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廣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粵ICP備1813696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201000
慧正資訊:據外媒報道,整天都暴露在陽光下的太陽能電池板并不意味著其就可以捕捉到所有的光線。一般來說,太陽能電池是能夠利用可見光來產生能量,但包括紅外光在內的電磁波譜的其他部分光線則都被忽視。
對此,科學家們正在展開大量的研究工作希望能夠打破這一屏障,瑞典的KTH皇家理工學院就是其中一個。那里的科學家們開發了一種新型薄膜,據他們自己介紹稱,這種薄膜在覆蓋在太陽能電池頂部后能夠將太陽能電池的效率提高25%。
據悉,這些科學家們提高太陽能電池板性能的方法之一就是在它們上面添加特殊種類的納米顆粒。通過將這些微小粒子摻雜到含金屬如鑭離子的染料中,這樣就有可能讓它們具備利用其他類型的光如紅外形的能力然后將其轉化為能量。
KHT皇家理工學院開發的這種顆粒被叫做升級納米粒子(UCNP)。開發團隊表示,目前這種技術還有改進的空間,因為UCNP有一個比紅外線能提供的要高得多的激發閾值。
針對這種情況,該團隊開發出了一種由納米晶體和一系列微透鏡混合制成的聚合物基陣列,其可以決定光線進入的方式并提高UCNP的性能。
作為普通太陽能電池頂部的一層薄膜,UCNP可以對紅外光進行空間上的調制并以正確的方式聚焦紅外光從而大大提高能量轉換的效率。
研究小組組長Hans Agren表示:“在沒有優化技術的情況下,我們將效率提高了10%。只要再多做一點工作,我們估計就能實現提高20%到25%的效率。”
據悉,該小組已經為這項技術申請了專利,并在《Nanoscale》上發表了研究成果。
慧樂居歡迎您關注中國家居產業,與我們一起共同討論產業話題。
投稿報料及媒體合作
E-mail: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