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廣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粵ICP備1813696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201000
5月29日,萬華化學煙臺產業園聚碳酸酯(PC)擴能改造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征求意見稿發布,PC總產能由48萬噸/年擴為60萬噸/年。
圖源:萬華化學
就在本周,萬華同時公示擴產異丙苯—苯酚丙酮—雙酚A一體化裝置產能,增產幅度也在二成左右。
上述裝置產品均為PC上游原料。至此,萬華化學已宣布擴產PC產業鏈全套裝置。
近年來,隨著產業鏈一體化深入以及低端產品同質化競爭加劇,萬華正加速開拓PC高端領域應用替代。
(1)高折射PC:今年初,萬華化學公告擬在萬華煙臺產業園建設年產1500噸高折射PC裝置及配套設施,主要應用于光學等高端應用。
(2)導光級PC:萬華已開發了35熔指和60熔指的導光級PC專用料LED1355 和 LED1605,實現汽車車燈料國產替代。此前導光級PC主要供應企業有住友、出光、三菱和科思創等。
(3)耐輻照PC:萬華化學Clarnate®醫療級PC MR系列產品,廣泛應用于醫療器械中,如血液透析器、氧合器、輸液部件等。
(4)硅氧烷PC:硅氧烷共聚PC產品是特種共聚PC系列產品之一,具有優異的低溫韌性、良好的流動性、耐老化等性能特點。萬華自研首款高硅含量(20%)硅氧烷PC產品已于2022年上市。
上述改性PC產品主打高端應用,這也是萬華持續擴產的有力支撐。
事實上,目前國內PC總產能已面臨過剩。據不完全統計,2023年國內PC消費量約312萬噸,國內產量近237萬噸,自給率已達76%;截止2023年底,我國PC生產企業達16家,產能已達343萬噸/年,規劃總產能已超過700萬噸/年,且有大量產能于年內落地,預計2026年總產能將近500萬噸/年,產能增速將遠超需求增長。
從工藝來看,單套規模大型化及一體化配套布局是國內PC產業鏈目前的發展趨勢(萬華化學、浙江石化、魯西化工等),光氣法、熔融酯交換法(半光氣法)及非光氣法是PC裝置三大主流工藝。受光氣使用限制,預計未來新增產能還將以非光氣法為主。
從海關進出口數據來看,進口方面,2023年PC進口量為104.04萬噸,其中主要進口地是中國臺灣,達23.58萬噸。不過在今年4月反傾銷政策落地后,臺產PC(臺化、奇美、出光等)進口量估計會下來。出口方面,2023年PC國內出口量36.23萬噸,同比增長24.67%;出口金額達61.79億元。
綜上可見,雖然整體產能規模競爭態勢加劇,但“高端替代”與“出口貿易”仍具發展空間。
此外回收再生PC等領域也是近年來各大廠的布局重點。
2024年4月,聚石化學全資子公司湖南宏曄新材料與萬華化學簽訂回收聚碳酸酯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協同推出消費后回收聚碳酸酯產品系列。
2024年1月,三菱化學宣布開始從報廢汽車前照燈中收集的聚碳酸酯(PC)樹脂進行驗證測試,以實現全球首個PC樹脂化學回收(解聚)商業化,目標2030年實現年處理1萬噸廢舊PC樹脂。
2023年10月,科思創宣布其全球首條物理回收(MCR)聚碳酸酯專用生產線已在上海一體化基地正式投產,年產能2.5萬噸。
2023年5月,盛禧奧宣布其位于荷蘭Terneuzen的PC溶解試驗設施正式落成,并已在提供再生PC樣品,預計2025年實現工業化生產。
慧樂居歡迎您關注中國家居產業,與我們一起共同討論產業話題。
投稿報料及媒體合作
E-mail: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