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廣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粵ICP備1813696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201000
“白色污染”難題如何破解?在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上,全國政協委員、農業農村部植物新品種測試(烏魯木齊)分中心副主任王威建議,大力推廣應用生物降解地膜,為環境“減負”、為生態“增容”。
廢舊塑料造成“白色污染”一直是困擾全球的難題。我國自上世紀70年代開始使用地膜,到本世紀初地膜使用面積已達1500萬公頃。新疆是我國地膜覆蓋面積最大、用量最多的省區,由于地膜殘留,造成爛種率、爛芽率、減產量較高,留在土壤中的殘膜還會影響土壤健康。
生物降解地膜是指以生物降解材料為主要原料制備的,在自然界中能夠通過微生物作用而被降解的新型環保地膜。可以廣泛應用于水稻、玉米、馬鈴薯、番茄、蔬菜等多種作物種植,其特點是在農作物收獲后,無需回收或清理殘膜、廢膜,它會隨著翻耕犁進土壤,被自然微生物完全降解;或摻雜在作物秸稈中,通過堆肥方式進行無害化處理,對環境、土壤均無污染。
“使用生物降解地膜,既可節省人力、物力、時間成本,又可保護土壤環境,一舉多得。”但是王威在調研中發現,目前生物降解地膜應用推廣難度大,重要原因是其成本較高,機械強度普遍不夠,破裂時間和降解可控性差,增溫保暖功能較差。
慧樂居歡迎您關注中國家居產業,與我們一起共同討論產業話題。
投稿報料及媒體合作
E-mail: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