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廣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粵ICP備1813696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201000
慧正資訊:日前,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園內的揚子石化化工廠第一套30萬噸/年PTA裝置正式進入拆除階段。
該套裝置于1989年9月開始投入生產,是新材料科技園最早投產的PTA裝置,也是揚子石化的第一套機械拆除裝置。曾經為揚子石化和園區創造了豐厚效益。受國內PTA產能過剩、工藝落后和能耗偏高等因素的制約和影響,該套PTA裝置于2013年退出生產序列。裝置拆除后,原址將作為園區“十四五”規劃建設的儲備用地,助力工廠持續攻堅創效。
圖為拆除現場
PTA加工費一直試探邊際效益加工成本
也是逐漸淘汰A類裝置階段
從PTA生產工藝流程中可以看出,PTA的生產成本主要包括原輔料成本(包括PX/醋酸以及催化劑等)、動力成本(電力/蒸汽和工業水等)、車間成本(人工以及維修等)、財務費用(折舊和財務等)以及銷售費用和包裝費等。隨著裝置產能基數不斷擴大以及新技術的運用,原輔料以及動力消耗不斷降低,PTA新裝置在成本控制以及盈利水平方面表現優越;而老裝置受限于當時技術影響,雖然建成后不斷技改降本增效,但盈利水平與新裝置仍不可同日而語。
為了方便分析,簡單把PTA裝置分為三大類:A類裝置,裝置較老較小較破,比如揚子石化的這套30萬噸老裝置,還有中石化體系內的老裝置;B類裝置,逸盛/漢邦/恒力/福化等200萬噸以上規模的大裝置;C類裝置,桐昆220萬噸新裝置以及新風鳴和恒力四期等。
各類裝置裝置間加工成本相差較大,特別是新裝置得益于新技術的使用,在物耗能耗方便的進步,直接碾壓各種老裝置:一方面反應效率逐步提升,PX的消耗從0.660降低至0.648(理論消耗0.639),醋酸消耗也從0.04降低至0.029;另一方面就是能耗方面,對蒸汽以及反應熱的利用效率提升,單位成本的蒸汽消耗在降低但發電量卻在增加,能耗方面的降低可謂是翻天覆地。
同時決定加工成本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企業規模。經濟學里面有個概念叫做規模經濟,隨著產量規模不斷擴大,平均成本是不斷降低的,這種現象也叫“邊際效應”。簡單來說就是規模越大的企業,邊際效應越高,平均成本越低。我們把裝置分為三類,A 類是產能在 140 萬噸以下,B 類是產能在 150-220 萬噸之間,C 類是 220 萬噸以上。根據規模效應,C 類裝置的加工成本最低,A 類裝置的加工成本最高。從目前情況來看,三類裝置的結構占比大體上是A:B:C=3:2:5;有業內人士估算:B 類裝置的完全成本在 450 左右,A 類裝置的完全成本在 700 多。也就是說,3月334的加工費,B類裝置面臨虧損,A類裝置已經要虧損360元左右。
各裝置間,折舊和攤銷以及財務費用等各不相同,老裝置或折舊已經完成,大公司管理費用或者財務費用單位成本可能更低,所以近年來,PTA加工費一直試探邊際效益加工成本,也是逐漸淘汰A類裝置的階段。
2780萬噸產能待投放
PTA身上的產能大山猶存
2021年3月,PTA月均加工費為334元上下,考慮毛利則為每噸虧損300元以上,降至57個月以來的低點。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PTA當下的困境主要受到快速擴張的產能和天量庫存的影響。受公共衛生事件沖擊和新產能投放影響,PTA社會庫存在2020年后便上升到高位,之后始終未見到明顯降庫,而2月底更是達到了435萬噸這一前所未有的高點。
而經過這幾年的整合、收購、重組以及擴張,恒力、榮盛、恒逸、盛虹及桐昆等民營企業崛起,隨著一體化項目的投產,生產企業進一步加大市場的掌控能力。未來幾年我國PTA產能仍將保持大幅增長,民營企業仍然是擴產的主力軍。
而這兩個因素在短期內都難以扭轉,成本端與下游需求的變數也將在短期內為PTA帶來額外壓力。
今年一季度國內新增產能490萬噸,二季度還要再投放330萬噸。在不考慮PTA和聚酯舊產能出清的情況下,要消納掉這些新增PTA產能,需要下游聚酯投放960噸新產能。而現實是冰冷的,一季度聚酯投放新產能僅75萬噸,遠低于可以消納PTA新增產能的理想水平,二季度也僅有320萬噸的計劃投放。將一二季度聚酯新產能投放量相加,距離供需均衡水平已經差出了一大半。產能邊際變化的嚴重不對等,致使PTA在年后下游長絲產銷兩旺的情況下,虧損幅度卻反而擴大了二季度這一現象將會延續,PTA身上的產能大山猶存。
天量庫存在先,新增產能在后,即使價格不降甚至有所增長,PTA的利潤修復之路也注定走得艱難。
慧樂居歡迎您關注中國家居產業,與我們一起共同討論產業話題。
投稿報料及媒體合作
E-mail: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