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廣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粵ICP備1813696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201000
慧正資訊:微愛雖小,亦可集愛成河。惠澤他人,亦在浸潤自己。
序言
秉承“讓資助更有溫度”的公益理念,2006年起,嘉寶莉“走吧 微愛”高校志愿者活動正式啟動。這些年來,我們不僅感受到大學生對公益志愿活動的熱情,更在他們身上看到了責任感、創新力、實踐力等鮮活的年輕力量。
2023年,“走吧 微愛”歷經疫情的寒冬后再度出發。這個暑假,來自云南師范大學、西南醫科大學、西華大學、綿陽師范學院、寧夏醫科大學等高校的11支團隊44名志愿者,奔赴5省9市、縣81個鄉鎮開展志愿服務活動,他們走進大山,與孩子們相遇在微愛的路上,共赴一段成長的旅程。
走訪的珍貴瞬間
如今走訪已圓滿結束,旅途上他們遇到了哪些動人又溫暖的故事呢?我們特意組織了一場【微愛分享會】,與云師大志愿者相約于云南普者黑,講述微愛路上的故事,分享溫暖點滴。
01心禾小隊
愿每一份愛都不再缺席
愿每個孩子都能被溫柔以待!
“一個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的很遠”
02銀生護衛隊
144個小時 500公里跨越
連結了12個夢想
“在這里,我真正的感受到了山里學子外出求學的不易,但是當我們翻的山越多,走得越深的時候,卻認識了更多優秀的學生,傾聽著他們的一個個夢想,看到了一雙雙充滿希望的眼神,知識與教育仿佛將眼前的一座座高山早已移除。我們也看到高海拔地區土地產量低,經濟作物少等造成了家庭較困難,在大山深處,有特別多優質農產品,但由于交通的不便也沒有辦法走出大山,但令我慶幸的是看到這一路都在架橋修路,我相信在未來定會更好,也深刻體會到了嘉寶莉公益基金會給予他們的幫助,明天我們將繼續出發,去探尋更多的故事,傳播更多的愛。”
03“核”衷共濟
微愛雖小 不妨登高望遠;
積水成淵 方能蛟龍生焉。
“每個孩子都是希望的光,這種“光”是家庭之光、社會之光,更是國家之光。
04蒲公英團隊
自由在風里 答案在路上
“一路上的我時常抱怨導航不準確、埋怨泥濘山路難以行走,但我又很慶幸,慶幸還能重溫這小時候常走的山路,即使是在他鄉,它也如小時候的玩伴一樣熟悉,給我親切感覺。看著受訪同學們的身影我仿佛看到了曾經的自己,“走吧 微愛”活動的最大意義在于向他們傳遞希望,堅定他們實現自己夢想的信心,我希望他們每個人都能實現自己的夢想,從這大山中走出去,再以全新的身份面貌走回來,建設出一個全新的家園。”
05鄉約一夏
“我們用腳步和汽車去丈量炎熱、泥濘的瀾滄,去深刻感受了大山、感受了江河、了解了每一位受訪者的內心,令我們傷感、逗趣、凝噎和愉快,我們帶著五味雜陳的心情結束了這整整五天十位學生的走訪。那一條僅僅只通往他們的家的路,也是他們走出來的路。當活動計劃真的結束了,我們回過頭去看去想去思考時,他們每個人都名字故事經歷和我們的所見所聞所感都浮現在腦海中。”
06腳落團隊
即使只是一點點的關心和陪伴,
也能對他人產生積極的影響。
07精微之愛
秉持著“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一直在行走在志愿的旅途中
08WARMTH小隊
我們傳遞著溫暖與愛,
又在感受著溫暖與愛。
09微光隊
10芳華待灼
在行走中感受愛的溫度
11光 遇
相遇不一定有結局,但一定有意義,光是相遇就已經足夠美好
一切的故事、那些感動我們的瞬間,都源于【走吧 微愛】項目團隊的堅守以及高校志愿者的支持。“我們欣喜地看到,嘉寶莉助學理念正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同,志愿者們為愛行走,讓更多的人關注中國貧困山區教育現狀,關注嘉寶莉助學,共同振興山區教育事業,這就是一種力量。”嘉寶莉助學基金會主管夏娟在結項匯報中說道。
看過遠方,才能少走彎路,大山孩子也要有人陪伴,有人思念。正因為這些奔赴愛與希望的走訪團隊,孩子們未來的人生道路,開始變得明朗。我們殷切地期待能有更多的個人和團體加入到我們的微愛隊伍中,以及各類公益的活動中來,關注公益領域,為困難人群、困難家庭奉獻愛心。讓更多的種子能在未來茁壯地成長。
慧樂居歡迎您關注中國家居產業,與我們一起共同討論產業話題。
投稿報料及媒體合作
E-mail: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