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廣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粵ICP備1813696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201000
慧正資訊,3月25日,由鹿山新材與廣東省高新技術企業協會聯合主辦的《新材料 新能源 新未來——2023鹿山創新產業發展論壇》在肇慶舉行。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曹鏞、加拿大工程院院士葉思宇、俄羅斯工程院院士閔永剛等在內的相關行業領域專家,就氫能/液流/鈣鈦礦/固態鋰電池、新能源材料、光電信息、光學材料等創新產業發展展開深入探討。
廣東省科學技術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楊軍在致辭中表示,科技產業的發展要加速演進、加速變革,廣東一直以來高度重視科技產業的發展,并重點部署了一些研發專項,囊括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前沿新材料、納米科技、新能源等領域。廣東不斷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持續開展高新技術企業樹標提質行動,在新材料、新能源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超過1萬家,有力支撐先進材料、前沿新材料、新能源等戰略性產業集群不斷做大做強。
廣東省科學技術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楊軍
肇慶市副市長劉涇波表示,新材料作為戰略性 新興產業,對推動技術創新、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有重要支撐作用,是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石和先導。他介紹了肇慶市新材料、新能源產業基地發展現狀以及產業未來產值及人才儲備前景。他說到,肇慶是一座魅力無限的制造新城,集政策惠利、地理位置、交通樞紐、人才培養等各方優勢于一身,目前已吸引包括寧德時代、小鵬汽車等大批新能源企業進駐。
肇慶市副市長劉涇波
鹿山新材董事長汪加勝博士說到,“新能源材料技術的突破,帶動新能源產業的發展,顛覆性的技術創新將重構生產生活方式。”近年來鹿山新材在新材料、新能源領域的探索與鉆研不斷深入,在太陽能光伏組件封裝、光電顯示等方面的應用擁有豐富的經驗,并得到業界的高度認可。汪加勝博士表示,未來,公司將不斷夯實自身研發實力,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科研為先,制造為本,站在時代的風口,迎接新能源材料、柔性顯示材料發展的黃金時期。
鹿山新材董事長汪加勝
曹鏞院士:有機/高分子光電信息/能源材料與器件
中國科學院院士曹鏞介紹了華南理工大學“發光材料與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有機/高分子光電信息/能源材料與器件》方面的最近的研究成果。
中國科學院院士曹鏞
他提到,國重的馬於光院士團隊首次提出利用高能反系間竄越,實現100%單線態激子發光的“熱激子”機制,發展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低滾降長壽命的高效藍光材料,為新一代純有機的廉價OLED發光材料設計提供了一個新的路徑。
國重團隊實現了國際上首例全印刷制備的高性能發光器件及全色顯示屏的研制。在AMOLED顯示驅動與系統集成方面,彭俊彪教授團隊開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稀土摻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Ln-IZO)的金屬氧化物TFT(MOTFT)技術,稀土摻雜MOTFT比國外同類產品具有更高的遷移率及更好的穩定性,在此基礎上于2013年團隊成功研發國內首例出MOTFT驅動的全彩、柔性AMOLED顯示屏。
多年來國重團隊堅持在有機/聚合物太陽電池(OPV)方向的研究,利用有機/高分子材料,開發出具有高效率,高透明度,顏色可調等特點的柔性太陽電池以應用于建筑物窗玻璃幕墻及汽車玻璃窗及頂棚等的隔熱及發電雙功能以為“雙 碳”目標的實現做出貢獻。國重團隊也在有機光伏材料與器件在有機光探測器方面的應用做了深入的探索,團隊通過有效的分子設計獲得了一批新型吸收在短波紅外(1-1.4μm)、高消光系數、高量子效率的有機光電轉換材料,成功制備了像素尺寸25μm的短波紅外成像陣列,在1.2μm波長下達到了高端銦鎵砷陣列的水平。團隊還與臨床醫療機構合作將短波紅外柔性光探測器應用于生命健康領域,涵蓋血氧+心率 傳感器,非侵入式血糖、血壓檢測等。
國重黃飛教授團隊近期在n型導電聚合物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開發了一種新型的聚合/摻雜一步法的具有遠高于目前文獻報道的電子電導的n-型導電聚合物,該成果以題為“A solution-processed n-type conducting polymer with ultrahigh conductivity”的文章發表于Nature上(2023-9-7),新n型導電聚合物電導率超過2000 S/cm(目前文獻報導n型最高電導率為100 S/cm),在透明電極、熱電、電解電容器等領域具有廣泛應用可能。
葉思宇院士:氫能燃料電池關鍵材料的創新研發和產業化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鴻基創能副董事長兼首席技術官、廣州大學教授葉思宇發表《氫能燃料電池關鍵材料的創新研發和產業化》主題演講。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葉思宇
葉思宇院士談到,新能源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途徑之一。氫能應與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一起,構成完整的綠色能源系統。氫能燃料電池作為能源技術革命創新行動之一,可加快推動交通運輸領域的清潔化轉型,促進工業領域的脫碳減排,助益建筑領域的節能碳排,助力電力行業的綠色轉型等,在減排及能源結構轉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可再生能源與氫能的結合,構建可再生能源-制氫-儲能-發電的創新能源體系。氫能在汽車、船舶、發電、工業、航空等領域均可有十分廣泛的應用。
在氫能燃料電池產業鏈中,燃料電池關鍵材料是 核心的突破方向。解決瓶頸問題,需協同考慮 催化劑、炭載體、離聚物,以及催化劑層相態等諸多因素,以獲得催化劑在燃料電池中的最佳使用效率,并實現最優性能和長壽命。葉思宇院士表示,氫能產業關鍵材料研發和產業化在燃料電池大規模商業化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產業化導向的政、產、學、研、用應緊密合作,確保關鍵材料持續不斷的更新換代,從而大力推動氫能燃料電池產業化發展。
梁振興教授:水系有機液流電池
華南理工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副院長、廣東省燃料電池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梁振興教授做《水系有機液流電池》分享。梁振興教授帶領的實驗室具有四個重大創新和前瞻性的研究方向:燃料電池及其材料的基礎創新研究、技術開發及應用推廣;燃料電池相關的制氫及儲氫方面存在的科學和技術難題;燃料電池相關的工程科學方面存在的科學和技術難題;能量儲存與轉化領域內其他新能源技術方面的創新研究和開發。
華南理工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教授梁振興
其研究方向水系有機液流電池,是一種安全高效的電化學儲能技術,同時可以擺脫對于礦產資源的依賴,是面向規模儲能的重要方向。梁振興教授提到,為突破目前的能源體系困境,未來能源體系結構將大大優化,例如發展二次能源、開發高效儲能技術、構建智能電網等,以實現“雙碳”目標以及社會可持續發展。
徐剛教授:高效雙面鈣鈦礦電池
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教授徐剛進行了《高效雙面鈣鈦礦電池》主題演講。他分析了光伏在碳達峰中的機遇與挑戰、鈣鈦礦電池(PSCs)的特性與研究進展、應用前景等。在國家十四五規劃中,風電和光伏發電成為新增主力電源,我國光伏產業發展長期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并且近年來取得爆發式發展。
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教授徐剛
徐剛教授談到,相比于其他電池,鈣鈦礦太陽電池效率高;重量輕,可制成柔性器件且更加靈活方便;制備成本低廉;選材豐富,更容易進行光學設計,實現彩色化,是新一代太陽能光伏電池的重要發展方向。在低功耗互聯網、藝術車棚、可穿戴設備、陽光動力無人機、BIPV等民用/軍用領域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
阮文紅教授:固態鋰電池關鍵材料的研究進展
中山大學化學學院教授阮文紅分享了《固態鋰電池關鍵材料的研究進展》。阮文紅教授指出,碳中和的大背景下,發展鋰電池等綠色能源儲存技術,是實現綠色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但同時也對鋰離子電池提出更高要求,一方面其要有更高的能量密度、高倍率和長壽命,另一方面要求鋰電池有更高的安全性、及超薄化和柔性化的需求,新型固態鋰電池因不存在電解液泄漏的問題,同時重量輕,具有高能量密度的提升空間,有望成為新一代的電化學儲能器件。
中山大學化學學院教授阮文紅
作為固態鋰電池的重要組成部分,固態電解質的研究成為其中至關重要的一環。阮文紅教授介紹了固態電解質的種類和優缺點,以及固態電解質的研究進展,特別是聚合物固態電解質的。分析固態電解質的未來研究方向包括:精確調控填料的特性和排列有望突破聚合物固態電解質的離子電導率極限;解決固態電解質和電極之間的界面問題,優化表面接觸;固態電解質自愈合及與電極之間的自適應貼合;一體化電池等。
喬立根博士:手機/新能源車載觸控顯示技術發展及對光學透明膠(OCA)的影響
鹿山新材光電材料事業部總經理喬立根博士分析了《手機/新能源車載觸控顯示技術發展及對光學透明膠(OCA)的影響》。他談到,隨著智能手機的發展,Incell 主導LCD,Oncell-AMOLED傳感器基板轉變(剛性、AP1S或Y-OCTA);LCD 占比逐漸下降,OLED占比有望接近90%,柔性屏占比逐漸增大,折疊產品興起。在汽車顯示領域,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大力推動車載顯示的更新迭代,由LCD技術向OLED和Mini LED發展。
鹿山新材光電材料事業部總經理喬立根
此外,喬立根博士針對觸控顯示技術的發展進行延伸,暢談手機/車載觸控顯示技術以及OLED顯示對光學透明膠帶(OCA)的發展要求。尤其是可穿戴,智能家居大屏占比,大屏化柔性,“任意”變形等電子設備發展趨勢,對于OCA提出了更高的性能要求。例如目前市場上備受關注的折疊屏手機,其失效設計的核心點是要求使用的OCA呈現低模量完美彈性體的特點,同時具有高粘接特性。同時OCA的流變特性隨溫度變化幅度小。從而確保與其他功能層結構匹配后,使得功能層結構不會產生應力積累導致失效。
高端對話:共探新能源與新材料藍海
高端對話環節,廣汽研究院材料開發專業總師俞雁、廣州高新區能源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長助理蔡倫博士、廣州穗開股權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蘇云華、廣州鹿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汪加勝博士,在各自領域,針對新材料與新能源的發展未來進行深入探討。
每一個新產業的發展,都是機遇與挑戰的共存共生。在國家雙碳政策的大力推動下,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蓬勃發展,人類綠色環保生活也將迎來全新的未來。
鹿山新材于2022年3月25日在上交所主板上市,至今已上市滿一周年。公司是我國綠色環保高性能聚烯烴功能材料知名企業,是國內最早從事光伏新能源封裝材料研制的企業之一。鹿山新材擁有國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廣東省企業技術中心、廣東省功能性 熱熔膠工程實驗室等科研平臺。在新能源和新型顯示用封裝材料領域,鹿山新材通過潛伏交聯、分子設計、粘接調控等技術方法和專有工藝及裝備的開發應用,形成了“物理共混+化學交聯”核心技術體系。2022年,鹿山新材被工信部評為“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還獲評了“廣東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江蘇鹿山)”等榮譽稱號。
慧樂居歡迎您關注中國家居產業,與我們一起共同討論產業話題。
投稿報料及媒體合作
E-mail: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