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暖花開,萬象更新。為進一步理清新材料產業發展前景和前沿技術趨勢,突破關鍵技術,完善產業配套,在新材料領域培育競爭新優勢,3月25日,由龍佰集團主辦的新材料產業技術發展高端論壇隆重舉行,本屆論壇采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來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領導、專家學者和企業的領導、技術帶頭人等560余人齊聚一堂,圍繞新材料領域發展前沿動態、研究成果展開交流研討,實現以交流研討促進技術創新,以技術創新引領未來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龍佰集團總裁和奔流、黨委書記張剛、常務副總裁吳彭森、研發副總裁陳建立及總裁助理級以上領導、各生產基地骨干代表參加論壇。

龍佰集團總裁和奔流向到場嘉賓表示熱烈歡迎并致辭。他說,今年是龍佰第三年舉辦新材料產業技術發展論壇,衷心感謝各位領導、院士、專家對龍佰的鞭策鼓勵。今后,集團將抓住“十四五”關鍵窗口期的戰略機遇,用全產業鏈思維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加快構建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全力打造安全、綠色、創新、多元龍佰。

論壇上,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綜合利用研究所所長、黨委書記、盛和資源董事長顏世強出席論壇并致辭。他說,我國經濟正值從快速發展階段轉入高質量發展階段,關鍵礦產及其材料產業鏈的高端化、暢通化、綠色化、低碳化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新材料產業發展要著眼于增強選礦、冶金、材料產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從而實現關鍵資源和材料的自主可控;此外,要暢通資源—冶煉—材料—循環利用產業鏈條,推進關鍵新材料產業的上、下游協同發展。

龍佰集團研發副總裁陳建立向與會專家系統介紹集團產業現狀、發展理念、“十四五”發展規劃等,展示了龍佰從
鈦白粉行業龍頭到新能源電池材料巨頭的攀登之路。他說,在六十余載奮斗歷程中,龍佰集團始終把握時代先機和市場發展方向,主動轉型,經歷多輪賽道切換和主產品興替,從硫磺,
硫酸鋁,到
鋯產品,
鈦白粉,再到鈦金屬,從1988年1000噸/年,到2022年150萬噸/年產能,從名不經傳到全球前列。2021年,集團更是搶抓鋰電新能源產業機遇,再次完成歷史性轉型,跑步進場鋰電材料賽道,最終形成了“鈦、鋯、鋰、釩、鈧”等綠色“大化工”創新耦合產業格局,成為鈦白粉、鈦鋯金屬、電池材料、鋯材料等四大綠色新材料制造領域的佼佼者。“十四五”期間,集團將充分做好“四個堅持”,再創龍佰高質量發展新輝煌。即:堅持加大創新投入力度;堅持加強產學研用合作廣度;堅持產業耦合發展理念;堅持持續引進高層次人才。
在特邀報告環節,高難廢水處理和環境污染物治理專家、歐洲自然科學院院士周春松,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鈦鋯鉿分會副會長安仲生,中原學者、河南大學教授張治軍,中南大學化學電源與材料研究所所長唐有根,TZMI中國區總經理陳穎,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數字化工業集團副總裁兼過程自動化事業部總經理姚峻等帶來了精彩的報告。

周春松院士首先高度肯定龍佰重視技術創新、勇攀技術高峰的精神,并作了題為《
碳、氮、水循環和新能源材料的應用》的報告,就如何發揮人才智力優勢,實現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提出意見建議,他希望借此契機,與龍佰在化工三廢治理和循環利用方面形成多元合作,共同踐行企業擔當。

安仲生介紹全球和中國鈦工業的發展現狀,并分析了我國鈦工業存在的問題和發展趨勢。報告內容豐富,詳實有據,準確回答了“中國鈦產業走向哪,怎么走?”等問題,為中國鈦產業發展指明前進方向。

張治軍教授詳細講解納米
二氧化硅的結構設計和制備,并介紹了科研項目與成果產出、技術轉化與社會服務等情況。

唐有根教授在會上作了題為《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研究進展》的主題演講,深入講解鋰電池的發展、正極材料的研究與新技術等,同時,高層次、多維度地剖析行業前沿技術,共享新形勢下產學研結合的先進成果,幫助企業把握行業趨向,實現碳中和與能源綠色發展成功轉型。

陳穎回顧了2022年國際國內市場需求情況,并預測全球經濟和鈦白粉需求周期復蘇將于2024年重啟,但國內市場飽和的基調不變,中國鈦白粉出口逐漸擴張,需辯證性看待有機會也不乏挑戰。

姚峻從工廠生命周期角度,介紹一體化全數字化協同
工程設計到一體化全模式可視化運維的完整解決方案,打造數字化企業,助力可持續發展。
新材料產業技術發展高端論壇自創辦以來得到業界人士的廣泛參與和一致好評。本屆論壇結合時代發展和國家戰略,就材料領域的前沿問題、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開展了多方位、多角度的戰略性與前瞻性研討,從戰略層面探討了材料行業的發展方向和路徑。論壇的成功召開,將進一步加強國內相關科研院所、高校和龍佰集團之間的聯系,對推動集團高質量綠色發展,加快材料行業高端人才匯聚發揮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