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廣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粵ICP備1813696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201000
慧正資訊:長三角地區是我國石化產業最發達的地區之一,是我國石化產業的先進代表。長三角區域石化產業一體化協同發展,對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意義。中國石化聯合會副會長傅向升對長三角石化產業一體化發展進行了思考分析,本文期盼從不同的視角帶給讀者些許啟發。
領航者
長三角區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領航者。長三角區域是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大局和全方位開放格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增強長三角區域創新能力和競爭能力,提高經濟集聚度、區域一體化、政策協同性,對引領全國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意義重大。
2018年11月5日,總書記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宣布,支持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并上升為國家戰略,著力落實新發展理念,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推進更高起點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層次的對外開放,完善中國改革開放和區域經濟發展的空間布局。
2019年5月份,中共中央、國務院制定并印發《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這是指導長三角區域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一體化發展的綱領性文件。黨中央作出這樣的戰略部署,主要是考慮長三角一體化協同發展已取得明顯成效,經濟社會發展已經走在全國前列,具備了更高起點上推動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良好條件。
我做了一個簡單測算,2018年滬蘇浙皖4省份人口總數接近2.24億,約占全國總人口數量16.6%;GDP總量高于21萬億元,占全國總量的23.4%;去年人均GDP9.4萬元,約1.5萬美元,遠高于全國人均9800美元的水平。所以,在當今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背景面前,又處在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與我國經濟優化升級的交融期,我國經濟發展正在轉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黨中央、國務院作出將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的重大決策,這是為引領全國高質量發展、完善我國改革開放和區域經濟發展新格局、打造我國經濟發展強勁活躍增長極的重大戰略舉措,長三角區域已經也必將成為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領航者。
示范區
長三角區域是我國石化產業轉型升級的示范區。我國石化產業經過新中國70年的發展,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的40年,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產品配套能力不斷強化,技術創新水平不斷提升,企業的管理與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總體上成就與進步是巨大的。但是,從全行業看“低端石化產品過剩,高端石化產品短缺”的結構性矛盾仍很突出;單看長三角區域的石化產業,近年來按照國務院《關于石化產業調結構促轉型增效益的指導意見》,無論是去產能、還是補短板,無論是調結構、還是促升級,以及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實施創新驅動和綠色發展兩大戰略、加大培育戰略新興產業等方面都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和進步,也都走在了全國石化行業的前列;近年來4省份石化產業的主營收入一直保持在超過3.3萬億元,約占全國石化產業總量的1/4,尤其是上海、江蘇、浙江石化產業的產業結構、競爭水平以及管理水平和跨國公司入駐數量,都居于全國領先水平。
另一個重要表現,長三角區域是我國石化園區集中度最高的地區。截至2018年底,全國共有石化園區676家,滬蘇浙皖4省份達102家,占全國總數15%以上。在2019年石化園區30強榜單上4省份占13席,占比大于40%;在2019年石化園區潛力10強中4省份占4席(連云港、舟山、浙江嘉興港、安徽淮北),占比40%;石化收入超過500億元的石化園區共有47家,4省份占14家,占比近30%。上海化工區多年來一直列化工園區20強首位,江蘇、浙江2省規劃石化產業布局、規范園區管理、整頓和認定園區都率先為其他省市提供了參照標準和有益的借鑒。由此可見,長三角已經和正在成為我國石化產業轉型升級的示范區。
先導區
長三角區域是我國石化產業一體化發展的先導區。長三角區域發展石化產業不僅有著良好的產業基礎和強勁的市場需求,更有著突出的區位優勢。長三角區域一直居于我國經濟發展的龍頭地位,具有很強的帶動性,其石化產業的區域一體化發展也應當努力成為先導區。
一是長三角石化產業的區域一體化發展應產業鏈協同先行。石化產業不僅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和配套產業,也是一個關聯度高、帶動力強的產業,首先是石化產業鏈自身的協同,4省份首先應謀劃石化產業發展規劃的統籌,既要考慮規劃石化產業的統籌布局,也要考慮原料與資源共享,既要考慮產品鏈上下游的互供,也要考慮產品結構的差異化;其次是石化產業與國民經濟其他產業的協同發展,長三角地區是電子信息、汽車制造、大型民用客機等高端制造業聚集度最高的區域,這都是化工新材料、專用化學品和高端復合材料的主要配套領域,長三角區域石化產業與國民經濟其他產業、尤其是高端制造業協同發展的效果充分顯現的話,必將為長三角石化產業一體化發展提供強力支撐。所以,長三角石化產業的區域一體化發展,其產業鏈協同發展好是基礎、也容易起步。
二是長三角石化產業的區域一體化發展創新協同很關鍵。長三角區域石化產業不僅聚集了一批大型石化企業、跨國公司和化工高校,更聚集了一批中科院高研院、有機所以及上海化工區、張江區的眾多跨國公司的研發機構。長三角區域石化產業一體化發展其創新協同非常重要,4省份應著力破解跨行政區域協同創新的制度性和政策性障礙,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共同打造協同創新平臺,做好創新與產業對接、共建石化創新聯盟,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和產業制高點,通過加大創新協同和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化科技創新前瞻布局和資源與成果共享,充分發揮創新資源集聚優勢,集中力量突破重大關鍵技術和卡脖子核心技術,協同推進原始創新、技術創新和產業創新,促進創新鏈與產業鏈的深度融合,打造我國石化產業創新發展和高質量發展的新高地。
三是長三角石化產業的區域一體化發展綠色協同很重要。長三角區域不僅是人文相通、親情相連的一片富庶之地,更有著山水相連、河湖相通、林田共生的生態循環系統。嚴格執行國家劃定的生態保護紅線、落實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線和城鎮開發邊界及文化保護控制線,保護水資源和河湖生態系統,實現綠色協同發展,直接關系到長三角石化產業區域一體化發展的質量和水平。由于石化產業屬于資源型和能源型產業的特殊性,廢水、廢氣、廢固的排放量均居工業領域前列,是否可以探索并建立長三角區域“三廢”公共監測與信息共享平臺?實現“三廢”的監測、預警以及信息與治理技術的共享;是否可以探索并建立固體廢棄物統一的收集、處理或循環再利用公共中心?尤其是針對一些單個企業、單個地域量雖小、但處理難度大的廢催化劑、固體廢棄物更是必要;是否可以探索建立事故應急救援公共服務平臺?不僅節省大型救援設備的資金投入,提高大型救援設備的使用效率,而且實現長三角區域事故應急救援的聯防聯治。還有一個協同發展的重要內容就是:探索建立長三角區域石化產業責任關懷聯盟?這一點在常熟氟材料園區、常州濱江新區、揚州、泰興等化工園區已經積累了成熟的經驗,他們的做法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帶給我很好的啟發。
長三角石化產業已經形成以上海化工區、寧波、大榭、舟山為核心,北望連云港、西連南京以東長江沿岸各特色化工園,外延淮北、合肥等區域的化工園區,基礎條件好,區位優勢明顯。新的時代又面臨著新的機遇,讓我們共同攜手,做好長三角石化產業一體化發展這篇大文章。中國版墨西哥灣的航船已經在長江三角洲起航,長三角必將成為世界石化產業重要的一極!
慧樂居歡迎您關注中國家居產業,與我們一起共同討論產業話題。
投稿報料及媒體合作
E-mail: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