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廣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粵ICP備1813696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201000
過去15年間塑料行業的兼并重組趨勢彰顯了本行業的全球化。
2015年雖然不是與塑料企業并購交易創紀錄的年份,但也相當接近新紀錄。
Tom Blaige是芝加哥Blaige公司的首席執行官,該公司促成塑料、包裝和6化工行業的購并交易。他在最近的2016年塑料資本與兼并會議上指出,去年與塑料行業相關的交易達523宗,僅少于2014年的536宗和2010年的540宗。
而在2001年和2002年時,交易數量僅為200左右。
他說:"交易數量的增加主要來自跨國活動,與美國關系不大,大多數是跨國交易。"
不僅整體交易數量急劇上升,包裝行業的交易數量從2001年的71宗和2002年的50宗增加到去年的164宗。2016塑料資本與兼并會議由《塑料新聞》組織舉辦。
塑料行業的其它細分市場的交易(包括產業和原材料)也隨著時間推移而迅速增加。
全球性購并帶來了塑料包裝制造商之間的"擠壓",這種擠壓也傳導到了上游的原材料價格和下游的客戶。
但全球化也給包裝公司帶來了機遇,消費產品公司正尋找機遇購并供應商。
Jabil包裝方案公司(原Nypro包裝公司)總經理Rick Ritter說:"我們來看大公司如可口可樂或CPG,他們想行動時,希望快速行動,他們沒有資源來幫助15個公司的9萬家供應商,因而如果能夠通過購并將相同的經驗帶給全球的客戶,那會是個很好的整合機遇。"
在努力保持全球一致性的同時,全球性的包裝公司需要確保在服務客戶的同時保持本地化特色。
MGS制造集團(工具、模具和設備系統制造商)首席執行官Jeffrey Kolbow說:"需要考慮文化、風俗,我們必須保證充分溝通,確保所有方面都妥當,才能帶來長期合作,為客戶著想,為客戶帶來利益。必須深入當地,并不會總是無縫的,需要許多工作來服務整個公司,我們必須更加努力,確保客戶服務的完美無隙。"
Blaige還深入講解了注塑行業的購并情況,他指出交易的61%來自戰略買家,另外39%的交易來自投資買方(如私募股權公司),16%是增持已經持有的塑料行業相關的股份。
這意味著77%的交易來自希望提升本行業業務的業內人士。
Blaige補充說,51%的交易是跨國交易,40%在美國境內,9%是兩者兼有。而15年前,跨國交易僅占30%到40%。
他說:"這也是發展中國家經濟體交易增加的原因,因為購并者在尋求增長,而增長源在發展中經濟體。"
慧樂居歡迎您關注中國家居產業,與我們一起共同討論產業話題。
投稿報料及媒體合作
E-mail: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