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廣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粵ICP備1813696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201000
慧正資訊:目前國內聚酯產業鏈處于擴張和整合階段,尤其是行業內規模較大的聚酯企業,如桐昆、榮盛、恒力、恒逸、盛虹、三房巷和新鳳鳴等,仍在不斷新增或收購聚酯產能,同時將自身的產業鏈向上下游不斷延伸。
25日,新鳳鳴發布公告稱,全資子公司湖州市中磊化纖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年產60萬噸功能柔性定制化短纖項目已達到投產條件。該項目分兩期建設,一期年產30萬噸短纖項目于2021年11月15日進入試運行,經過前期的穩定試運行,目前該項目正式步入投產。
逐漸穩固滌綸長絲和PTA市場后
新鳳鳴尋求新增長點并擴展產品矩陣
近年來,向上游PTA石化產業發展并打造PTA-聚酯一體化產業鏈已成為新鳳鳴的主要發展趨勢。在逐漸穩固滌綸長絲和PTA市場后,也在積極尋求新增長點并擴展產品矩陣。2020年6月,公司在“一洲兩湖”布局規劃下投建200萬噸/年產能的功能柔性定制化短纖、100萬噸/年產能的功能性差別化纖維及30萬噸/年產能的聚酯薄膜新材料項目,累計將建設7套聚酯短纖裝置,3套聚酯裝置及1套聚酯薄膜裝置。
據了解,滌綸短纖是由聚酯再紡成絲束并切斷后得到的纖維,所需設備與滌綸長絲設備大體相同且均采用熔體直紡技術,因此得益于公司滌綸長絲的現存設備及技術,新鳳鳴在滌綸短纖領域具有較大發展潛力。2020年國內滌綸短纖的紡紗需求因疫情受到壓制,但隨著疫情緩解有望得到恢復,而疫情本身導致的衛生產品需求增加也從另一方面促進了滌綸短纖需求的穩定增長。2021年我國預計新增滌綸短纖產能159萬噸,產能增幅達18.9%,且裝置負荷率均值較高,具有成本優勢的新鳳鳴擁有提升市占率的良好契機。
恒逸、恒力等多家滌綸長絲龍頭搶短纖市場紅利
跟隨著滌綸長絲行業一片火熱的擴張步伐,當前,滌綸短纖行業也步入新的規模擴張期,迎來新競爭格局。
滌綸短纖是我國化學纖維中的第二大品種,我國目前是全球最大的滌綸短纖生產國和消費國。盡管前幾年滌綸短纖行業的產能增長相對緩慢,但是近兩年,行業也開始進入產能快速擴張期。而且,本輪產能擴張體現出一個明顯特點,多家滌綸長絲龍頭企業都開始不約而同地涉足滌綸短纖。
在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今年5月發布的2020年國內滌綸短纖產量排名中,浙江恒逸集團有限公司排名第一。近幾年,恒逸石化旗下滌綸短纖產能快速增加,截至2020年末,其滌綸短纖總產能為88萬噸,涉及宿遷逸達新材料有限公司、福建逸錦化纖有限公司(其中已形成滌綸短纖年產能26.6萬噸)等。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末,我國滌綸短纖的總產能約為792萬噸。中纖網數據顯示,今年1~6月,我國滌綸短纖的總產量約為363萬噸,同比增加15.24%;月度裝置負荷平均值為86.7%,較2020年同期的78.34%增加8.36個百分點。截至今年6月底,我國滌綸短纖產能約為844萬噸。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滌綸短纖行業的擴張明顯加快。根據相關機構的預測,2021年,國內計劃投產的熔體直紡滌綸短纖產能約為175萬噸,產能增速預計為22%。
據了解,除了新鳳鳴短纖項目的投資,恒力等企業也有增加滌綸短纖產能的計劃。同時,原本的滌綸短纖龍頭企業也加快擴張。比如,今年四季度,華西股份預計會有新增產能投產。
國投安信期貨分析師龐春艷指出:“有擴產計劃的滌綸短纖產能,預計多集中在今年年底前后投產。從目前的情況看,多家滌綸長絲龍頭企業正在進入短纖行業。整體來看,滌綸短纖行業也將向著規模化、一體化方向發展,裝置的產能集中度將不斷提高。
對于滌綸短纖行業接下來的發展趨勢,一名業內人士分析指出,2022年~2023年,我國滌綸短纖行業將進入高速擴產期。大型化纖企業具備規模化、一體化等綜合性優勢,新上的一體化大型裝置的投產,將會使行業競爭進一步加劇。可以預見,小型企業接下來的生存空間將會受到擠壓,部分落后產能將面臨淘汰,滌綸短纖行業將面臨洗牌。
慧樂居歡迎您關注中國家居產業,與我們一起共同討論產業話題。
投稿報料及媒體合作
E-mail: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