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廣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粵ICP備1813696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201000
慧正資訊:常規預鋪高分子卷材表面防粘層采用的砂層存在批次穩定性差,掉砂、漏膠等問題,為了解決該問題,本論文采用預乳化半連續種子乳液聚合法通過探究單體類型、叔碳酸乙烯酯(VV10)含量、交聯單體種類等方式合成出了一款穩定性較好的聚合乳液,并對漆樣進行剝離強度和初粘性測試,發現該款乳液可達到代替卷材表面砂層的效果。
關鍵詞:丙烯酸酯乳液,叔碳酸乙烯酯,乳液聚合,剝離強度,水性涂料
作者:秦甜甜、張研發、夏成霖、謝元斌、劉燕
引言
HDPE非瀝青基自粘膠膜防水卷材因其總工程造價低,施工便捷,無需保護層等優勢,在地下室預防水中有廣泛的應用,占比達到70%以上,這種材料利用皮膚式防水的原理,利用卷材表面的熱熔膠和砂,實現和后澆混凝土緊密粘結,有效防止竄水。但是,采用砂作為預鋪高分子防水卷材的防粘材料容易出現批次穩定性差,掉砂、漏膠、降低抗穿刺性等不良現象。因此,為了開發出一款經濟且高效的涂層來代替砂層,本論文采用預乳化半連續種子乳液聚合法,探究單體類型、乳化劑類型、軟硬單體配比、VV10含量,交聯單體種類對乳液聚合穩定性的影響,并對漆樣不同條件下剝離強度及初粘性進行了測試。
實驗部分
2.1實驗原料
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苯乙烯(St)、叔碳酸乙烯脂(VV10)、丙烯酰胺(AM)、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A-171)、雙丙酮丙烯酰胺(DAAM)、己二胺二酰肼(ADH)、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GDMA)、陰離子乳化劑、反應型乳化劑、非離子乳化劑、過硫酸鈉(NPS),均為工業級,未經純化直接使用;去離子水,自制。
2.2實驗儀器
數顯恒溫水浴、精密增力電動攪拌器,常州國華電器有限公司;電子天平(EL303),瑞士梅特勒-托利多公司;數顯黏度計(DV-C),美國Brookfield博勒飛公司;ZETA電位分析儀,美國貝克曼庫爾特有限公司;1000μm、2000μm制膜器。
2.3乳液的聚合工藝
圖2.1 乳液的聚合工藝流程
Figure 2.1 Polymerization process of emulsion
2.3.1預乳液的制備
將一定量的去離子水、乳化劑加入1000ml的燒杯中,室溫下用分散劑攪拌分散。溶解好后依次加入單體及NPS后充分攪拌20min制得預乳化液(PEM)。
2.3.2種子乳液的制備
在4口燒瓶中加入一定量的去離子水、乳化劑后攪拌溶解,當溫度達到81-83℃時,取5%PEM和適量的NPS水溶液加入,保溫30min。
2.3.3聚合乳液的合成
將剩余的PEM和NPS溶液分別通過蠕動泵滴加到四頸燒瓶中,在83±1°C下滴加約4小時。預乳液滴加完成后,溫度保持在83±1℃,保溫1小時,降溫至50℃以下用將PH調至7.5-8,用350目濾布過濾出料。
2.4漆樣的制備
漆樣的應用配方如表2.1所示。
在樣品杯中按照配方要求依次加入原料,邊攪拌邊加入,加完后使用分散機以適當的攪拌速度分散30min后得到對應漆樣。
表2.1漆樣的應用配方
Table 2.1 Application formula of paint sample
2.5乳液性能測試
2.5.1凝膠率
用350目過濾合成的乳液并收集瓶壁、濾網和攪拌槳上的凝聚物,150 ℃烘干至恒重后,稱重,按公式(1-1)計算:
(1-1)
式中:G-凝膠率,%;M1-干燥凝膠的重量,g;M2-單體總重量,g。
2.5.2粒徑及其分布
將乳液用去離子水稀釋,用ZETA電位分析儀(De lsaNano C型)測定乳液粒徑及其分布。
2.5.3貯存穩定性
稱取200g乳液樣品,密封保存,放置在50℃的鼓風烘箱中貯存7d、14d,當底部沒有出現沉淀、液面無分層現象,說明該乳液貯存穩定。
2.6漆樣應用測試
2.6.1剝離強度測試
根據表2.1中的應用基礎配方,剝離測試方法按照GBT 23457-2017《預鋪防水卷材》的要求制備測試樣品并進行測試。
2.6.2初粘性測試
使用初粘性測試儀對樣品表面進行滾動接觸,記錄滾動一定距離后樣品的脫落情況,從而判斷樣品初粘性。初粘性測試分為0-5級,其中0級代表最好,5級代表最差。
結果與討論
3.1單體類型對聚合乳液的影響
不同的聚合反應對單體有不同的要求,由于丙烯酸酯乳液具有優異的穩定性、耐候性、耐酸堿性等被廣泛應用于水性涂料領域,但其成膜后附著力較差、高溫時表面粘滯、低溫時變脆等限制了其應用的深度和廣度[1,2]。VV10是一種多支鏈一元飽和羧酸乙烯酯,含有豐富的烷基,烷基形成的空間位阻和它的非極性以及對紫外光的不敏感性,使它具有優異的耐紫外性能和較好的疏水性能[3,4]。運用FOX方程設計出具有相同Tg的純丙(CB)、苯丙(BB)、叔丙(SB)三種乳液,如表3.1所示。表3.2是對應漆樣在不同測試條件下的剝離強度及初粘性測試結果。從表3.2中可以看出,相對于CB和BB體系,SB體系的剝離強度較高,在無處理、紫外處理、熱處理及水處理的剝離強度分別為2.74 N/mm、2.48 N/mm、0.75 N/mm、1.91 N/mm,并且SB體系具有較好的初粘性。
表3.1 CB、BB、SB體系配方設計
Table 3.1 Formula design of CB, BB, SB system
表3.2 CB、BB、SB體系漆樣測試結果
Table 3.2 CB, BB, SB system paint sample test results
3.2乳化體系對聚合乳液穩定性的影響
乳化劑在乳液聚合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們對乳膠粒子的快速成核,單體液滴的乳化以及聚合過程中乳膠粒子的穩定都有重要作用。
由于常規的離子型乳化劑在乳膠粒子上是物理吸附,其可以向涂層-空氣、涂層-基材和/或乳膠粒子-乳膠粒子界面遷移,從而對涂層產生很多不利影響,物理結合的乳化劑也會從乳膠粒子表面解吸,影響聚合乳液穩定性[5];非離子乳化劑主要靠水化作用使乳膠粒子穩定;反應型乳化劑的活性雙鍵部分與聚合物顆粒發生反應[6],不會通過膜向界面遷移,能更好地保護,不容易出現聚并和破乳的現象。表3.3對聚合乳液配方乳化劑的類型做了調整,表3.4是不同乳化體系下乳液的測試結果,從表3.4中可以看出陰離子型乳化劑存在時(SBA)聚合乳液凝膠率較高,乳液粒徑及其分布較大,貯存穩定性較差;非離子型乳化劑存在時(SBN)乳液穩定性得到改善,但其凝膠偏多,聚合穩定性需提高;在引入反應型乳化劑(SBR)后,乳液的凝膠率在0.1%以下,聚合穩定性好,平均粒徑為124nm,PDI<0.1,并且具有較好的貯存穩定性。
表3.3 不同乳化體系下乳液的聚合配方
Table 3.3 Polymerization formula of emulsion under different emulsification system
表3.4 不同乳化體系下乳液的穩定性測試結果
Table 3.4 Stability test results of emulsion under different emulsification systems
3.3軟硬單體配比對乳液性能的影響
根據FOX方程,固定VV10用量不變,通過改變硬單體MMA與軟單體BA的質量占比,合成出具備合適Tg的SBR乳液(如表3.5所示),使其漆樣具有較好的剝離強度和初粘性,其中SBR-15中-15代表乳液的Tg。表3.6是不同Tg時漆樣的剝離強度及初粘性測試結果,從表3.6中可以看出隨著Tg的升高,不同條件下的剝離強度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在Tg為15時,漆樣的剝離強度最好,初粘性為2。
表3.5 不同Tg時乳液的聚合配方
Table 3.5 Polymerization formula of emulsion with different Tg
表3.6 不同Tg時漆樣的測試結果
Table 3.6 Test results of paint samples at different Tg levels
3.4 VV10含量對乳液性能的影響
表3.7是VV10含量不同時乳液的聚合配方,表3.8是VV10含量對漆樣剝離強度及初回粘性的影響。從表3.8中可以看出,當VV10含量從8%增加到28%時,剝離強度都呈逐漸上升趨勢,漆樣的剝離強度取決于漆樣與卷材界面的相互作用(如范德華相互作用、靜電力、氫鍵等),以及漆樣本身流動性,隨著VV10含量的增加,漆樣與卷材界面之間的物理糾纏結構點數量增加,形成致密的粘接層,界面附著力和漆樣間附著力均有所提高,因此,隨著VV10含量的增加,剝離強度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當VV10含量從28%增加到48%,漆樣的剝離強度有略微下降的趨勢。
表3.7 不同VV10含量時乳液的聚合配方
Table 3.7 Polymerization formula of emulsion with different VV10 content
表3.8 不同VV10含量時漆樣的測試結果
Table 3.8 Test results of paint samples at different VV10 levels
3.4交聯單體種類對乳液的影響
為了提高水處理、堿處理、熱處理后(漆樣)的剝離強度,進一步添加能夠參與聚合反應的交聯單體進行改性,使得叔丙類聚合物由傳統的線性結構形成三維拓撲網狀結構[7]。表3.9是交聯單體種類不同時的乳液聚合配方,表3.10是不同交聯單體種類時漆樣的剝離強度及初粘性測試結果,從表3.10可以看出,加入AM和EGDMA對漆樣的剝離強度影響較小;加入DAAM后,漆膜的剝離強度明顯改善,這主要是因為在成膜過程中,隨著氨的揮發,乳液呈弱酸性,乳膠粒子中DAAM的-C=O與水相中ADH的-NHNH2基團發生縮合反應,實現粒子與粒子間的交聯,從而使得漆樣的剝離強度得到改善。
表3.9 不同交聯單體種類時乳液的聚合配方
Table 3.9 Polymerization formula of emulsion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crosslinked monomers
表3.10 不同交聯單體種類時漆樣的測試結果
Table 3.10 Test results of paint samples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crosslinked monomers
總結
通過探究單體類型、VV10含量、交聯單體種類等方式合成出一款Tg為15℃、VV10含量為28%、引入DAAM/ADH室溫自交聯體系聚合得到的反應型乳化劑穩定的叔丙乳液,該乳液可以起到代替卷材表面砂層的效果,更好地解決常規預鋪卷材掉砂、漏膠、降低抗穿刺性等問題。
#參考文獻:
[1]Boscán F, Meeuwisse M, Mestach D, etal. Incorporation of Very Insoluble Monomers in Waterborne Coatings [J]. Macromolecular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 2019, 304(7).
[2]Zhou Y, Liu C, Gao J, etal. A novel hydrophobic coating film of water-borne fluoro-silicon polyacrylate polyurethane with properties governed by surface self-segregation [J]. Progress in Organic Coatings, 2019, 134: 134-144.
[3]Ma G, Wang L, Wang X, etal.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Poly(vinyl acetate) Adhesive Modified with Vinyl Versatate [J]. Molecules, 2023, 28(18).
[4]李玉峰, 項忠轅, 敖林. 叔碳酸乙烯酯/有機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備與性能研究 [J]. 涂料工業, 2013, 43(05): 45-51.
[5]Sarkar A, Jayaram R V. A Comparative Study of Properties of Acrylic Based Water-Borne Polymers Using Various Surfactants for Adhesive Applications [J]. Polymer Science, Series B, 2018, 60(5): 629-637.
[6]Bandiera M, Balk R, Barandiaran M J. Grafting in polymeric dispersions stabilized with Alkali-Soluble Resins: Towards the production of leaching-free waterborne coatings [J]. European Polymer Journal, 2017, 97: 77-83.
[7]Liu X, Zhang C, Xiong T, etal. Rheological and curing behavior of aqueous ambient self-crosslinkable polyacrylate emulsion [J].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2007, 106(3): 1448-1455.
慧樂居歡迎您關注中國家居產業,與我們一起共同討論產業話題。
投稿報料及媒體合作
E-mail: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