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廣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粵ICP備1813696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201000
慧正資訊:由于利潤過低,亞洲最大的苯乙烯(SM)生產商——韓華道達爾臨時決定降低位于韓國忠清南道瑞山市大山石化園區(Daesan)的苯乙烯單體裝置負荷程度。該公司稱此次降負荷約在2成左右,如果苯乙烯的利潤不能有所提高的話,公司將長期保持甚至以更低負荷狀態運行苯乙烯裝置。
2019年的5月份,因韓華道達爾事故長時間停車,曾有力的助推了中國國內苯乙烯迎來一波反彈行情,那么此次事件能否發揮同樣提振呢?
首先,我們簡單了解下韓國苯乙烯的產能分布情況,據金聯創統計數據顯示,韓國當地苯乙烯總產能在302.5萬噸,其中,包括SKGC、YNCC、LG化學、HTC及樂天化學五家生產企業,8條生產線。
數據來源:金聯創
據統計,韓華道達爾擁有160萬噸苯乙烯裝置,其中位于大山苯乙烯產能在105萬噸/年。此外該公司大山基地還包括另外17個工廠單位組成的能源石油綜合制造廠,主要生產乙烯、丙烯等基礎餾分,苯乙烯單體(SM)、二甲苯(PX)等基礎石化產品,聚乙烯(PE)、聚丙烯(PP)等廣泛用于日常生活的化工產品以及汽油、柴油、航空油、燃料油、LPG等能源產品。
單就裝置體量來看,韓華道達爾苯乙烯對于韓國當地供需影響程度不可忽視。消息一出,韓國苯乙烯買家均計劃轉向韓國其他四家苯乙烯生產商購買苯乙烯,已彌補供應韓華道達爾下降的短缺。其他四家苯乙烯生產商分別為LG化學、樂天化學、SK化學和YNCC。
而對于國內市場而言,在2018年之前,韓國對中國的進口曾高達1/3甚至以上的比重,但2018年反傾銷以來,韓國對中國的進口量大幅萎縮。卓創數據顯示,2021年苯乙烯進出口表現非凡,進口量同比減量近一半,出口量同比創年度新高。進出口量的寬幅變化,與國內外供需環境有著直接的聯系。
數據來源:卓創資訊
因進口占比有限,而且目前對于韓華道達爾停車周期評估尚未有定論,預計市場對于此次故障反應也較為理性,當然也與我國苯乙烯的供需格局轉變、以及當前的大環境關系密切。
近年來的韓國苯乙烯生產利潤率一直在下降,主要是因為中國市場供應一直增加。隨著中國萬華化學65萬噸/年苯乙烯裝置的投產和中石化巴陵12萬噸/年苯乙烯裝置的重新啟動,亞洲地區苯乙烯的利潤越來越低。
據統計,11月苯乙烯的利潤約為207美元/噸(約1321元/噸),比6月初的320美元/噸(約2043元/噸)降低約35%。
此前盛禧奧表示,該公司已開始探索剝離其苯乙烯業務,并計劃在2022年第一季度開始進行出售。出售的業務將包括該公司的原料和聚苯乙烯部分,以及其在美洲苯乙烯合資企業50%的股份。雪佛龍菲利普斯化工擁有該合資企業的剩余股權。盛禧奧已將這三項內容確定為資產剝離的候選目標。
慧樂居歡迎您關注中國家居產業,與我們一起共同討論產業話題。
投稿報料及媒體合作
E-mail: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