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廣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粵ICP備1813696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201000
慧正資訊,12月8日,軍工涂料企業華秦科技宣布,將與南京光聲超構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光聲超構)合資設立南京華秦光聲科技有限公司,合資公司注冊資本1億元,其中華秦科技以自有資金出資5500萬元,占股55%。
華秦科技將通過這一投資動作,以聲學、振動及其檢測領域相關的全鏈條解決方案為核心,切入包括聲學超材料及降噪設備、光聲檢測儀器與智能診斷系統,重點面向航空航天、電力能源、集成電路、國防軍工、智能制造和環境治理等領域,提供行業領先、自主可控的聲學超材料、高端裝備、集成系統與重大工程應用整體解決方案。
華秦科技介紹,新成立的合資公司將作為南京大學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陳延峰教授團隊的科技成果產業化項目。
陳延峰,南京大學教授。曾獲國家杰出青年基金項目、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的資助。現為南京大學固體微結構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曾任國家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現任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項目負責人。研究領域為材料物理與化學。研究方向是微結構材料物理與光/聲材料。所取得的成果被評為“2007年度中國基礎研究十大新聞”。獲201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第一獲獎人)。獲得2012-2013年度中國物理學會葉企孫獎。在包括Nature子刊、Phys.Rev.Lett.、Science、Nature等在內的國際核心期刊(SCI)上發表論文180篇。
新成立的合資公司,將重點開展的核心業務包括:
(1)以聲學超材料及其降噪裝備為核心,開展人居環境和工業噪聲治理、飛機/艦艇/高鐵等高端裝備的減振降噪業務,以及專業的聲學優化設計和技術咨詢;(2)以光聲精密檢測儀器為核心,提供國產自主可控的激光測振儀、聲像儀、激光超聲無損檢測裝備,以及聲學與振動的智能分析與故障診斷軟件平臺,開展環境噪聲監控、工業制造裝備故障診斷、產線智能監控、無損檢測、精密檢測與計量等方面的系統級服務,可應用于飛機、航天器、發動機、精密儀器、集成電路器件的結構健康監測與智能評價。
“聲學超構材料”或“聲學超材料”可定義為“通過對材料在特征物理尺度上進行一定序構設計,使其獲得常規材料所不具備的超常聲學性能的一種人工設計制造而成的、具有特定結構的復合材料”。理論和實驗表明,聲學超構材料能夠用新的方式控制聲波,從而具備了傳統材料所沒有的聲學性能,在物理層面具有負彈性模量、負彈性密度、乃至負折射率等特殊屬性。
歸結到功能性上,超構材料可以實現聲波的負折射、聲學“隱身斗篷”、聲單向傳輸、聲完美吸收等新奇的效應。自2000年首個聲學超構材料設計出現以來,在基礎科研領域,諸如加州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法國勒芒大學、南京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國內外知名高校均對此領域進行了大量的研究。
經過30多年發展,聲學超構材料的概念、理論和材料逐步發展和成熟,引起了工業界和國防軍工部門的重視。當前,這一新技術逐漸向工業領域溢出,已經得到了許多國內外知名企業或機構的高度關注。美國3M集團已經在其美國總部成立聲學超構材料應用的專業研究團隊。
空客集團已經完成了首個大型客機超構材料聲學包材料預研項目。聲學超構材料在軍事工業領域已經得到了很多關注,在航空航天、核工業領域,我國科技工作者已經開始嘗試聲學超構材料的小范圍6應用。相關技術已經處在逐漸進入實際運用的工程化階段。
從全球范圍看,聲學超構材料領域的產業化發展,已經形成了以高校原創科研團隊為核心的創新策源地,以科學家創業企業為框架的技術發展模式,以頭部企業實際性能需求為引領的產業化發展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產-學-研”的協同發展。
目前我國科研團隊走在了聲學超構材料基礎與應用研究的最前沿,略微超前于國際發展水平,只有進一步地整合“產-學-研”資源,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實現上下游產業鏈技術標準的統一,提升供應鏈的質量與能力,全力打造聲學超構材料產業化發展的基本生態環境,才能在聲學超構材料乃至超構材料全產業體系里占盡先機,實現我國聲學材料產業的轉型升級。
慧樂居歡迎您關注中國家居產業,與我們一起共同討論產業話題。
投稿報料及媒體合作
E-mail: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