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廣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粵ICP備1813696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201000
慧正資訊:12月9日,全球領先的特殊化學品企業亨斯邁集團攜手北京中冷聯冷鏈物流研究院、上海長三角智慧冷鏈創新中心、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光明地產集團旗下上海海博物流(集團)有限公司、冰山冷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機構及企業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創《低碳冷庫評價標準》。多方將聯合多學科專家成立合作工作組,致力于以低碳冷庫這一創新概念為起點,以多元合作方的協力共建為手段,共同推動《低碳冷庫評價標準》的出臺及推廣,賦能冷庫產業跨越式發展與低碳轉型,打造高效節能冷鏈基礎設施,助力中國碳達峰與碳中和目標的實現。
《低碳冷庫評價標準》合作備忘錄簽署
亨斯邁聚氨酯亞太區總裁潘律民表示:“在消費升級與國家政策的助推下,冷鏈行業增長迅速且綠色發展態勢明顯。冷庫行業是冷鏈產業綠色低碳轉型的先頭陣地,也是成敗關鍵所在。具體而言,冷庫低碳化是冷庫行業走向低碳可持續的主要路徑之一。有鑒于此,亨斯邁作為冷庫新基建的參與者,不僅一如既往地以聚氨酯四大可持續創新綠色解決方案賦能冷庫行業節能減排與提質增效,又廣泛聯動產業鏈與價值鏈上下游合作方,協力推動低碳冷庫從構思走向應用,從行業動議成為產業現實,為冷庫產業的綠色低碳轉型升級獻力,更為雙碳目標的最終實現獻禮。”
源頭向綠,低碳共生——冷鏈“根據地”的綠色革命
作為冷鏈產業的“根據地”,受益于打造一體化冷鏈物流基地的國家政策,冷庫行業發展迅猛。2020年,全國冷庫總量達到7080萬噸,折合1.77億立方米,新增庫容1027.5萬噸,同比增長16.98%。與之同時,中國冷庫行業的地域發展不均衡、技術和硬件設施相對落后、運營成本普遍過高等結構性矛盾愈發凸顯,其中因其24小時不間斷運行和制冷要求而產生的高能耗與高排放嚴重阻礙了冷庫乃至冷鏈產業的低碳轉型,使得冷庫行業的低碳化轉型成為迫在眉睫的關鍵問題。
針對這一問題,作為冷庫新基建的參與者,亨斯邁以高性能聚氨酯這一優異的保溫材料為依托,在智慧冷庫的概念基礎上,創新性地提出了“低碳冷庫”這一概念,將以碳減排為中心的能效管理納入整體運營監控中,并通過綠色科技賦能能效優化,進而實現節能以減碳的最終目標。該概念強調在“冷鏈熱”與“冷庫熱”的大潮中,堅持低碳、高效、環保的發展方向,以綠色低碳科技為基,提質增效與低碳轉型并舉,打造高效、安全、節能和低碳的新型冷庫,推動冷庫借綠色低碳東風實現跨越式發展。
概念突破,科技為基。這一概念背后是亨斯邁聚氨酯建筑保溫解決方案出色的保溫節能效能和減排降碳效應,其中以聚氨酯噴涂和聚氨酯保溫板材最具代表性。亨斯邁與本土合作伙伴聯合推出基于泰絡優™聚酯多元醇的冷庫保溫解決方案,充分發揮高性能聚氨酯的特性,提高熱阻效率,改善建筑運營能耗,可以幫助硬件設施落后的冷庫節省30%以上的能源消耗,不僅大幅降低電費等運營成本,更實現了節能減碳的“綠色聯動”,促動冷庫低碳化,推動冷鏈企業減少直接碳排放(范圍一)1,助力企業綠色轉型與降本增效的雙豐收。此外,泰絡優™聚酯多元醇其成分中高達60%來自回收PET塑料,是名副其實以綠色工藝制造的綠色原料,顯著降低了冷鏈企業的間接碳排放(范圍二與范圍三)2,為冷庫的全價值鏈低碳化和冷鏈企業的全范圍碳減排打下堅實基礎。
多元共創,產業共興——低碳冷庫事業的共創之法
從概念到落地,從落地到推廣,這一過程有賴于產業價值鏈上下游合作方的共同推動,更有賴于冷庫低碳化這一社會事業相關方的攜手并進。冷鏈產業歷來是多學科融合、科技革命創新的先導行業,大力推進滿足市場需求的《低碳冷庫評價標準》研制工作,發揮其在技術引領、產業融合等方面作用,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亨斯邁以價值凝聚和多元共創為要旨,積極與多個專業機構及企業方展開合作,共同推動低碳冷庫從夢想照進現實。
這一多邊合作以合作方多元性、議題聚焦性與行業目標性為特征,兼具廣度、深度與力度。從原材料供應方到冷庫建造方、冷庫行業標準制訂方、冷庫行業動議推廣方和碳核算解決方案合作方,這一合作匯集了包括國家權威科研機構、產業協會、行業領軍企業及全球知名化工公司在內的多家企業與機構的多學科專家(冷鏈/建筑/能源/高性能材料/碳足跡評價等),共同培育這一綠色事業,助力冷庫產業低碳轉型邁向生態化。同時,合作以低碳冷庫這一具體且潛力巨大的對象為切入點,聚焦于產業低碳轉型的難點和痛點,以點帶面地推動冷鏈產業整體煥新,促進產業低碳轉型走向具體化和縱深化。此外,合作以制定相應行業標準為方式,著眼于行業的協同發展和整體轉型,關注低碳冷庫的概念傳播和應用推廣,讓產業低碳轉型從產業中來,到產業中去。
慧樂居歡迎您關注中國家居產業,與我們一起共同討論產業話題。
投稿報料及媒體合作
E-mail: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