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廣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粵ICP備1813696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201000
慧正資訊:聚乙烯依聚合方法、分子量高低、鏈結構之不同,分高密度聚乙烯(H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及線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聚乙烯無臭,無毒,手感似蠟,具有優良的耐低溫性能,化學穩定性好,能耐大多數酸堿的侵蝕。可以采用注塑、擠塑、吹塑等加工方法制成薄膜、管材、電線電纜、大小中空容器、包裝用的壓延帶和結扎帶、繩纜、魚網和編織用纖維等產品。
世界聚乙烯供應分析及預測
世界聚乙烯產能保持高速增長。2020年世界聚乙烯產能為1.27億噸/年,同比上漲5.5%,產量1.06億噸,裝置平均開工率83.8%,亞洲和北美是世界產能最高的地區。世界聚乙烯產業集中度較高,前十大企業產能占世界總產能的46.5%。其中,埃克森美孚、美國陶氏和中國石化產能居前三位。2020年薄膜仍是聚乙烯最大的下游需求,占聚乙烯總消費量的49.7%。
2019年聚乙烯的國際貿易總額達到654.7億美元,總貿易量為5935.3萬噸,2019年世界聚乙烯平均出口價為1103.1美元/噸。中國、德國及新加坡是世界聚乙烯主要進口國家。沙特阿拉伯、美國及比利時是世界聚乙烯主要出口國家。
世界聚乙烯產能維持較快增速,2020國際PE裝置擴能近770萬噸,其投產裝置主要集中在HDPE品種。擴能企業多集中在東北亞地區。預計到2022年產能將達到1.42億噸/年,2025年將達到1.54億噸/年。
中國聚乙烯供需現狀及預測
中國聚乙烯產能持續擴大。2020年中國聚乙烯產能2255.8萬噸/年,產量2032萬噸。2020年國內聚乙烯產能增速較上年大幅增加,全國生產企業超過40家;延長中煤榆能化、遼寧寶來、萬華化學、浙江石化、中化泉州、大連恒力、中科煉化有新裝置投產。
進口量持續增加。2020年中國聚乙烯進口量為1853.4萬噸,同比增長幅度為18.8%;聚乙烯進口貿易方式排在第一位的是一般貿易,占比86.1%。2020年中國聚乙烯市場進口依存度44.9%。進口產品中部分為國內暫無生產的高端“卡脖子”產品,部分為具有價格優勢的通用“替代”產品,本單位對此有專題研究,欲詳細了解可致電聯系。
中國聚乙烯消費主要集中在薄膜、注塑、中空、管材和拉絲等領域,不同區域市場需求結構各有不同。本單位對西北和東北區域細分市場做過深入研究,可在公眾號歷史文章中查看。
中國聚乙烯產能仍處在擴張階段,未來兩年產能同比增速仍將超過10%。
以上文章摘選自《中國石油和化工大宗產品年度報告》(2021版)國內首個由第三方機構編寫的《中國石油和化工大宗產品年度報告》(2021版)日前正式付梓,本月底開始與讀者見面。該書已經連續出版8年,得到了國家有關部委,各省(市、自治區)經(工)信、商務、發改等部門、相關協會以及行業企業、金融機構等單位的一致好評,被譽為反映石油和化工大宗產品年度經濟運行狀況和預測未來市場走勢的藍皮書。
《報告(2021版)》產品數量70個。全書采用A4輕銅版紙印刷,近1000頁,分上下兩冊,約45萬字,千余幅圖表。《報告(2021版)》中的每一產品均自成體系,各是一篇獨立的產品市場研究報告,分別由生產工藝、世界供需現狀、中國供需現狀、產品價格走勢和產品供需趨勢預測等組成,而多數產品報告之間又按產業鏈關系進行供需關系串聯,形成了不同細分板塊。
《報告(2021版)》除延續了2020版的風格和體例外,還在對產品的世界供需現狀分析中,著重介紹主要生產企業和主要貿易國(地區)情況。《報告(2021版)》所引用的數據除源于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大數據平臺十余年的數據外,還引用了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國際貿易數據,力求以數說事,以圖展示。
《報告(2021版)》觀點中立,闡述和剖析理性而又客觀,必將對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的管理者、企業的經營決策者以及金融機構研究者等有所幫助和啟迪。
慧樂居歡迎您關注中國家居產業,與我們一起共同討論產業話題。
投稿報料及媒體合作
E-mail: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