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廣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粵ICP備1813696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201000
慧正資訊,5月19日,TfS與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CPCIF)聯合在寧波東錢湖畔舉辦了《產品碳足跡指南》(以下簡稱《指南》)研討會。部分成員企業代表受邀分享了《指南》的使用體驗,并與化工行業專家、碳排放領域學者及行業媒體代表共同探討了化工行業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龐廣廉介紹,“中國已經占到全球化工市場的近43%,隨之而來的碳排放也非常高。TfS在‘范圍三’溫室氣體排放上的探索是非常前沿也非常重要的。現在距離2030年的國家目標越來越近,我們行業任重而道遠。”
正式開始討論之前,來自巴斯夫的管清源和李濱首先代表TfS中國工作組介紹了《指南》的使用方法及其與其它標準相比的特別之處。隨后,李濱和奕碳科技CEO鄭開宇分享了PCF計算和共享解決方案的案例。與會成員企業代表表示,雖然完成TfS標準的產品碳足跡計算對企業來說是一項巨大的挑戰,但是《指南》給予了清晰可操作的指導,對企業的幫助和啟發巨大。
深耕產品生命周期評估領域的四川大學碳中和未來技術學院的王洪濤副教授介紹了歐盟的產品碳足跡標準,以及對中國企業的潛在影響。他還在會上介紹了中國的CLCD數據庫 (China Life Cycle Database),這是唯一入選世界資源研究所(WRI)溫室氣體標準第三方數據庫的中國本土數據庫。
在分組討論階段,成員企業代表圍繞化工行業產品碳減排的機遇和挑戰展開激烈討論。結合自身使用《指南》的經驗,有企業建議將碳足跡數據披露要求加入到供應商準入體系中,以持續改進推動碳足跡計算等相關工作,增強上下游供應商的透明度。
建立中國國內化工行業的碳足跡計算標準是企業關注的熱點話題。企業希望提高本土數據庫的規范性,建立本土標準,提高中國標準的全球影響力。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主任朱良偉介紹,“國標建立的工作自去年至今正在持續進展中。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將邀請在TfS組織中關于產品碳足跡方法學和數據領域上發揮核心作用的企業參與國標制定。”
北京化工大學劉學之教授對TfS的PCF計算方法的邊界定義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說“建立產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跡數據庫的初衷是便于企業在計算碳足跡時,從權威的數據庫采集碳足跡數據。TfS《指南》使化工行業獲得可靠的分段碳足跡數據成為可能。”
問答環節,朱良偉副主任提出,建議推出一個以《指南》的標準和方法計算某一基礎化學品的全生命周期碳足跡的案例,為中國的化工行業使用《指南》樹立標桿。這個案例在撰寫時重點關注該產品涉及的工藝流程、碳排放因子的選擇,產品核心工藝的代表性,并向企業征詢其工藝流程、時效性、選取企業數量等多方面的意見。
阿科瑪北亞區物資與服務采購總監兼TfS亞太區輪值主席楊華寧表示,“TfS作為一個由跨國化工企業從采購端聯合發起的全球性行業組織,在可持續發展,包括化工產品碳足跡等方面做了很多實實在在的工作。此次有關《指南》的研討非常成功,我們有幸與國內工作在化工行業碳足跡研究前沿的學者、中國石化聯合會同僚,以及相關行業從業人員進行了首次深入交流,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我們希望以此次研討會為起點,不斷推動中國相關的國家標準制定和可持續發展在化工行業的推廣,讓化工更‘綠’,讓中國更美。”
慧樂居歡迎您關注中國家居產業,與我們一起共同討論產業話題。
投稿報料及媒體合作
E-mail: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