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廣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粵ICP備1813696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201000
最近,油價跌跌不休,看來市場是不指望什么減產協議了。但實際上,即使達成這一所謂的協議,也不一定能起到真正的效果。今天智通財經就從口頭上承諾愿意加入減產行動的俄羅斯說起,撕下它的“虛偽面具”,看看它加入所謂的減產行列,是否能對全球原油前景產生真正的作用。
從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和獨立產油國就可能凍產展開談判的一開始,焦點就集中在俄羅斯愿意加入凍產這一承諾上。市場預計這將有助于快速恢復世界石油市場的供求平衡。不過近來種種跡象表明,俄羅斯與OPEC這一合作計劃將不會有助于改善全球石油平衡。
首先,讓我們回顧一下俄羅斯在凍產這個問題上的承諾。
9月,彭博社采訪者問俄羅斯總統普京:你贊成凍結生產是嗎,但會給伊朗留出一點生產的余地是嗎?
普京:是的。
請注意,普京承諾的是凍結石油生產的水平,而不是出口水平,這一點很關鍵。
在過去三年里,俄羅斯的石油產量一直在穩步增長。根據實際趨勢來看,俄羅斯的石油產量平均增加1.7萬桶/天。
同時,俄羅斯能源部周三(11月2日)公布的數據也顯示,該國10月原油產量較9月增加0.1%至1120萬桶/日,連續兩個月刷新后蘇聯時期紀錄高位。減產壓根見不到影子。
俄羅斯10月的石油生產增量跟以往截然不同。很明顯,俄羅斯是特意在將產量提高至天花板水平,基本超過目前正常的生產能力范圍。
但這還不是最主要的問題。在過去三年里,俄羅斯的石油出口量也在增長,而且比它的生產速度更快。從趨勢來看,俄羅斯石油出口平均增加了2.8萬桶/天,即約是生產速度的1.65倍。
據智通財經查詢,官方的俄羅斯統計部門沒有公開國內石油消費狀況。但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的數據,2014年,俄羅斯本土石油消費量約為350萬桶/天,并自那以后持續下滑。但即使按這個數據計算,當下俄羅斯石油出口最大潛力超過700萬桶/天。
而實際上目前俄羅斯每天出口量為200萬桶,也就是說這遠低于其出口潛力。這意味著,即使俄羅斯不增加生產,且在不考慮國內消費以及石油儲備庫存降低的情況下,該國仍然可以在目前的出口基礎上增量,并可持續六年以上。
經統計發現,過去20年,俄羅斯與OPEC的不合作案例比比皆是,充滿了由爭奪市場份額帶來的劍拔弩張的局面。下面是一些統計重點:
1998年3月:
在原油價格于1997年1月從超過22美元每桶下跌至12美元每桶之后,OPEC同意將日產量減少260萬桶,以支撐油價。作為OPEC/非OPEC減產協議的一部分,俄羅斯同意將日出口量減少6.1萬桶,但考慮到俄羅斯日出口約240萬桶的水平,這只是象征性的。
最后,俄羅斯的原油日產量減少了7萬桶(與1997年相比,減幅為1%)至1998年的日產610萬桶。與此同時,俄羅斯的日出口量增加約10萬桶(與1997年相比,增幅為3.5%)至240萬桶。
1999年3月:
隨著油價暴跌至10美元每桶,OPEC同意將日產量減少200萬桶,而非OPEC成員國的俄羅斯、阿曼和墨西哥也同意將這三個國家的總日產量減少30萬桶。俄羅斯同意將日產量減少10萬桶。
盡管同意了這份協議,俄羅斯的日產量還是增加了5萬桶至1999年的613萬桶。不過,由于俄羅斯將一部分原油放到海上浮式儲油裝置(FSU)里,其原油日出口量在1999年下降7萬桶至233萬桶。
2001年11月:
由于沙特的施壓,俄羅斯同意將日產量減少3萬桶,隨后又改為5萬桶。
2001年12月:
在OPEC持續施壓以支撐油價的環境下,俄羅斯同意在2002年第一季度將日出口量減少15萬桶。而EIA的數據顯示,盡管作出了承諾,俄羅斯的原油日產量幾乎不變,該季度的日產量為736萬桶。
2014年11月:
隨著原油價格再次從6月中旬的超過115美元每桶跌至11月的不足70美元每桶,俄羅斯與OPEC的會談重新開啟。俄羅斯參加了與OPEC成員國和非OPEC國家的數輪會談,但沒有達成任何協議。
這不過是場鬧劇
現在,投資者不禁想問:如果俄羅斯不減少石油出口,那即使該國限產又還能對全球石油供應平衡產生作用嗎?答案顯而易見:絕不可能。
對OPEC和俄羅斯在穩定石油市場的必要措施方面的聲明聽得越多,投資者就越能意識到,這在很大程度上不過是一場鬧劇。
有分析人士稱,那還不如讓原油價格崩盤,起碼這樣還能對產油國產生一點警示作用,令它們推出真正的有效措施。若不如此,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將像1月那樣再次跌破35美元關口。
周五,布倫特1月原油期貨價格繼續下跌,收報45.58美元,因有跡象顯示,沙特和伊朗間的緊張關系再度浮現,可能導致減產協議胎死腹中。
另外本周以來,油價持續疲軟,除了投資者對能否達成減產協議失去信心外,美國上周原油庫存激增,需求疲弱,也重壓油價。
此外,本周,美國總鉆井平臺數增加12口,增至569口,自五月份低點以來已增加165口,復蘇趨勢明顯。
美國原油生產這一系列趨勢,也令OPEC達成限產的可能性大幅下降,因為OPEC短期內不會放棄遏制美國頁巖油產出的策略。
OPEC一直致力于不惜通過犧牲油價來防止非OPEC成員國石油產量增加,從而捍衛其全球40%石油產出的市場份額。然而,美國近期石油鉆井的持續增加,無疑與OPEC的戰略初衷背道而馳。
慧樂居歡迎您關注中國家居產業,與我們一起共同討論產業話題。
投稿報料及媒體合作
E-mail: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