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廣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粵ICP備1813696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201000
慧正資訊:
玉米梗燒起的土灶上,大鐵鍋正在咕嘟嘟咕嘟嘟地冒著泡,里面白白胖胖的餃子在水里冒了頭,散發出一股股濃郁的香味,土灶旁的小食客抻著腦袋焦急等待著,穿著廚師服的校長正攪拌著大鍋......
這是在淮河以北的安徽亳州,氣溫已經降至0℃以下,學校操場上臨時搭起的小廚房,卻異常火熱。
冬至前后,科順志愿者們再次出發,隨著“一校一夢想”項目,來到了這所位于安徽亳州的鄉村學校——丁固小學。
此次,合作伙伴安徽科順石總、科順修繕集團董事長李茜(@修繕西老板)、安徽省區總經理崔佳楠等領導也遠道而來,與丁固小學的小朋友們一起過冬至。
暖暖膳食,溫情過冬
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大楊鎮丁固小學,是一所擁有60年歷史的老校。校長袁興書從事鄉村教育工作15年有余,2020年被調到此處擔任校長。
接任時,丁固小學幾近面臨撤校,袁校長花費數年努力,改善學校教學條件,留住本地生源,讓學生人數從50多增加到120多人。
時值冬至,丁固小學正熱鬧籌備師生餃子宴,這是袁校長發起的“飲食計劃”的其中一項活動。科順志愿者團隊參與其中,和孩子們一起包餃子。
不僅在這一天,丁固小學每日供應的學生午餐,都是袁校長親自下廚。“剛到學校的那年,學校沒有午餐提供,孩子們中午只能回家吃。”袁校長說,“有些家里住得遠的,家里沒有人做飯的,就吃幾個包子將就,冬天冷冰冰的,怪可憐的。”
那時,袁校長萌發了搭建食堂和親自下廚的念頭,并且通過“一校一夢想”項目鏈接到科順,在公益力量幫扶下,實現了讓孩子們在學校吃上午飯的夢想。
搭配菜單、下廚做飯、開設學生課余烹飪班等等,袁校長事事親力親為。他還通過社交媒體平臺直播做飯,讓家長以及社會愛心人士了解學校現狀。
“學生大多都是留守兒童,家長常年外出打工,他們可以通過直播看到孩子的情況,心里頭能更安心。”
過去3年來,科順連續支持丁固小學的多個夢想:操場硬化、課桌更新、食堂搭建.....每個小善舉,都切實回應了學校的實際需求,為這所村小帶來了實質變化。
科學遇上公益 共創愛的回憶
在特色課堂上,科順帶來了精心策劃的防水科普課程,從常見的、有意義的、熟悉的生活現象入手,講述生活中的防水小知識,陪伴孩子們開展一場科學之旅。
修繕集團董事長李茜(@修繕西老板)擔任了防水科學課的老師,走進孩子中間,深入參與到志愿活動中來。
在“竹籃打水不會空”等小實驗中,小學生們親自動手,進行獨特新奇的探索發現。
“我希望能匯聚更大的力量,讓善意持續地蔓延、延續。”通過社交媒體平臺,李總分享了公益行動的經歷與初衷,希望互聯網的傳播,能讓更多鄉村孩子被看見,讓鄉村學校的小小夢想能夠被實現。
安徽科順石總也躬身參與到公益活動中,與科順一塊做好事。他深入鄉村、走進村小,融入到孩子們當中,又為小孩準備節日大禮包......在社會責任的踐行中,創造愛的共同回憶。
是“爸爸”也是“媽媽”
鄉村學校的困難,不僅體現在硬件條件上。丁固小學的大部分孩子,都是留守兒童,由老人帶大的,他們對陪伴的渴望、內心情感的回應,同樣值得重視。
身為農民兒子的袁校長,十分了解每個孩子的家庭情況。在這段師生關系中,他充當了“爸爸”和“媽媽”的雙重角色。他身體力行,常常走進學生家庭,送上支持與關愛。
從2018年開始,袁校長和妻子陸續被授予“中國好人”“安徽省道德模范提名獎”“安徽省最美家庭”等稱號,他們在公益事業和鄉村教育上的建設和奉獻事跡,感動了社會各界。
在愛心家訪之路上,袁校長談起堅守鄉村小學的原因。他說:“鄉村教育是鄉村振興根基,丁固小學雖小,關乎孩子未來。城鎮師資強,不缺我一個,這里的孩子更加需要我,我想照亮他們的成長路,助鄉村出人才、旺起來。”質樸言語間,滿是堅毅與擔當。
實際上,關注鄉村學校,關注鄉村振興,是科順一直在做的事。從更新硬件設施,到建設鄉村特色課程,我們持續支持和幫助了很多鄉村志愿老師和困難學校。同時,希望能聚合更多合作伙伴及社會力量,盡可能地幫助更多群體,守護美好生活。
安徽科順石鑫總代表科順授項目牌
袁校長向科順授予錦旗安徽省區總經理崔佳楠代表接收
慧樂居歡迎您關注中國家居產業,與我們一起共同討論產業話題。
投稿報料及媒體合作
E-mail: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