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廣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粵ICP備1813696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201000
慧正資訊:近日,洋紫荊油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洋紫荊”)完成財務資料更新,深交所恢復了其發行上市審核。據了解,洋紫荊此次IPO預計募集資金4.1億,主要用于年產8000噸水性油墨及3000噸UV油墨生產項目、檢測中心建設項目、車間生產自動化升級改造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三次進行大額現金分紅 派現總金額遠超同期凈利潤總和
據慧正資訊記者了解,洋紫荊是一家專業的油墨企業,油墨產品包括凹版油墨、平版油墨、環保型加工材料等,產品主要應用于食品包裝及印刷行業。根據中國油墨協會的統計數據,2018年、2019年,洋紫荊油墨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分別為15.32%、14.94%,連續11年在國內油墨行業排名第一,洋紫荊也因此成為全國最大的食品飲料包裝行業的油墨供應商。
值得注意的是,洋紫荊在提交招股書前,三次進行大額現金分紅,派現總金額遠超同期凈利潤總和,甚至在2020年第三季度還進行了現金分紅。另外,洋紫荊全資子公司洋紫荊河北在2017年和2018年為公司第一大客戶。
2017年,洋紫荊的營業收入10.69億元,2018年營業收入11.31億元,2019年營業收入11.36億元,這說明洋紫荊的市場擴展已經很難有突破。很大的原因可能是,對于地板的追捧近些年開始消退,更多購房者開始喜歡簡單的瓷磚裝修,安全、干凈、耐用,此外,一些開發商開始提供裝修好的房子,而這些房子也采用新理念下的瓷磚裝修,這都限制了地板的使用空間,相應地,提供配套的洋紫荊也就沒有大油水。新發掘的食品飲料包裝領域,近些年增長也不理想。
股東“卡點”入股,僅隔半年大賺50%
洋紫荊是由港股上市公司葉氏化工分拆而來,目前葉氏化工通過葉氏油墨控制洋紫荊91.76%的股權,葉志成為洋紫荊的實控人。
葉氏化工前身為恒昌行,成立于1971年,核心業務為溶劑、油墨、涂料、及潤滑油的生產與銷售,為全球最大醋酸酯類溶劑生產商,亦是國內最大的油墨生產商及知名涂料生產商。1991年8月,葉氏化工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
據了解, 洋紫荊油墨(河北)有限公司因受到京津冀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嚴格管控的影響已于2018年關停,未被納入洋紫荊體系。目前,洋紫荊共有浙江省桐鄉市和廣東省中山市兩個生產基地。
值得注意的是,在籌劃上市前夕,洋紫荊還出現了“卡點”入股的情況,并且這一股權變動還非常幸運的“躲過”了證監會的新政策。
招股書顯示,洋紫荊曾在2020年5月至6月期間密集新增了8名合伙企業,均是先由葉氏油墨和員工林美菊出資,后續再將其持有的合伙企業份額分別轉讓給相關投資人,其中也包括員工持股平臺。而份額轉讓價格則是參考合伙企業2020年4月26日增資入股洋紫荊每注冊資本2.65元以及合伙企業賬上剩余少量現金后確定。
化工原材料價格猛漲 利潤空間將被大幅侵蝕
雖然原材料樹脂和溶劑的采購價格大幅下降,給洋紫荊帶來了更多的利潤,可惜,這一點是不能持續的。隨著石油價格的回升、化工原料價格猛漲,洋紫荊可能還會面臨成本上升的壓力,利潤空間將被大幅侵蝕。
此外,洋紫荊當前的產能根本沒用滿,很多季度的產能利用率甚至不到一半,銷售最旺的一季度,產能利用率也才90%。按說這種情況,完全可以淡季多生產來給旺季準備庫存,特別緊俏產品也可通過生產線的轉產來進行,如果按行業做法,洋紫荊的產能實際上太過剩,都需要考慮減少一部分了。但洋紫荊卻打算募資4.1億元來擴增產能。洋紫荊表示,新增產能會用于出產環保產品,但實際上,2017-2019年洋紫荊環保型材料銷量4859噸、5043噸、4862噸,銷量起起伏伏卻沒增長。
UV油墨將會成為未來最有潛力的油墨產品 洋紫荊著重發力該領域
油墨行業的下游主要為印刷業,伴隨著網絡普及帶來閱讀習慣改變,書刊印刷業受到較大沖擊。與此同時,隨著我國食品工業、醫藥、電子信息、電子商務、物流等行業的快速發展,包裝印刷產業得到了迅速發展,成為印刷業的發展重心,增速高于印刷行業的整體增長速度。
過去十年,國內印刷行業的增速整體下滑。與此同時,印刷企業的利潤空間也在不斷被壓縮,利潤率從2014年的6.46%下滑至2019年的5.28%。雖然整個油墨行業增長速度有限,但并非沒有上行空間,產品升級下的結構性機會依然存在。
國內油墨的產品結構以柔印和凹印油墨為主,其次是膠印油墨,二者合計占據了近80%的市場份額,但隨著環保和安全生產監管力度的逐步加強,以及對節能環保理念的不斷提升,油墨產品逐漸由傳統型油墨向環保型UV油墨、水性油墨、全植物油膠印油墨等產品轉變。
根據此次募投項目顯示,洋紫荊擬將1.55億用于年產8000噸水性油墨及年產3000噸UV油墨項目。然而,無論是凹版油墨還是平版油墨,亦或是環保型材料,洋紫荊的各主要產品的產能并未達到完全飽和狀態。
值得注意的是,2018-2020年, 洋紫荊凹版油墨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91.5%、91.14%和94.57%;平版油墨的產能利用率從68.51%下降至54.42%;環保型加工材料的產量均較上一年有所增加,但其產能利用率卻始終難以提升,近年來的產能利用率平均不到50%。
從使用效果上來說,UV油墨的使用使印刷效果更加逼真、效率提升、加工周期縮短,節約場地和時間,容易實現數字化印刷的應用。從目前情況來看,UV油墨毫無疑問將會成為未來最有潛力的油墨產品,洋紫荊此次募資也著重發力該領域,雖然其在整個油墨行業的市占率最高,但其在UV油墨領域卻遠遠落。
募資擴產能 IPO前卻巨額分紅
據招股書披露,2017年至2019年及2020年1—9月(下稱報告期),洋紫荊營收增長趨緩,凈利潤增長迅猛,或因此該公司近來進行了大筆分紅。
2018年、2019年及2020年1—9月,洋紫荊現金分紅分別為0.35億元、3.74億元和0.5億元,而報告期內,該公司歸母凈利潤分別為0.59億元、0.44億元、1.06億元和0.56億元。
可以看到,2018年及2020年前三季度,該公司現金分紅占歸母凈利潤的比例分別高達79%及89%,而2019年,這一比例甚至超過100%達到352.8%,表明該公司當年賺取的凈利潤甚至不足以支付分紅。并且2019年,洋紫荊期末凈資產為7.71億元,現金分紅占期末凈資產的比例高達48.51%。
連續三年大規模現金分紅的同時,該公司籌資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始終為負,報告期內分別為-0.3億元、-0.41億元、-2.84億元和-2.11億元。且在大額分紅之后,該公司IPO募集資金中仍有0.63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這一現象或使投資者對其資金運用是否合理產生疑問。
在營業收入增速平緩的同時,洋紫荊在IPO前夕的分紅腳步卻從未停下。
2018-2020年期間,洋紫荊的現金分紅金額分別為3500萬、3.74億和5000萬,累計高達4.59億,而這期間公司的歸母凈利潤總額才只有2.25億,洋紫荊這三次的分紅金額是歸母凈利潤的兩倍之多。
小結
在國家政策、市場發展方向和客戶需求等多方面推動下,洋紫荊籌劃上市募集資金,有利于將多年的技術儲備進一步市場化。隨著后續募集資金的投入,預計洋紫荊可有效突破環保油墨現有產能瓶頸,擴大生產能力,提升油墨產品研發技術能力,進一步提升洋紫荊在環保油墨的市場地位和競爭優勢,為未來的持續穩定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對于洋紫荊來說,最大的挑戰還是行業發展空間被壓縮,如何提高公司業績是亟需解決的問題。
慧樂居歡迎您關注中國家居產業,與我們一起共同討論產業話題。
投稿報料及媒體合作
E-mail: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