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廣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粵ICP備1813696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201000
慧正資訊:作為城市綠色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種植屋面在國內許多城市的實施推廣中,始終是以建筑環境生態修復和城市大氣環境治理為主要目的。在2021年全國兩會上,福建省工商聯副主席、三棵樹涂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洪杰建議,積極推行種植屋面,助力實現碳中和。
近年來,部分地方政府針對種植屋面出臺了許多鼓勵政策,推動了種植屋面的發展。截止2018年底,在政府補貼推廣下,北京市的屋頂綠化總量已達200多萬平方米,上海總量也達210多萬平方米。研究發現,通過植物的光合作用,花園式屋頂綠化的CO2吸收量為12.20kg/(a·㎡)、釋O2放量為8.85kg/(a·㎡),簡單式屋頂綠化的CO2吸收量為2.06kg/(a·㎡)、釋O2放量為1.31kg/(a·㎡),碳中和效果顯著。
洪杰認為,針對新建建筑屋面出臺鼓勵發展種植屋面相關政策,可將新建建筑屋頂綠化面積與開發商的建筑綠化覆蓋率適當掛鉤;修訂《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50378種植屋面作為綠色評價的加分項,加大分值比例,切實推動種植屋面快速發展,盡可能做到宜種盡種。同時,可結合國內城市更新和老舊小區改造,出臺相關針對屋頂綠化的鼓勵性政策,如可在新建建筑和老舊小區改造中,拓展城市空間和利用建筑空間,提出屋面種植要求,規定屋面綠化面積總體占比,并可結合節能建筑給予一定的政策性優惠。
洪杰介紹,建工行業標準JGJ155《種植屋面工程技術規程》是目前全國通行的針對屋面種植技術而編寫的,自2007年首次發布以來,在規范種植屋面設計、材料選擇、施工技術、質量驗收和運營維護等方面推動了我國種植屋面技術的迅速有序發展。他表示,為配合我國在城市新建、老舊小區改造和城市更新中將種植屋面作為碳中和的實施,建議將該規程列為強制性國家標準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國幅員遼闊,氣候差異明顯,定量化研究種植屋面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綠化成本,對于確定各地區的種植屋面的綠化模式和技術指標,核算綠化成本和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具有重大指導意義,對城市規劃與環境評估也可提供必要的參考。
洪杰建議,應當在國內現有種植屋面相關政策引領和穩步推廣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地域分布特點,建立國內各地區種植屋面示范研究項目,以高密度城市如上海、深圳、廣州、成都、重慶等種植屋面適宜的地區先試先行,進一步總結種植屋面對碳中和的諸多貢獻和多維效益,不斷推出種植屋面技術領域的科研創新成果,逐步推向全國,促進我國種植屋面技術進步和可持續發展。
文章來源:新華號東南產經
記者:林朝曦
慧樂居歡迎您關注中國家居產業,與我們一起共同討論產業話題。
投稿報料及媒體合作
E-mail: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