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廣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粵ICP備1813696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201000
慧正資訊:按照往年的慣例,進入8月下旬市場訂單會陸續下達,為“金九”的到來做鋪墊,但與2020年的火熱相比,今年的紡織行情顯得有些冷清,無論是聚酯原料,還是織造企業,似乎都變得“佛系”了起來。
今年8月開始市場這下坡路走的太厲害了!只希望9月面料訂單稍微好點!”,這是小編接觸過的一位紡織企業家的心里話。9月以后也許會有起色,畢竟再淡的旺季畢竟還是旺季,相比于8月的需求還會增加。可是就在這個沒有敏感利好消息的敏感季節,紡織行業卻過得異常尷尬!
滌綸長絲企業盈利能力大漲
化纖龍頭企業過的美滋滋
近年來,化纖業尤其是大型上市公司,很好的利用了完備的生產布局、精準的價格策略牢牢掌握了價格的定價權,實現利潤倍增產量倍增。
8月以來,上市公司進入中報密集披露期,紡織化纖行業幾大民營聚酯龍頭也相繼發布中報。從中報披露的數據來看,桐昆、新鳳鳴、榮盛、恒力、恒逸、盛虹六大滌絲巨頭無一例外都實現了盈利,且,具體數字都極為“耀眼”。
滌綸長絲是紡織化纖原料中體量最大,應用領域最為廣泛的品種,每年中國生產五千多萬噸的化學纖維,其中滌綸長絲占比最大。日前,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召開年中經濟運行分析會,會上中國紡聯產業經濟研究院分析師陳小倩分析了2021年上半年紡織行業利潤總額結構,其指出上半年紡織行業利潤總額1078.9億元,其中化纖行業利潤總額為326.6億元,占比30.3%,居各個行業之首。
六大聚酯巨頭的中報數據也間接呼應了以上統計分析的結論。
無利銷售、訂單缺失,織造企業慘兮兮
與龍頭化纖企業的紅火景象不同的是下游企業的一片慘淡。
紡織生產的首要成本就是各種原料價格。春節后在下游市場復蘇的加持下,各類原料價格迅速拉升,創造了截止目前的最高價,雖然滌絲價格開始逐步回落。但六月底漲勢再起,在7月底一度接近今年最高價。
不過這波漲勢僅僅是上游原油成本上漲帶來的,下游紡織市場還在淡季中掙扎,并不能給這波價格強有力的支撐。市場的旺季不旺,沒有訂單的支撐終究難以造就與原料同步的上漲,特別是小織廠的無利銷售和環保壓力與日俱增,目前經營已處于盈虧平衡點。
從需求來看,今年,海外疫情二次大爆發,對國內紡織業的影響依舊很大。疫情之下,海外服裝需求的減少,外貿訂單的缺失,讓坯布織造市場顯得冷清了不少。尤其一些疫情嚴重地區,即使有服裝面料的需求,但由于封城等原因,導致國內無法出口至當地,有單也接不了。另外受到疫情影響,海運市場嚴重扭曲,原本從中國運到美國的海運運費已經漲了接近5倍,高達近20000元,在如此高的價格基礎上,各大海運公司計劃將在9、10月費繼續漲價,而在現在全球疫苗接種率逐步提升,疫情逐漸緩和的背景下,這種混亂的現象不僅沒有緩和反而越加嚴重,有的國外的單子海運費甚至高于了產品的成本,令外貿企業苦不堪言。
以往8月份雖然處于淡季之中,但各種找樣、打樣不絕,在為即將到來的旺季做著前期準備,但是今年市場顯得較為沉寂。市場上一位紡織門店負責人介紹,近期市場上找樣的人非常少,他們已經沒有新客戶來源,做的一點訂單都是來自于多年的老客戶。處于疫情旋渦之中的歐美市場,在封城、停產的打擊下,也很難有更多精力投在紡織生產之上。前期沒有打樣、放樣的環節,后面就很難有實質性訂單下達。
一邊是上游化纖業的盈利暴增而數不完的錢,一邊是下游企業的艱難支撐卻帶不動價格、拿不到訂單的悲哀,長此以往,上下游的錯配或將會在年底帶來不小的隱患,相信到9月之后,“旺季”終究會顯現出它原本的模樣,希望紡織業的春天盡快到來能短暫緩解這個異常的尷尬!
慧樂居歡迎您關注中國家居產業,與我們一起共同討論產業話題。
投稿報料及媒體合作
E-mail: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