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廣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粵ICP備1813696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201000
慧正資訊:A股全面降準利好后,即將進入12月交易時間,那么11月房地產市場經歷了如何的影響呢?
一、國常會:適時適度運用降準等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會議指出,部署抓實抓好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全面落地見效,鞏固經濟回穩向上基礎。會議指出,適時適度運用降準等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穩定和擴大消費,支持平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保障電商、快遞網絡暢通。
二、房地產行業迎多條重磅利好
1:23日,中債增進公司在民企債券融資支持工具(“第二支箭”)政策框架下,出具對龍湖集團、美的置業、金輝集團三家民營房企發債信用增進函:
2:“金融16條”正式發布,央行、銀保監會圍繞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有序、做好“保交樓”金融服務等六個方面,出臺16條金融支持政策。
3:國有六大行已合計向17家房企提供意向性授信額度超1.2萬億。、
4:銀保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24日表示,將督促銀行做好支持房地產市場的金融服務,建立區域優質房企“白名單”,對于暫時遇困房企存量開發貸款給予展期等安排。
三、2022金融街論壇年會召開“一行兩會”領導重磅發聲
會上,人民銀行行長易綱表示央行已出臺2000億元“保交樓”專項借款,支持已售住房的建設交付。證監會主席易會滿提出探索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估值體系。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稱最近部分銀行理財產品凈值波動,總體風險完全可控。
全周維度來看,申萬31個一級行業跌多漲少,建筑裝飾(+3.13%)、煤炭(+2.22%)、公用事業(+2.06%)漲幅居前,石油石化、銀行、鋼鐵、基礎化工等漲幅超過1%;社會服務、傳媒兩大行業跌幅超過5%,美容護理、計算機、醫藥生物、食品飲料等跌幅靠前。
中信證券:A股估值修復有支撐
12月份,預計隨著相關政策優化,及房地產“十六條”等穩增長政策執行過程中,將逐步形成經濟弱勢恢復的新穩態。新穩態的漸行漸近,將夯實經濟中期修復的基礎。美元加息節奏拐點確立,國內貨幣政策集中發力,將提供A股估值修復的支撐。
總體而言,當前市場特征表明A股中期全面修復的趨勢高度明確,只是短期修復節奏有所放緩。
配置方面,當前A股正處于政策驅動的上半場,建議投資者提高倉位,均衡配置地產產業鏈、全球流動性拐點等主線。
國泰君安證券:調整反而是布局機會
當前,A股市場現實的約束在于預期底、政策底已經早于基本面底出現。展望后市,本輪的經濟修復過程將是曲折的,甚至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還有較大下修壓力。
不過,股票市場不再是泥沙俱下,圍繞內需“找機會”的行情有望不斷出現,而在預期的改善和基本面的羸弱之下,一蹴而就的拉升式行情很難看到,更多的是在震蕩與反復中向上演進。因此,調整反而是布局機會,股票可逢跌加倉。
關注兩條主線:一是聚焦復蘇預期下傳統經濟的修復空間,尤其是地產供給端的風險收斂,關注龍頭房企、銀行、保險等。二是搶抓轉型升級與安全主線下的內需擴張的趨勢,可關注醫藥、軍工、計算機、通信、鋼鐵、有色、化工等。
安信證券:短期市場環境有利于大盤價值的估值修復
當前市場處于蓄勢階段,市場環境相對安全。新起點下政策組合拳不斷加大力度和實質性,政策預期對權益市場的支撐作用是持續的。12月將至,后續政治局會議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重要政策觀察窗口,短期市場環境有利于大盤價值的估值修復。
展望后市,短期可超配的行業包括地產、醫藥、銀行、銅金、汽車零部件等。及以計算機為代表的數字經濟,以儲能為代表的綠電產業鏈等。
中金證券:預計房地產行業2023年基本面指標將整體表現穩健
中金公司研報指出,近期房地產行業供需兩端政策和宏觀政策的高頻、協調發力,是針對當前房地產市場下行壓力的對癥下藥,短期內有助于提振信心和改善預期,中長期維度上也可合力帶動銷售、投資等基本面指標逐步企穩。尤其是考慮到本輪下行周期向房企、居民、政府和金融機構均揭示了此前房地產發展模式中的潛在問題,四方對于行業未來發展將有更理性的預期,有助于行業理性回升。我們預計房地產行業2023年基本面指標將整體表現穩健,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金額或同比增長2%和5%,投資修復大概率將慢于銷售,全年同比有望持平或僅微降。
華西證券:A股仍處于修復性行情中
整體來看,目前A股仍處于修復性行情中,但經濟基本面的扭轉難以一蹴而就,在債市波動等影響下,市場情緒受到擾動,價值和成長行情出現“蹺蹺板效應”。
展望后市,預計市場不太會出現類似于2014年年底“低估值藍籌”行情“一邊倒”的現象。當前市場微觀資金面并未出現顯著寬松,外資、公募基金等增量資金入市有限,私募倉位也回落至近三年低位。因此,在存量博弈的背景下,A股將呈現板塊和風格快速輪動的特征。
配置方面,價值板塊短期大幅反彈后,建議投資者仍以均衡配置為主,并關注三條投資主線:一是受益于政策邊際調整的房地產等;二是景氣度高的新能源等;三是信創、自主可控、中藥等。
眼下,2022年已經進入尾聲,2023年已經在恭候,要讓房地產市場實現“穩中求進、改中求活、轉中求好”,除了目前融資政策、限購限貸政策作出實事求是的優化之外,最要緊的還有相關政府部門要做好“制度供給”,讓土地、資本、財稅和住房制度四輪并駕齊驅,更好地發生化學反應,在促進房地產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同時減少其負反應,房地產市場發展的最終目標必須是既能解決人民的美好安居需求,又能促進區域和整體經濟的平穩健康發展,企業也能從中穩健發展壯大,去追求質量與效益的創新求進。
放眼中國房地產市場,過去它是“國之大者”,未來仍然是。14億人口和中國夢始終是最偉大的存在,超越任何事物,這就是房地產行業發展的基座,也是底氣。
慧樂居歡迎您關注中國家居產業,與我們一起共同討論產業話題。
投稿報料及媒體合作
E-mail: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