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廣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粵ICP備1813696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201000
慧正資訊:隨著年報時間窗口期的正式開啟,國外多家化工巨頭年報業績紛至沓來。近日,贏創、巴斯夫、陶氏、杜邦、科思創、漢高、阿科瑪、LG化學等全球化工巨頭接連公布2021年全年財務報告。
巴斯夫
巴斯夫(BASF)發布2021年度財務業績,銷售額為786億歐元(增長33%),不計特殊項目的息稅、折舊及攤銷前收益為113億歐元,較上年上升39億歐元;息稅、折舊及攤銷前收益為114億歐元,較上年上升49億歐元。
不計特殊項目的息稅前收益為78億歐元,達到2020年的兩倍多;相比2019年疫情前水平則提升了67%。巴斯夫積極的利潤表現主要由化學品業務領域及材料業務領域推動。表面處理技術業務領域及工業解決方案業務領域也對強勢復蘇作出貢獻。
巴斯夫已設立目標,到2030年將二氧化碳排放量較2018年減少25%。2021年,巴斯夫全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為2,020萬噸,相比2020年的2,080萬噸有所降低。
利安德巴塞爾
利安德巴塞爾2021年銷售額達到56.10億美元,同比增長295.07%;營業收入為461.73億美元,同比上漲66.37%。
在強勁需求、緊俏市場和公司近期投資增長的支持下,利安德巴賽爾在2021年實現了創紀錄的盈利。除了財務業績外,利安德巴賽爾還專注于具有實質意義的宏偉目標,即幫助全球充分利用循環經濟帶來的機會以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
利安德巴塞爾已設立目標,到 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減少30%,到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范圍1和2)。
贏創
2021年,贏創銷售額、調整后息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EBITDA)和自由現金流全部實現超過20%的增長。所有化學品業務均受益于持續強勁的需求,集團銷售額增長23%,達150億歐元。簡而言之,贏創四個部門在2021年銷售額都實現了顯著增長。
阿科瑪
阿科瑪集團2021年銷售額為95億歐元,較2020年增長了25.9%。銷售量增長7.3%,極大程度上來自于市場對具有高技術含量的可持續解決方案的強勁需求驅動影響,特別是在電池、3D打印、消費品和更環保的涂料等領域。全年銷售價格增長18.6%,反映了集團在抵消原材料及能源價格暴漲方面的積極行動、產品結構的改善以及上游丙烯酸的緊缺。
在運營受影響、原材料和能源成本居高不下的背景下,息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EBITDA)達17.27億歐元,創歷史新高,較2020年增長46.1%。
科思創
科思創(Covestro)公布2021年度業績。核心業務銷量同比增長10%,主要得益于收購自帝斯曼的樹脂和功能材料業務(RFM)帶來的額外銷量。尤其是在旺盛需求的支持下,銷售價格的上漲推動集團銷售額增長48.5%至159億歐元(上年同期:107億歐元),創歷史新高。
2021財年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達到31億歐元(上年同期:15億歐元),同比增長逾一倍,主要源于利潤率大幅提高。凈利潤同比增長了兩倍多至16億歐元(上年同期:4.59億歐元),而自由經營現金流(FOCF)為14億歐元,同樣較上一年的 5.3億歐元有顯著增長。
索爾維
與2020年相比,2021全年凈銷售額內生式增長17%,達101億歐元。其中12%的增長由銷售驅動,而提價因素則做出5%的貢獻。提價措施對全年產生的影響中,超過一般在第四季度顯現。
漢高
漢高集團2021年銷售額達到201億歐元,增長7.8%;營業利潤增至27億歐元,增長4.2%;息稅前利潤率上年水平:13.4%。
粘合劑技術業務部門實現了13.4%的兩位數銷售額增長,這主要是由于工業需求與去年同期相比顯著復蘇,后者受到COVID-19大流行的嚴重影響。美容護理業務部門的銷售額增長了 1.4%。雖然美發沙龍業務的復蘇產生了積極影響,但美容護理的消費業務尤其受到身體護理品類需求正常化的影響,并呈現下滑趨勢。洗衣和家庭護理業務部門實現了3.9%的強勁銷售額增長。
在2021財年,漢高為汽車行業開發并推出了可持續粘合劑支持散熱的解決方案。此外,創新的粘合劑有助于開發可持續的包裝解決方案。
與2010年相比,漢高在2021財年將其生產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了50%,并將綠色電力的份額提高到三分之一以上。可回收或可重復使用的包裝比例已提高到86%。目標是到2025 年實現100%。
帝斯曼
帝斯曼集團發布2021財年業績報告。報告顯示,帝斯曼全年業績表現強勁,集團銷售額增長14%,調整后的息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增長18%。調整后凈利潤增長21%,達8.58億歐元。其中,營養領域銷售額增長10%,有機銷售額增長8%;材料領域銷售額增長27%,有機銷售額增長28%。集團整體非財務目標完成情況良好,ESG目標進一步升級。其中,2021年第四季度的業績表現尤為突出。根據中期戰略目標,帝斯曼對2022年持積極樂觀態度。
2021年全年,帝斯曼進一步管理其環境足跡,取得了相當大的進展,并于8月宣布加速實現其溫室氣體(GHG)范圍1和2的減排目標:公司計劃在2030年底前,實現運營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減至2016年排放量的50%(2021年已達到23%);每噸產品間接價值鏈排放量減少28%(2021年已達到8%)、可再生能源購電量達到總購電量75%(2021年已實現72%)、能源效率每年提高1%(2021年提高6%)。
美國
陶氏
2021年,陶氏全年銷售額550億美元,經營性息稅前利潤95億美元,所有運營板塊利潤率均有上升,經營性現金流達到71億美元,年度資本回報率超過22%。其中,第四季度公司凈銷售額為144億美元,同比增長34%;經營性息稅前利潤(EBIT)為23億美元,同比增長12億美元。
陶氏在增加收益的同時,實現資產脫碳計劃,使公司能夠繼續實現30多億美元的基礎收益增長,同時提升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優勢地位。2022年,陶氏還將進一步推進關鍵的可持續發展項目,同時滿足客戶對低碳和循環經濟解決方案日益增長的需求。
杜邦
杜邦公布了2021年第四季度和全年業績。杜邦2021年實現凈銷售額約16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6%,經營性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42億美元,同比增長21%,全年調整后每股收益4.30美元。
第四季度凈銷售額總計43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4%。經營性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為9.73 億美元,同比增長5%。
據悉,全年全球客戶在電子和水等長期增長領域的強勁需求,以及汽車、建筑和工業等領域在 COVID-19 大流行下得到復蘇,這是銷售額得到增長的關鍵因素之一。當地價格上漲主要反映了為抵消較高的原材料成本而采取的行動。
公司電子與工業業務板塊全年實現凈銷售額56億美元,報告業績增長率為19%,主要驅動因素為銷量增長。通過2021年7月1日收購萊爾德高性能材料公司,使該季度凈銷售額增長了10%。
伊士曼
與2020年綜合財務業績對比,伊士曼2021年所有業務實現增長,推動銷售收入增長24%;強勁的收入增長得益于銷售價格上漲15%,銷量/產品組合上漲8%。2021年第四季度,公司特種材料業務銷量/產品組合提升8%,主要得益于創新和市場開發舉措以及終端市場對特種塑料的強勁需求增長。另外,銷售價格上漲7%,主要是原材料、能源與分銷價格上漲帶動特種塑料價格實現兩位數增長。
伊士曼在2021年創下了全年銷售收入和調整后每股盈利紀錄,證明了公司創新型增長模式的優勢。預計2022年,伊士曼收入將進一步增長,調整后每股盈利將在9.50美元與10美元之間,運營現金流預計將超過16億美元。
塞拉尼斯
塞拉尼斯2021年凈銷售額為85億美元,同比增長51%,這得益于價格和銷量同比增加39%和10%。
亞洲
LG化學
LG化學2021年業績創歷史新高,公司實現銷售額42.6547萬億韓元(約355億美元) ,同比增長41.9%;營業利潤5.255萬億韓元(約44億美元),同比增長178.4%。其中,第四季度銷售額10.9487萬億韓元(約91億美元),同比增長23.0% ;營業利潤7484億韓元(約6億美元) ,同比增長521.2%。
LG化學2022年目標銷售額(不包括LG新能源)為27萬億韓元(約224億美元),同比增長4%。LG化學將加速投資以環保材料、電池材料、全球創新新藥為核心其三大新增長引擎。通過強化石化高附加值產品、擴大正極材料及隔膜業務、推動生物仿制藥在日本的業務以及醫美產品在中國的銷售業務,以實現公司業績的可持續增長。
LG化學首席執行官申學哲表示,其電池材料業務未來將產生兩位數的營業利潤率。
從各大化工巨頭財報可見,2021年全年業績集體大增。通過觀察可看到,受益于環保要求提升以及疫情導致的落后產能進一步出清、產能擴張受到限制,疊加下游需求增長,從而帶動銷售價格上漲,在產品漲價的助力下而實現年度業績大幅增長。與此同時,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的可持續經濟戰略已成為全球石化市場的重點的方向。2021年以來,多家化工公司進入新能源領域。新能源領域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車、風電、光伏等。如今,在化工行業的創新與市場開發推動下,接下來終端市場的需求將保持強勁。據業內人士表示2022年新能源、新材料等細分領域可重點關注。
慧樂居歡迎您關注中國家居產業,與我們一起共同討論產業話題。
投稿報料及媒體合作
E-mail: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