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廣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粵ICP備1813696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201000
慧正資訊:2025年2月17日,備受矚目的民營企業座談會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并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民營經濟發展的基本方針政策“不能變、也不會變”,并指出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此次座談會釋放出的積極信號,不僅為民營企業注入了強大信心,也為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京出席民營企業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 王曄 攝)
在這場跨越時代、行業和技術領域的戰略集會中,科技、高端制造和信息安全企業占了絕大多數,勾勒出一張中國產業轉型的路線圖。這種配置絕非偶然,不僅僅是對當下的回應,更是對未來十年中國經濟發展方向的前瞻性布局。
傳統產業面臨的困境比表面所見更為復雜。歐盟碳關稅的實施,已經開始重塑全球貿易規則和價值鏈。同時,人口紅利消退帶來的成本上升,正從根本上瓦解傳統制造業的價格優勢。在國際貿易格局中,中國產業被"低端鎖定"的風險日益凸顯——一邊是發達國家對高端技術的封鎖,另一邊是新興經濟體對低端制造的分流。傳統產業在這種"雙向擠壓"之下如何實現破局?
傳統產業代表——化工行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關系國計民生。在這場新舊動能轉換中,破解“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緊箍咒”,不僅是應對環境問題的迫切需要,更是提升國際競爭力的重要路徑。綠色低碳轉型,已然是必由之路。衛星化學,自產業鏈布局的初期,便錨定了“輕烴”這條“低碳化學”的發展路徑,從丙烷到乙烷,發展成為國內鮮有的擁有C3、C2兩條一體化產業鏈布局的化工巨擘,也成為行業綠色轉型的先行者。近年來,衛星化學在整個行業中逆流而上的發展勢頭,足以證明傳統產業通過自我革新同樣能在新時代煥發生機。其發展軌跡也折射出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可能性與必然性——依靠綠色發展,傳統產業同樣能在新一輪經濟轉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新興力量的崛起不只是技術創新,更是商業模式和產業生態的革命。以Deepseek為代表的AI企業,正在構建一個全新的計算范式。其技術突破已經不限于模仿和跟隨,而是在某些領域實現了并跑甚至領跑——這意味著中國在新一輪科技革命中首次有機會成為規則制定者,而非單純的規則追隨者。《哪吒2》的成功,超越了單純的文化創意,它展示了中國數字內容產業在IP打造、全球營銷和技術賦能方面的綜合實力。而宇樹科技的四足機器人不僅僅是一個高端制造的象征,更是對傳統裝備制造業的全面革新,它將機械工程、人工智能、材料科學和控制理論融為一體,開創了制造業的新范式。
在這場時代之變、歷史之變中,傳統產業不僅要用科技創新打破發展的“天花板”,還必須搶抓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數字化的浪潮中踏浪前行。劍指新材料產業科技創新策源地的衛星未來研發中心項目正如火如荼建設,隨著項目的建成投產,將有更多技術瓶頸有望被突破,更多與國計民生息息相關的關鍵戰略材料有望實現落地和產業化。屆時,“研-產-供-銷”的數字化協同能力將進一步增強,衛星化學也將在這一輪跨界融合的轉型升級中,憑借“制造+”模式,尋找到新的突破點。而這一有力的探索,也足以證明傳統制造業企業通過創新和數字化實現轉型,不僅勢在必行,更大有可為。
在全球經濟格局重塑的關鍵節點,此次座談會具有特殊的時代意義。它不僅是對民營企業的支持鼓勵,更是一次國家戰略與企業發展的深度對接。中國選擇通過激發民營經濟活力來應對挑戰,這一戰略選擇反映了對市場機制和企業創新力量的深刻信任,民營企業正從經濟發展的參與者轉變為國家競爭力的關鍵支撐。
新舊動能轉換不是簡單的產業替代,而是一場復雜的系統工程。它需要金融體系、人才培養、科研體制和國際合作的全面配合。傳統動能向新動能的轉化,是一場漸進的、有機的演變。此次座談會強調的"不能變、不會變"和"堅決執行、不打折扣",正是為這場深刻變革提供堅實的制度保障。
展望未來,新舊動能轉換將重塑中國的產業地圖和國際地位。科技創新、綠色發展和數字化轉型將成為驅動經濟增長的三大引擎。民營企業作為最具活力和創新精神的市場主體,將在這一歷史進程中扮演核心角色。正如化學反應中的置換反應遵循自然規律,經濟轉型也將遵循其內在邏輯,在政策引導和市場力量的共同作用下,開創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
慧樂居歡迎您關注中國家居產業,與我們一起共同討論產業話題。
投稿報料及媒體合作
E-mail: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