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廣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粵ICP備1813696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201000
慧正資訊:開封市通許縣中醫院二期工程地下室底板防水等級為一級,除采用防水混凝土結構自防水外,還采用了TPO高分子自粘膠膜防水卷材進行預鋪反粘法施工。本文結合工程實際,重點介紹了防水施工工藝及樁頭、后澆帶、甩接槎等細部節點防水做法。
一、通許縣中醫院二期項目工程概況
通許縣中醫院二期工程位于通許縣中醫院綜合醫院院內,由上海希艾自希建筑設計院設計。工程地上建筑19層,地下建筑1層,建筑面積7.6萬㎡,設計地下停車位370個,建設周期2年至2.5年。項目建成后,醫院總建筑面積可達13.8萬㎡。
二、通許縣中醫院二期項目防水設計與材料選擇
1: 防水設計
通許縣中醫院二期工程地下防水設防等級要求為一級,不允許滲水,結構表面無濕漬,采用防水混凝土結構自防水與柔性防水層相結合的做法。經論證,鑒于該項目為開封市重點民生工程,為保證地下結構的防水質量,減少后期滲漏維修風險,本項目地下室底板防水設計采用1.2mm厚TPO高分子自粘膠膜防水卷材,具體防水構造見圖1。
圖1 地下室底板防水構造
2:防水材料選擇
1)TPO高分子自粘膠膜防水卷材
TPO高分子自粘膠膜防水卷材是以TPO高分子片材為主體材料,以高分子自粘膠膜為粘結層和以經特殊處理的無機礦物顆粒為防粘保護層而制成的預鋪防水卷材,其構造見圖2。
相較于常規的HDPE高分子自粘膠膜防水卷材,TPO高分子自粘膠膜防水卷材更加柔軟,便于細部節點的鋪貼。同時TPO片材尺寸穩定性優異,暴露在外不會出現大的變形起皺,能更好地保證整個底板防水層的完整性,實現防水層與后澆底板混凝土的緊密結合,形成“皮膚式”防水效果,有效提高整個地下防水系統的可靠性。
圖2 TPO高分子自粘膠膜防水卷材構造
2)配套輔材
三、通許縣中醫院二期項目施工工藝
施工工藝流程:基層處理→彈線定位→大面積鋪設TPO高分子自粘膠膜防水卷材→卷材搭接處理→自檢修補→組織驗收。
1:基層處理
將基層表面的雜物、砂子等清理干凈,若存在局部明顯的凸起物或砂漿疙瘩需處理平整,保證防水層的基面堅實、平整、清潔。基面陰陽角轉角處應采用水泥砂漿抹成圓弧或45°坡角。基面可以潮濕,但不得有明水,施工面若存在明水,應在防水施工前清除。
2:彈線定位
在基層上放出卷材鋪貼的控制線,以準確控制卷材鋪貼位置及長短邊搭接寬度(寬度為80mm),避免卷材在后續鋪設過程中出現錯位、歪斜等現象。
3:卷材鋪貼
1)平面部位鋪貼
將卷材砂面朝上,高分子片材面朝下,對準彈好的控制線空鋪于基層上。第1幅卷材鋪貼好后再進行第2幅卷材鋪貼;鋪設相鄰卷材時,應仔細校正卷材位置,以免出現偏差難以糾正,影響搭接。
2)立面部位鋪貼
在深基坑承臺及磚胎模等立面部位施工時,為防止卷材滑動及大面空鼓,可采取如下措施進行局部固定:
措施一:可采用機械固定方式把卷材固定于立面上,釘固位置應在距離卷材長邊預留自粘邊外邊緣10-20mm內,固定間距400~600mm,并保證固定位置被相鄰卷材的搭接邊完全覆蓋,嚴禁明釘鋪設,見圖3。
圖3 立面固定措施一
措施二:將TPO高分子自粘膠膜防水卷材(無顆粒防粘層)裁剪成邊長為10cm×10cm左右的粘結片,通過射釘或水泥鋼釘將其固定于立面上,鋪貼卷材時將粘結片上的隔離膜揭除,使大面防水卷材背面與粘結片膠層粘結并碾壓使之粘結牢固。該做法適用于基面較潮濕的情況,見圖4。
圖4 立面固定措施二
措施三:將高分子雙面搭接膠帶裁剪成8cm×10cm左右的粘結塊,揭除一面隔離膜,直接將膠帶粘貼在立面上并滾壓密實,鋪貼卷材時揭除膠帶另一面隔離膜后,再直接將大面防水層鋪貼在膠帶上,并碾壓使之粘貼牢固。該做法適用于基層干燥的情況,見圖5。
圖5 立面固定措施三
4:卷材搭接處理
1)長邊搭接
卷材長邊采用本體預留的自粘邊進行搭接,搭接前保證搭接處干凈、干燥、無灰塵,然后揭除卷材搭接處的隔離膜,邊揭除邊用壓輥壓實卷材搭接邊,擠出搭接邊氣泡,緊密壓實粘牢,見圖6。
圖6 長邊搭接
2)短邊搭接
卷材短邊采用專用高分子雙面搭接膠帶進行搭接,搭接時先在下層卷材搭接部位的砂面上粘貼雙面搭接膠帶并用壓輥滾壓密實,然后將上層卷材背面搭接區域清理干凈,最后揭除雙面搭接膠帶上表面隔離膜,沿著搭接縫將上層卷材鋪上并用壓輥滾壓密實,見圖7。
圖7 短邊搭接
5:自檢修補
綁扎鋼筋、支立模板和澆筑底板混凝土前,應仔細檢查已完成的卷材防水層是否存在破損部位,若發現破損應當及時告知防水施工單位進行修補,以免留下滲漏隱患。修補破損點時,用記號筆標注待修補部位,然后視破損情況將砂面蓋口條裁剪成圓形或修圓的長方形、正方形等形狀,揭除隔離膜后覆蓋于補強修補部位并用壓輥壓實,見圖8。
圖8 破損修補
6:后續施工
防水層施工完成經驗收合格后,即可綁扎鋼筋,澆筑底板混凝土,在澆筑混凝土前,應確保已驗收的防水層表面干凈、無雜物,使卷材與后澆底板混凝土達到滿粘狀態,形成“皮膚式”防水效果,消除竄水隱患。
四、通許縣中醫院二期項目細部節點防水處理
1:樁頭
1)清理剔鑿合格后的樁頭和樁身(墊層上部分),用鋼釬鏟除松動的混凝土塊及浮土,將樁頭頂面、側面以及樁頭四周250mm范圍內的混凝土墊層用鋼絲刷刷成粗糙毛面并清理干凈,最后用清水和墩布沖洗干凈。
2)用專用的半硬尼龍刷將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涂料均勻地涂刷在樁頭頂面和側面裸露處,并延伸到樁身四周250mm范圍內的混凝土墊層上。涂料涂刷遍數不少2道,厚度不應少于1.0mm,用量不少于1.5kg/㎡。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涂料終凝后3-4小時或根據現場濕度而定,采用噴霧式灑水養護,每天噴水養護3-5次,連續1-2天,室外施工時要注意避免雨水沖壞涂層。
3)待已經涂刷完的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涂料經檢查驗收合格后,進行樁頭周圍TPO高分子自粘膠膜防水卷材鋪貼,將卷材按樁頭大小鋪貼至樁頭側壁根部。
4)用專用密封膠將TPO高分子自粘膠膜防水卷材與樁頭側壁接縫處嵌填密封。樁頭受力鋼筋根部采用纏繞遇水膨脹止水膠進行防水處理,遇水膨脹止水膠的寬度宜為10mm。樁頭防水做法見圖9。
圖9 樁頭防水做法
2:底板后澆帶
1)后澆帶處TPO高分子自粘膠膜防水卷材應連續通鋪,不留有接縫。
2)先澆混凝土與后澆混凝土接縫中間部位設置3mm×300mm止水鋼板以增強止水作用。
3)后澆帶混凝土應采用強度等級較原底板混凝土高一級的微膨脹混凝土一次澆筑完成,不得留設施工縫;混凝土澆筑后應及時養護,養護時間不得少于28d。底板后澆帶防水做法見圖10。
圖10 底板后澆帶防水做法
3:卷材甩槎與接槎
1)甩槎
① 從底面折向立面的TPO高分子自粘膠膜防水卷材與永久性保護墻(磚胎模)的接觸部位,應采用空鋪法施工。
② 底板防水卷材上返至永久性保護墻的頂面,并采用干磚或木模板對甩槎部位進行臨時固定與保護,方便后期與側墻防水層形成搭接。卷材防水層甩槎構造見圖11。
圖11 卷材防水層甩槎構造
2)接槎
① 鋪貼立面卷材時,將甩槎部位卷材上面的干磚或木模板拆除,并將其表面清理干凈,如卷材有局部損傷,應及時進行修補。
② 用水泥砂漿將底板TPO高分子自粘膠膜防水卷材與側墻進行粘結,并在卷材收頭部位采用鋼釘固定,鋼釘間距400~600mm。
③ 將側墻防水層從上往下鋪貼與底板防水卷材形成搭接,接槎搭接寬度為150mm,上層卷材應蓋過下層卷材。卷材防水層接槎構造見圖12。
圖12 卷材防水層接槎構造
結語:
開封市通許縣中醫院二期工程地下室底板防水采用1.2mm厚TPO高分子自粘膠膜防水卷材,通過預鋪反粘施工達到單層鋪設滿足一級防水要求,同時可免去找平層與細石混凝土保護層,節省工期與造價,后續直接在防水層上澆筑底板混凝土,實現防水層與結構層的滿粘,避免出現竄水隱患,使地下防水工程的可靠度大大得到提升。
慧樂居歡迎您關注中國家居產業,與我們一起共同討論產業話題。
投稿報料及媒體合作
E-mail: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