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廣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粵ICP備1813696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201000
10月17日,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區政府網站發布了有關雨城區碳纖維新材料產業園項目的相關信息,根據信息顯示:項目計劃總投資100億元,規劃用地約500畝,主要依托四川吾一碳纖維有限公司的碳纖維產業優勢,構建完整的碳纖維產業鏈條,建設面向軍工產品、航空航天器材、交通工具、電子信息產品,以及醫療器械、體育休閑用品等相關領域的碳纖維復合材料生產線。
無獨有偶,近日江蘇澳盛復合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澳盛科技)完成上市輔導備案。據悉,該公司于今年9月才完成股改,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由此開啟IPO之路。
今年,碳纖維在一些領域成為亮點。比如,光大同創表示公司碳纖維相關產品已成熟應用于筆記本電腦外殼,并逐步在折疊屏手機領域實現量產交付。中航高科表示已實現碳纖維復合材料、蜂窩產品在動車高鐵領域的選材應用。中復神鷹碳纖維產品已在工業機器人領域應用。光威復材商業航天業務主要涉及火箭發射環節及衛星制造環節。
碳纖維,指的是含碳量在90%以上的高強度高模量纖維,用腈綸和粘膠纖維做原料,經高溫氧化碳化而成。其力學性能優異,輕于鋁,卻強于鐵,且具有高彈性模量、耐高低溫、耐腐蝕、耐疲勞等優異特性,是國際認可的現代高科技領域的戰略新材料,被譽為21世紀的“新材料之王”。
截止2023 年底,中國碳纖維產能達到 13.83 萬噸,預計 2024 年達 14.56 萬噸。
從生產企業來看,吉林化纖產能為4.9萬噸/年,排在首位,其次是中復神鷹產能為3萬噸/年。其他主要生產企業還包括浙江寶旌、恒神股份、光威復材、新創碳谷、上海石化等。
在 “雙碳” 政策背景下,風電、光伏、氫能、新能源汽車等行業快速發展,帶動了碳纖維在風電葉片、碳碳復材、壓力容器、汽車等領域的需求提升。同時,碳纖維作為軍民兩用戰略物資,在航空航天、體育休閑、建筑等領域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
2019 - 2023 年市場規模年均復合增長率達26.1%,2023 年國內碳纖維需求量約 9.86萬噸,同比增長 32.5%。
在國內產能、產量及需求量穩步增長的局面下,進口對外依存度出現一定下降。據買化塑研究院監測的數據顯示,截止2024年9月,國內碳纖維進口量1447.9噸,進口均價18650.28美元/噸。
當前,國內碳纖維部分價格達200000萬元/噸左右,但市場主流價格在70000-130000萬元/噸,與進口價格仍有一定差距,國產替代有比較大的優勢,但產品性能仍有較長的路要走。
慧樂居歡迎您關注中國家居產業,與我們一起共同討論產業話題。
投稿報料及媒體合作
E-mail: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