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廣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粵ICP備1813696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201000
5月10日,在位于董家口經濟區的金能新材料與氫能源綜合利用項目二期施工現場,高聳的化工裝置林立,管道縱橫交錯,工人們緊張而有序地忙碌著,一派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
由金能化學(青島)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金能新材料與氫能源綜合利用項目,是山東省、青島市重點項目和全省第一批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目前一期已于2021年9月投產;二期于2022年2月開工,計劃今年年底建成投產;三期將于今年下半年開工建設。
二期項目投產后,金能化學的丙烷脫氫產能將達到180萬噸/年,西海岸將一躍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丙烷脫氫基地和全國領先的聚丙烯生產基地。這意味著,在當下全國各地如火如荼的丙烷脫氫產能“競賽”中,西海岸將以“一馬當先”的姿態率先投產并迅速拉升產能,在丙烷脫氫制丙烯這一新興產業領域拿下頗具分量的行業“話語權”。
二期項目預計年底投產
據悉,截至目前,金能新材料與氫能源綜合利用項目二期東廠區90萬噸/年丙烷脫氫裝置鋼結構主體已基本完成,靜設備已全部安裝完成,動設備已安裝完成95%,工藝配管完成50%;西廠區兩套45萬噸/年高性能聚丙烯裝置鋼結構主體已完成90%,靜設備安裝完成90%,工藝配管已完成40%。大型機組設備已陸續到貨安裝。
在生產工藝方面,金能化學引進當下世界最先進的美國魯姆斯丙烷脫氫制丙烯工藝和意大利巴塞爾技術。工廠的自動化、智能化水平也位居行業前列,在聚丙烯智能立庫,從產品出倉包裝、碼垛、裝車全部由智能機器人操作,年產90萬噸丙烯的丙烷脫氫裝置每班只需要不到20名工人操作。
依托先進的產能和技術路線,金能新材料與氫能源綜合利用項目落地將大大提升華北地區丙烯原材料的本地供應能力,完善董家口化工園區石油化工上游產業鏈條,增強青島丙烯產業鏈在全國行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加速布局丙烯全產業鏈
近年來,金能化學在新區的丙烯產業鏈布局逐步加速。
2018年12月,金能化學一期項目開工,2021年9月全面建成投產;2022年2月,項目二期全面開工,預計今年年底建成投產;今年下半年,三期項目即將開工建設。短短幾年,金能化學已成為新區乃至青島打造千億級新材料先進制造業產業鏈的主力軍。
“我們的一期和二期項目都配套建設了高性能聚丙烯裝置,二期項目投產后,高性能聚丙烯總產能將達到135萬噸。”金能化學工程部部長張再賓介紹,從上游原材料丙烯到下游的高性能聚丙烯產品,一期、二期項目的建設使金能化學完成了丙烯產業鏈的初步布局。
據介紹,沿著丙烯產業鏈繼續向下游拓展,金能化學三期項目將建設年產85萬噸環保新材料項目,規劃了丙烯酸、BA、NPG、SAP等環保新材料產品。另外,三期項目還將以正丁烷為原料生產PBAT、PBS等可降解塑料,擴展新的C4產業鏈,助力新區高端化工新興產業增量崛起。
目前,三期項目已完成立項、能評批復,正在辦理環評、安評、工藝包設計等手續。“三期項目全部建成后,年產值將超過500億元,金能化學將在青島形成一條綠色低碳高端化工產業鏈,助力青島高端化工產業向世界一流水平邁進。”金能化學(青島)有限公司黨委書記邴良光說。
打造綠色化工標桿企業
近年來,金能化學在加速布局丙烯全產業鏈的同時向綠而行,不斷構建和完善循環體系,推動節能降排減耗,打造綠色化工新標桿。
以丙烷脫氫裝置為例,該裝置產生的富氫尾氣通過管道輸送至炭黑生產裝置,可作為炭黑反應爐燃料;炭黑產生的尾氣送至尾氣鍋爐生產高溫高壓蒸汽,輸送至丙烷脫氫裝置作為壓縮機驅動動力,余熱余壓還能繼續轉化為電能,供裝置使用。
在原料儲存方面,金能化學在廠區地下150米深處建設了一座60萬立方米容量的丙烷洞庫。丙烷通過大型船舶在董家口碼頭靠卸,通過專用化工管道直接輸送到洞庫,避免了傳統槽車運輸裝卸中的安全風險和能耗成本。
未來,金能還將同步利用鄰近的沐官島周邊棋子灣海域灘涂,建設海上光伏發電,為新材料高端化工提供清潔能源替代,節約能耗指標,減少二氧化碳和污染物排放。三期項目建成后,項目總投資將達到505億元,年產值達到524億元,形成“C3+C4+光伏+氫氣”綠色低碳高端化工產業鏈,助力青島高端化工產業向世界一流水平邁進。
慧樂居歡迎您關注中國家居產業,與我們一起共同討論產業話題。
投稿報料及媒體合作
E-mail: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