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廣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粵ICP備1813696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201000
慧正資訊:生產一噸塑料大約產生5.5-6噸二氧化碳,如果將這些塑料換成再生塑料,將可以減少至少一般的二氧化碳。在后疫情時代,塑料的使用量直線飆升,193個國家就產生了800萬噸與疫情有關的塑料垃圾。
在美國《國家科學學院學刊》上,首次對疫情產生的塑料進行了規模化研究。
塑料再生的經濟賬
中國物資再生協會再生塑料分會秘書長王永剛表示,理論上所有的塑料都是可回收的,但要看回收的回報有多大,獲得的經濟效益有多大。如果成本高于收益,那么就沒有了市場。
隨著全球消費市場和品牌商對于再生料的重視加強 ,以及中國“雙碳”目標的推動,再生塑料的市場需求近年來快速增長。
今年7月,美國化學協會(ACC)提議國會通過一項再生塑料的全國性標準,要求通過“國家再生塑料標準”,到2030年所有的塑料包裝至少要使用30%的再生料。在這樣的趨勢下,越來越多的國際品牌商開始在采購中表現出對再生料的青睞。
“雙碳”吹起新風口
今年火熱的“雙碳”概念,為再生行業吹起了新的風口。
浙江英瑞特再生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總監胡鵬巖說:自2019年底我國明確提出了“雙碳”目標,他們能明顯感受到整個市場對于再生料的認可度在加大,也正在擴大生產規模,預計未來的3年內將實現產能近3倍的增長。
中國“雙碳”目標的推進和全球供應鏈的低碳化趨勢,讓他們明確了向高值化轉型的方向,同時也在期待碳交易的滲透帶給他們實實在在的利益。
9月1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印發“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動方案,強化廢棄塑料再生利用,明確鼓勵廢塑料同級化、高附加值利用。
蔣南青也提出,越來越多的品牌提出了自己的“零碳”目標,而品牌方的碳排放80%都是間接排放,因此必須推動前端供應鏈和后端消費的碳減排,從而推動更多再生企業進入到自己的供應鏈中。
“在廢塑料的回收再生行業,再生技術并沒有障礙,要下功夫的是前端的包裝設計和后端的回收。”蔣南青說,其中,在產品包裝上要做成標準化的產品,改進復合材料和顏色的使用、減少過度包裝,以實現更高效的再生。
目前,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正在做不同品種的再生塑料的減碳量化標準,以推動再生行業的升級。
慧樂居歡迎您關注中國家居產業,與我們一起共同討論產業話題。
投稿報料及媒體合作
E-mail: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