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廣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粵ICP備1813696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201000
慧正資訊:2021年9月14日,霍尼韋爾宣布,將攜手美國聯合航空公司(以下簡稱美聯航)向清潔技術初創企業Alder Fuels公司(以下簡稱Alder)進行數百萬美元的聯合投資。Alder正通過全新技術將森林和農作物廢料等豐富的生物質原料轉化成可持續且低碳的原油直接替代品,從而實現大規模生產可持續航空燃料(SAF:sustainable aviation fuel)。在整個燃料生命周期中,Alder的技術結合霍尼韋爾Ecofining™工藝可生產出性能媲美當前航空燃料標準的負碳燃料,實現完全替代石油航空燃料的目標。
根據該協議,美聯航承諾從Alder公司采購約57億升(15億美制加侖)按照美聯航要求生產的可持續航空燃料。該采購協議是世界所有航空公司已知承諾采購總量的1.5倍,一舉成為航空史上已知最大規模的可持續航空燃料采購協議。
“自2020年公布100%綠色承諾后,美聯航始終關注傳統碳補償機制之外的脫碳方法。該承諾包括增加可持續航空燃料的使用和供應,這也是機隊減排的最快方式。但要盡快擴大可持續航空燃料的生產規模,僅僅拘泥于現有的解決方案遠遠不夠,我們需要投資于包括Alder公司正在進行的新途徑的研發,”美聯航首席執行官Scott Kirby表示,“與其他航空公司相比,美聯航已經先行一步,通過使用可持續航空燃料提供飛行動力,將可持續出行變成現實。美聯航的帶頭作用充分向客戶傳達了我們幫助應對氣候變化的使命感。”
“霍尼韋爾通過開發UOP Ecofining™技術成為可持續航空燃料市場的開拓者,我們與美聯航以及Alder公司的合作將充分利用全新技術推動行業轉型,助力零碳經濟增長,”霍尼韋爾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杜瑞哲表示。“這種解決方案不僅能推進美聯航實現使用可持續航空燃料的承諾,還能夠助力航空業擺脫因業務增長所帶來的碳排放增加。”
美國能源部的數據顯示,美國僅農林業廢料就能提供足夠的生物質能源,生產超過643億升(170億美制加侖)的航空燃料,替代美國75%的航空燃料消耗。如果美國廣泛采用再生農業模式,與傳統方法相比,可在更健康的土壤環境下捕集更多的碳,則能夠再多生產約265億升(70億美制加侖)的可持續航空燃料,這可以完全替代美國目前消耗的化石航空燃料。
Alder的技術和航空業對可持續燃料的需求為再生農業生物質催生出一個龐大的新市場。憑借使用這種生物質原料,Alder公司的生產工藝可使燃料的整個生命周期負碳化。
“航空業的碳減排是應對氣候變化的一大技術挑戰,而可持續航空燃料則展現了廣闊的應用前景,但目前存在原材料短缺的困擾,”Alder公司首席執行官兼世界能源(World Energy)公司高級顧問Bryan Sherbacow表示。 “Alder公司的技術促進了來源充足、低成本的低碳原料的使用,徹底顛覆了可持續航空燃料的生產方式。可直接替代傳統航煤的燃料使整個行業向使用100%可持續航空燃料的目標邁近了一大步,從而加速全球經濟的零碳進程。”
在創立Alder之前,Sherbacow運用霍尼韋爾技術打造了世界首座可持續航空燃料煉廠,隨后與美聯航簽訂了采購協議,使后者成為全球首家在常規運營中持續性使用可持續航空燃料的航空公司,以及可持續航空燃料采購量最大的航司。隨著本次采購協議的簽訂,美聯航目前的可持續航空燃料采購量已占整個航空業公開承諾采購量總額的70%以上。
霍尼韋爾UOP Ecofining™工藝是第一個被用于規模化生產商用航空可持續航空燃料的技術,開創了可持續航空燃料市場先河。霍尼韋爾專注于可持續技術開發,將利用其技術專長和開發可持續燃料的成熟工藝與Alder公司合作,并將專屬的加氫處理設計融入到生產工藝中,雙方力求于2025年實現該技術的商業化目標。本次合作展示了霍尼韋爾憑借可持續技術解決方案與初創公司深化合作,幫助其加速擴大規模、開發客戶并提升研發水平,為全球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早在2011年,霍尼韋爾的可持續航空燃料技術已在中國應用。當年10月28日,由中國國航、中國石油、波音公司和霍尼韋爾UOP共同合作,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成功實施中國首次航空可持續生物燃料驗證飛行。中國國航使用現役波音747-400型客機加載由中國石油和霍尼韋爾UOP合作生產的航空生物燃料在首都國際機場執行本場驗證飛行,獲得圓滿成功,此舉標志著中國民航航空生物燃料發展的開端。
慧樂居歡迎您關注中國家居產業,與我們一起共同討論產業話題。
投稿報料及媒體合作
E-mail: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