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廣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粵ICP備1813696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201000
9月23日,湖北宜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湖北宜化)發布關于公開掛牌轉讓湖北宜化降解新材料有限公司100%股權的進展公告。公告稱,湖北宜化在武漢光谷聯合產權交易所宜昌產權交易有限公司(簡稱:聯交所)對降解新材料100%股權掛牌公示期內,控股股東湖北宜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宜化集團)向聯交所提交了受讓文件并繳納4,500.00萬元保證金。2024年9月14日掛牌期滿后,聯交所確定宜化集團為符合條件的意向受讓方。2024年9月23日,湖北宜化與宜化集團簽署《湖北省整體產權及控股股權轉讓產權交易合同》,本次交易價格為掛牌底價15,118.75萬元。
此前湖北宜化表示,在降解新材料核心產品PBAT市場景氣度較低、降解新材料持續虧損的背景下,后續成功轉讓降解新材料100%股權,將有利于優化公司資源配置,提升公司盈利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宜化降解新材料在2021年承擔建設“6萬噸/年生物可降解新材料項目”,該項目在2023年才投建完成,累計投資金額達4.94億元,遠高于此次的掛牌出售底價。
根據湖北宜化此前的公告,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前四月,宜化降解新材料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73.74萬元、9143.56萬元和5092.15萬元,凈利潤分別為﹣431.56萬元、﹣9207.31萬元和﹣2621.55萬元。
2008年,我國出臺“限塑令”,可降解塑料逐步進入視野。此后,各地陸續出臺“禁塑令”,尤其是2020-2021年新版“限塑”或者“禁塑”政策的推出,推動了包括PBAT在內的可降解塑料產能的大幅增長。
2022年,PBAT迎來產能集中釋放期,年內新增產能達45萬噸。2023年,PBAT繼續迎來投產高峰期,年內新增產能56萬噸。據買化塑研究院監測的數據顯示,截止2023年底,我國PBAT產能在138.1萬噸,涉及企業22家。
雖然產能不斷增長,但是需求不足。截止2023年底,PBAT行業市場需求不足20萬噸,市場明顯供過于求。
同時,受國內經濟下行、成本壓力及供過于求影響,PBAT價格一路下行。據買化塑研究院監測的數據顯示,截止2024年8月,PBAT可降解塑料指數為75%,創2021年以來新低。
價格的不斷走低,則是PBAT行業利潤大幅縮減。尤其是2023年之后,PBAT行業利潤長期處于虧損狀態,虧損幅度最高接近2500元/噸左右。
供過于求、行業利潤大幅下滑,導致PBAT行業景氣度明顯下降,行業開工率長期處于20%左右,2024年2月的行業開工率更是低于10%。
在需求不足的局面下,預計PBAT產能過剩的態勢將長期存在,行業供應壓力很難緩解。
自2022年以來,PBAT因產能過剩,已有多家企業宣布項目延期或者裝置技改:
2022年6月,四川天華股份有限公司召開2022年度股東大會會議決議。會議同意:公司終止建設年產6萬噸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新材料PBAT工業化示范項目。
2022年6月,山東聯創產業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終止6萬噸/年生物可解聚合物項目。終止建設的主要原因為:(1)該項目工藝路線復雜,產業化風險較大。(2)可降解塑料市場下游應用需求遠沒有被激發出來,市場尚未成熟,其行業盈利狀況基本處于虧損狀態。(3)公司難以滿足本項目的資金需求。公司經審慎決策,決定終止本次投資項目,調配資金和資源優先發展新能源材料相關產業鏈,比如PVDF等。
2022年8月,中國合成樹脂協會生物降解樹脂分會發布了《關于加快推進生物降解產業健康有序發展的建議》,其中提到,目前國內的PBAT降解樹脂已供過于求,市場飽和,企業開機率不足30%。
2023年8月,江蘇三房巷聚材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子公司江陰興佳塑化有限公司年產12萬噸可降解新材料項目由于外部環境發生變化,該項目暫緩實施。
2024年5月,山東瑞豐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年產6萬噸PBAT項目已于2023年底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為了更好的利用PBAT項目裝置,目前該生產線正在通過技改以同時滿足PETG聚酯材料的生產。此前該項目已多次發布延期公告。
2024年8月,宇新股份在公布上半年業績時稱PBAT項目由于公用工程配套不齊,暫未開工。
慧樂居歡迎您關注中國家居產業,與我們一起共同討論產業話題。
投稿報料及媒體合作
E-mail: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