新型肺炎疫情防控態勢仍較嚴峻,在此前的專題研究報告中,我們以03年非典疫情時期的沖擊為鑒,從宏觀角度討論了新型肺炎疫情可能給經濟和資本市場帶來的影響。那么,從中觀視角來看,新型肺炎疫情對于不同行業而言,又意味著怎樣的機會和挑戰?本報告對此進行展開分析。
本篇報告我們仍然以非典疫情時期的行業表現作為分析起點。誠然,當下的經濟環境已與03年有著明顯的不同,而比較分析的意義也絕非簡單的照搬照抄。一方面,不可否認的是,本次新型肺炎疫情與非典疫情對于經濟的影響存在著諸多的共性,比如同樣采取了較為嚴格的隔離措施,因此帶來的人員和貨物流動阻礙,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而另一方面,在疫情沖擊之下,經濟偏離了常態化的運行軌道,如果再脫離開非典時期經驗作為比較的基礎,那么,這種分析將難免流于主觀化,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1.消費服務短期受創,醫療需求集中釋放
03年的非典疫情對于哪些行業帶來了比較明顯的沖擊?我們不妨先從經濟的供需兩方面來尋找線索。
三產所受沖擊最強,恢復時間略有滯后。一方面,從生產(也即GDP核算的生產法)的角度來看,我們在此前的報告中也提到,非典疫情對于經濟增長的影響主要集中在03年二季度,而三大產業均受到了一定的干擾。但是,第二產業在受沖擊后較快修復,而第三產業恢復的時間略有滯后,這也對其當年增長形成拖累。03年全年來看,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速較02年回升2.8個百分點,而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速較02年仍下滑1個百分點。
交運、餐飲短期受創,批零、地產表現穩健。具體來看第三產業中主要行業的表現,我們發現,交運倉儲、住宿餐飲業和金融行業受到疫情沖擊的影響較深,03年2季度增加值同比增速較1季度下滑均在3.5個百分點以上,但其后3季度交運和住宿餐飲行業增加值又大幅反彈,基本回升到疫情影響前1季度的水平,但金融行業逐季回落。而批發零售、地產行業表現相對穩健,2季度增加值增速較1季度不降反升。
機械設備多數走弱,醫藥收入逆勢上行。而從工業行業來看,交運設備和工程機械行業在非典疫情時期受到了一定的沖擊,比如汽車制造業、鐵路船舶、通用設備和專用設備制造業03年2季度主營業務收入增速較1季度下滑均在5個百分點以上,但隨后又很快修復,除專用設備制造業外,其余多數行業在3季度主營收入增速就已見底回升。鋼鐵和非金屬礦等原材料類行業表現穩健,03年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速逐季走高。醫藥制造業則是前高后低,非典疫情爆發的03年2季度主營收入增速逆勢上行,而在疫情基本結束的3季度明顯回落。
服裝、珠寶銷售遇冷,食品需求相對穩定。另一方面,從需求(也即GDP核算中的支出法)的角度來看,正如我們在此前報告中所闡明的,03年非典疫情時期投資和出口相對穩定,而消費明顯走低。03年各季度分品類消費品零售情況表明,在非典疫情時期,服裝和金銀珠寶類商品零售額增速下滑最為明顯,甚至03年2季度金銀珠寶類零售增速由正轉負,而食品類零售表現穩健,季度零售額增速一直維持在20%左右。此外,藥品類零售額增速在非典疫情時期有大幅增長,03年2季度升至超過20%,但3季度疫情結束后很快下滑。
總結來看,一方面,非典疫情對于交運、餐飲和服裝等為代表的消費服務行業產生了顯著沖擊,對于機械設備等工業行業生產也有一定的干擾;但另一方面,疫情事件在短期也給醫藥等行業帶來了發展機會。接下來我們將結合非典時期的經驗,對本次新型肺炎疫情給行業帶來的影響做以詳細討論。
2.外出、裝扮消費受阻,工業生產復工延后
2.1出行活動大幅減少,民航、旅游收入縮水
第一,疫情對于經濟的主要影響來自于其采取的隔離措施,這造成了人們出行活動的大幅減少乃至停止,而由此給交通運輸、旅游、住宿餐飲和影院等依賴于外出消費的服務行業帶來了很大沖擊。
客運跌幅顯超貨運,鐵路航空影響最深。首先,從交通運輸行業來看,隔離限制帶來了交通運輸客流量的驟減,以非典時期為例,03年4月起全國旅客周轉量增速開始轉負,到5月同比增速跌幅超過50%。而相比之下,貨運雖同樣受到沖擊,但跌幅相對不深,5月貨物周轉量增速回落至-0.3%。從恢復節奏上看,疫情結束后旅客周轉量增速也并未迅速收復失地,同比增速直到03年9月才由負轉正,約滯后疫情結束一個季度。從各類客運方式來看,民航和鐵路所受影響最深。
春運旅客人次銳減,需求恢復將有滯后。根據非典時期的經驗來看,本次新型肺炎疫情對于交運行業的沖擊并不令人意外,而由于疫情期間還需要保障生活必需品和防疫物資的供應,因此,我們預計,同非典時期類似,本次新型肺炎疫情對于客運的影響將會大于貨運。根據交通運輸部的數據,20年春節過后全國旅客發送量相比于19年同期銳減,當然,這有部分來自于春節假期延長和安排錯峰返程的影響,隨著假期結束逐漸復工,這一局面或將有所改觀,但出行減少帶來行業需求的整體減弱已是不爭的事實,并且,即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后,需求的恢復也尚需時日。
03年旅游人數縮水,旅游收入明顯下滑。其次,從旅游行業來看,03年非典疫情時期,WHO對中國大陸部分地區發出旅行警告,極大程度上限制了國際旅客的往來。從03年2月開始,我國入境游人數同比增速就出現了明顯下行,而到4月進入疫情爆發期,其增速更是由正轉負。隨著疫情的消退,游客增速逐步企穩,但入境游人數直到04年3月同比增速才重新回歸正增長。在非典疫情結束后的03年十一黃金周,旅游業接待游客數和旅游收入增速仍低于02年和04年同期水平,指向疫情沖擊后行業需求恢復較慢。03年全年旅游人數不及02年水平,旅游收入也是明顯下滑。
本次疫情恰逢春節,旅游行業壓力陡增。這次新型肺炎疫情時期,旅游業的情況與非典時類似,而由于時值春節假期,疫情對其影響程度或許更大。僅以我國著名的旅游城市昆明為例,17-19年每年的春節黃金周期間,昆明市的旅客接待量和旅游總收入增速均能維持在30%左右,而根據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的數據,2020年春節黃金周期間,昆明市旅客接待量不足19年黃金周期間的五分之一,同比下滑超過80%,旅游總收入不及19年黃金周時期的四分之一,同比下滑超過75%。
住宿餐飲打擊不小,行業收入難免縮水。再次,從住宿餐飲行業來看,外出的減少使得行業受到了比較明顯的沖擊,非典疫情影響之下,03年我國星級飯店的客房出租率僅為56%,較02年大幅下滑4個百分點,營業收入增速也隨之回落。餐飲行業也有類似情況,03年4月全社會餐飲業營業額收入增速降至2.1%,5月增速進一步轉負至-15.5%,疫情消退后增速雖有所修復,03年全年仍維持10%以上的正增長,但不及02年和04年的水平。本次新型肺炎疫情對住宿餐飲行業而言更是不小的打擊,一方面,因疫情擴散引起客戶退訂頻頻,攜程、去哪兒網和飛豬等多個平臺推出了酒店訂單免費取消政策,另一方面,非典疫情爆發正值4-5月,餐飲業該期間的收入遠比不上這次疫情發生時的1-2月。
春節檔首度空缺,電影票房陷低迷。最后,在非典時期并不顯得突出的電影行業,目前僅城市票房收入規模就已是當時的幾十倍,而春節假期正逢電影市場旺季,《囧媽》、《姜子牙》和《唐人街探案3》等多部佳作集中排檔,但受疫情影響,不僅春節檔電影紛紛撤檔,而且疫情期間所有影視劇暫停拍攝,首度空缺的春節檔也使得行業陷入低迷,根據中國電資辦的數據,今年春節期間電影票房合計只有1790萬元,同比下降99.6%。
春節一去不再,需求還靠長假。整體來看,住宿、旅游這些同外出消費相關的行業,即便是在疫情消退之后,需求的報復性反彈也不會一蹴而就,而是要等待像“五一”、“十一”這些密集的假期作為需求集中釋放的時間窗口。因為這些行業的消費,不僅依賴于人們的收入水平,還同閑暇時間有關,需要“既有閑,又有錢”,而平時零散的假期不足以支持爆發式的需求增長。
2.2疫情限制出行聚會,裝扮需求短期下降
第二,由于疫情期間人們出行和聚會的減少,服裝、珠寶等裝扮型消費短期會有明顯下降。
紡織服裝銷售遇冷,產量下滑庫存高企。受到非典疫情沖擊,03年5月服裝類商品零售額下滑轉負至-7.6%,創下01年以來的新低,布、紗線等紡織品和襯衫產量增速在非典疫情嚴重的4月-5月期間也紛紛創下03年內的最低值。由于銷售端遇冷,服裝行業陷入庫存高企的困境,整體產成品存貨同比自3月起趨勢性上升,并于6月達到10.1%的高位。
珠寶零售短期回落,疫情結束恢復較快。而金銀珠寶類零售在非典疫情時期同樣受到了不小的沖擊,自03年3月金銀珠寶類零售額增速就已開始下滑,4月增速進一步由正轉負,5月單月增速創下-15.8%的歷史新低。當然,在非典疫情結束之后,需求的恢復也比較迅速,6月銷售增速由負轉正、明顯回升,8月以后增速更是屢創新高。
疫情制約裝扮需求,銷售旺季影響加深。本次新型肺炎疫情對于裝扮類消費的影響或將同非典時期類似,雖然當前零售渠道比03年時更為豐富,網上購物使得消費的便利性提升,但由于出行的減少,人們的裝扮需求短期下降。并且,像珠寶等商品,春節是其傳統的銷售旺季,19年1-2月金銀珠寶類零售額占全年比重超過19%,可以說是全年銷售額最高的兩個月,因此,本次疫情對其影響程度或將超過非典時期。但隨著疫情的消退,人們出行增加會帶來這些行業需求的較快修復。
2.3工業生產傳統淡季,疫情擾動復工延后
第三,防控疫情所采取的隔離措施,不僅干擾了銷售經營活動,還打亂了工業生產的正常節奏。
工程機械減產,收入增速回落。即便03年經濟的增長動力很強,非典疫情對投資的沖擊也較有限,但在非典疫情較為嚴重的時期,部分工程機械的產量同樣出現了明顯的下滑。03年4月起重機產量增速開始回落,6月疫情基本結束后產量增速降至階段性底部,挖掘、鏟土運輸機械產量增速也在5月降至03年上半年的低點。而非典時期工程機械相關的上市公司收入增速也由高位回落。
工業生產淡季,疫情短期擾動。但是,本次新型肺炎疫情爆發的1-2月,雖然屬于傳統的銷售旺季,卻是工業生產的淡季,生產活動水平遠不及非典疫情嚴重時的4-5月,從工業用電量上來看,06年以來1-2月的工業用電量占比平均要比4-5月低1.5-2個百分點左右。因此,新型肺炎疫情的影響,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只是延緩復工的節奏,并不意味著工業生產活動的長期停止。而且,此前財政部提前下達20年新增專項債額度,1月發行規模明顯上升,這將逐漸轉化為實物工作量,疫情爆發前的19年底20年初生產情況也尚屬穩健。另外,在疫情結束前后,中央和地方政府也或有更多的穩增長政策出臺,這都意味著本次新型肺炎疫情對工業生產短期造成的壓力更大。
3.食品需求相對穩定,短看醫藥長看汽車
當然,也并非所有行業都在疫情沖擊下損失慘重,從非典時期的經驗來看,部分行業能夠對疫情“免疫”,甚至個別行業的發展還受到了疫情事件直接或間接地推動。
食品行業需求穩定,警惕價格上漲風險。首先,農副食品行業作為必需消費的代表,在非典時期保持了穩定的增長,即便是在隔離措施較為嚴格的態勢之下,居民日常的飲食需求并不會隨之減少,甚至由于對疫情時期供應的擔憂,部分商品還會出現搶購囤積等現象。在非典疫情較為嚴峻的03年2季度,小麥粉、方便面和罐頭等食品的產量增速均保持著震蕩上行的態勢。“民以食為天”決定了本次新型肺炎疫情期間也不會例外,食品需求或將保持穩中有升的態勢,整體來看受到疫情的沖擊有限。但由于此前以豬肉為代表的部分農副食品就存在著供給制約,新型肺炎疫情期間需要格外警惕價格大幅上漲的風險。
醫療行業快速發展,走勢明顯前高后低。其次,疫情事件毫無疑問給醫療行業帶來了快速發展的機會。在非典時期,中西藥品零售增速一度由10%左右的高增長水平進一步突破至20%的高位,醫藥制造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速也有明顯上行。本次新型肺炎疫情也不例外,像核酸檢測試劑一直供不應求。但還是有兩點需要引起注意:一是醫療行業表現明顯“前高后低”,在疫情嚴峻時期,醫療需求短期迅猛增長,但在疫情進入尾聲乃至結束之后,又會出現大幅回落;二是從非典時期經驗來看,西藥價格并沒有受益于疫情而出現大幅上漲,而是中藥和醫療服務價格短期快速走高,這意味著疫情對于后兩者的收入提振更強。
疫情帶來傳染風險,私人交通更受追捧。最后,疫情也會對汽車行業造成短期沖擊,但是長期來看,反而對行業發展特別是乘用車銷售存在一定的推動作用。在非典疫情時期,汽車銷量增速從03年3月開始一直下滑至5月見底,但是這一時期轎車銷量穩定高增,根據當時《北京晨報》的報道,疫情時期雖然購車客流減少,但北京車市的成交率有所上升,從平時的約20%至30%水平,提升到80%左右。由于非典的傳染性,居民更傾向于選擇私家車出行,以避免公共交通可能帶來的感染風險,加上當年汽車進口關稅下調等多項政策的利好,03年全年乘用車銷量占汽車比重由02年的31%躍升至46%,銷量同比增速超過90%。
汽車銷售短期承壓,長期或迎修復機會。由于新型肺炎疫情影響,目前大多數汽車4S店接近停擺,短期來看疫情沖擊難免會給汽車銷售帶來很大的壓力,但是,這次疫情過后,汽車行業或許會迎來很好的修復機會。前期受到購置稅優惠政策退出、環保標準切換等方面因素的影響,汽車產銷一度陷入低迷,19年下半年才開始企穩回升,汽車制造業營收增速和乘用車銷量增速均震蕩上行。等到這次疫情擾動消除之后,原本的修復態勢、疫情期間被延后的需求疊加經過疫情事件新增的購車需求,將會支撐行業需求回暖,甚至出現補償性增長。
4.疫情催化線上消費,到家服務廣受追捧
由于當下同03年非典時期相比,我國的經濟結構和經濟模式已有了明顯不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數字經濟規模的擴張,因此,本次新型肺炎疫情給近來興起的部分新興產業也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傳統商品線上采買,到家服務廣受追捧。一方面,傳統商品的網購滲透率進一步加深。由于疫情“限足”帶來的出行不便,原來很多外出采買的商品改為通過線上渠道購買,這使得能夠提供及時、便捷“到家”服務的企業業務量快速增長。以京東到家為例,其APP在蘋果商店應用總榜(免費)上的排名自春節開始大幅前移,除夕當天還在246名的位置,而隨著疫情的不斷發展,2月8日已經進入前30名之列。而據證券日報網披露的數據,20年除夕至初三京東到家全平臺銷售額比19年同期增長540%,超市商品銷售額更是增長600%。
線上服務錦上添花,疫情催化需求增長。另一方面,能夠轉移至線上的服務消費,也在本次新型肺炎疫情沖擊下得到了很好的發展。首先,疫情給本已火熱的手游、短視頻等領域錦上添花,根據極光大數據統計,《王者榮耀》和《和平精英》兩大爆款游戲,其2020年春節期間的DAU分別約是19年春節的1.5倍、1.9倍,其中王者榮耀的DAU自18年春節之后再次破億,短視頻行業龍頭抖音、快手20年春節期間DAU也較19年增長超過50%;其次,此前已有試水的部分領域,比如在線教育,也在疫情下得到“催化”。教育部在疫情防控工作會上強調,“停課不停教不停學,要開通國家網絡云課堂,供開學后各地學校組織中小學生開展網上學習”,而各大教育平臺也紛紛跟進線上課程;最后,受到疫情沖擊的服務行業,也嘗試轉戰線上渠道。比如電影行業中本計劃在春節檔上映的《囧媽》就“棄院奔線”,而上線三日其總播放量超過6億,總觀看人次1.8億。
5.沖擊行業關注修復,“免疫”行業把握節奏
從非典時期的經驗來看,疫情對于經濟的影響屬于短期沖擊,在03年2季度非典疫情最為嚴重的時期,經濟增長速度的確出現了明顯的下滑,但3季度就開始回升,并沒有改變經濟增長的中長期趨勢。這也意味著我們需要辯證地看待本次新型肺炎疫情對行業的影響。
首先,對于受到明顯沖擊的行業而言,要關注疫情結束之后的需求修復。像旅游、住宿這些同出行消費相關的行業,其需求恢復依賴于長假等合適的時間窗口,或將略滯后于疫情好轉,而像裝扮型消費在出行限制取消之后,就會相對較快地迎來行業需求回暖。疫情使得生產復工有所延后,因此,在疫情消退之后,有必要注意工業生產節奏或將出現較往年錯位的現象。
其次,對于疫情“免疫”行業而言,要在清楚地區分短期和長期影響的基礎上把握節奏。比如像食品行業,其需求相對穩定,因此可以注重捕捉疫情波動帶來的預期差,再比如像醫療行業,受益于疫情提供的短期機會的同時,也要警惕疫情拐點后行業需求的下降,而汽車行業則恰恰與之相反,可以通過跟蹤疫情走勢提前布局。
最后,對于疫情催化下的新興行業而言,其成長屬性的判斷還是要回歸到行業自身。誠然,新型肺炎疫情的沖擊,給這些行業提供了一次很好的消費者培育的機會,但這是否能夠形成用戶的長期粘性,還有賴于行業整體服務能力和服務質量的提升。
慧樂居歡迎您關注中國家居產業,與我們一起共同討論產業話題。
投稿報料及媒體合作
E-mail: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