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廣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粵ICP備1813696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201000
慧正資訊:
繼續深化與同濟大學的合作
針對電動汽車電池和機器人等領域進行材料研究
科思創通過與上海同濟大學的合作,不斷加速推進其在中國的開放式創新項目發展。日前,雙方共建的同濟-科思創創新研究院宣布在電動汽車領域的多個聯合材料研究項目取得積極進展,這些項目旨在幫助減輕電池組的重量,增加電極材料的容量,或增強電池的安全性能。
“過去一年里,我們與同濟大學在創新研究院的合作取得了非常積極的進展。我們共同發起了一些項目,它們將推動整個行業乃至整個社會朝著更可持續的方向發展,尤其是在全球范圍內促進向循環經濟的轉型。”科思創首席執行官施樂文博士(Dr. Markus Steilemann)在通過視頻連線參加創新研究院指導委員會年度會議之際表示,“在中國,我們始終致力于推進開放式創新,我們將繼續與合作伙伴緊密合作,不斷推動各個項目的發展。”
左起:同濟大學智能型新能源汽車協同創新中心主任余卓平教授、科思創中國區總裁雷煥麗、同濟大學常務副校長伍江教授、科思創亞太區創新負責人兼同濟-科思創創新研究院院長施馬可博士、同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學科委員會主任黃云輝教授
例如,研究院一直在探索應用于電動汽車和儲能的電池熱管理系統,這套系統不僅可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時更具成本競爭力。其他項目包括為下一代鋰離子電池開發新材料,以及通過3D打印技術制造可以吸收沖擊能的特殊部件,以改善電動汽車電池的安全性能。此外,研究院也在探索開發用于機器人皮膚的柔性傳感器材料,幫助應對老齡化趨勢下中國對仿生機器人的需求。
今年,創新研究院還將在中國舉辦以循環經濟為主題的學生競賽,鼓勵大家在可持續發展道路上繼續前行。這項比賽將圍繞來自床墊的聚氨酯泡沫的回收再利用展開,旨在鼓勵學生發揮商業和技術方面的創造力,探尋創新解決方案。來自科思創和同濟大學的專家將為參賽團隊提供支持。最終的獲勝方案有望成為2021年同濟-科思創創新研究院的實際研究項目。
6月3日,科思創首席執行官施樂文博士(左)通過視頻連線參加同濟-科思創創新研究院指導委員會年度會議
同濟大學常務副校長伍江教授表示:“很高興看到我們與領先材料公司科思創的合作在這些新興領域取得了長足進展,這有利于推動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同濟-科思創創新研究院為探索產學研模式樹立了典范。我們堅信,越來越多的好想法將通過研究院轉變為真正的創新成果和商業模式,并推廣應用到下游企業中去。”
“我們視開放式創新為成功的關鍵所在,這其中包括在價值鏈各個環節推進交流與合作。我很高興看到研究院在市場驅動型創新、數字化和可持續發展等領域取得了堅實的進展和成就,這將幫助我們將創意轉化為極具前景的商業模式。”科思創亞太區創新負責人兼同濟-科思創創新研究院院長施馬可博士(Dr. Michael Schmidt)表示,“我們正逐步打造一個強大的產學研生態系統,通過結合互補各自的專業能力,進而賦能公司、行業和整個社會在未來的發展。”
關于同濟-科思創創新研究院
研究院在2011 年成立時專注于生態建筑與材料科技,經過多年深入合作, 研究院已在教育、創新以及人才培養方面已經取得了巨大成就。2017 年,研究院正式更名為同濟- 科思創創新研究院,在第一個五年基礎上擴大合作范圍,聚焦于探索和推廣創新的產學研合作模式來促進交通和建筑領域創新成果的產業化,并在相關領域提供教育和人才培養項目。
關于科思創
科思創是全球最大的聚合物生產商之一,2019年銷售額達124億歐元。其業務范圍主要集中在高科技聚合物材料的生產制造,以及用于諸多日常生活領域的創新性解決方案的研發。主要服務領域涵蓋汽車、建筑、木材加工和家具、電氣和電子行業,其它領域還包括運動休閑、化妝品、醫療以及化工行業本身。截至2019年底,科思創在全球擁有30家生產基地、約17200位員工(按全職員工計算)。
慧樂居歡迎您關注中國家居產業,與我們一起共同討論產業話題。
投稿報料及媒體合作
E-mail: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