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廣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粵ICP備1813696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201000
慧正資訊:未來國內通用聚丙烯的競爭將進一步加劇,市場價格的競爭將更加激烈。
隨著殼牌二期及巨正源石化的順利投產,華南大區成為僅次于西北、華東區域的第三大產能區域,年生產能力在463萬噸,華東區域浙石化投產后,產能快速超越華南區域。廣東省內集中了廣州石化、巨正源等6家石化生產企業,年產能在246萬噸,根據2019年數據核算,全年廣東省消費量在477.38萬噸,遙遙領先其他省份。福建省聚丙烯國產供應量在126萬噸,消費量在146萬噸,位居全國前五位。憑借較大的需求預期,未來華南區域投產壓力依舊較大。年內仍有兩套裝置計劃投產,分別是:
中科煉化:中科煉化是中國石化在建的最大煉化項目,也是廣東省“十三五”重點建設工程。項目一期總投資400多億元,建設1000萬噸/年煉油、80萬噸/年乙烯。裝置計劃5月底投料,6月底打通煉油全流程,7月底打通化工全流程,該裝置涉及聚丙烯產能55萬噸,其中20萬噸/年聚丙烯裝置采用美國Lyondellbasell公司最新開發Spherizone 聚丙烯工藝技術,可生產均聚物、無規共聚物、抗沖共聚物及三元共聚物全范圍的聚丙烯本色粒料產品,35萬噸/年聚丙烯裝置是使用中石化ST三代環管聚丙烯工藝技術,產品歸中石化華南銷售分公司統銷。
中化泉州PP二期:中化泉州煉化一體化項目(二期)項目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泉惠石化工業區內(東橋鎮),總投資約325億元,依托已建成投產的1200萬噸/年煉油項目,新建和改擴建13套煉油化工裝置以及相關配套儲運、碼頭、公用工程,使原油加工能力達到1500萬噸/年煉油,同時實施100萬噸/年乙烯項目(含80萬噸/年芳烴),下游配套聚丙烯裝置35萬噸/年,該項目預計將于2020年6月份投產,聚丙烯裝置計劃8月份出產品。
除去年內確定投產的兩套裝置外,2021-2023年華南大區有望投產的裝置匯總如下:
華南區域下游消費能力不斷提升,使越來越多企業選擇在此區域入駐投產,廣東省是中國塑料工業比較發達的省份,也是塑料行業比較密集的區域,全省85%規模以上塑料制品企業主要集中在廣州、佛山、東莞、深圳、中山等珠江三角洲區域,其余分布在汕頭、揭陽為主的粵東地區。在塑料產品結構中,塑料建材、塑料管材、塑料包裝、日用塑料及其他塑料制品均居全國首位,珠三角地區的家電產品品牌知名度較高,在品質、外觀、用料方面都比較講究以智取勝。除此之外,全國3000多家改性塑料企業中,金發科技是廣州最大的上市民營企業,也是中國和亞洲最大的塑料改性企業,在國內家電、汽車保險杠用改性塑料行業中,銷量多年穩居榜首。廣東一帶日用塑料產量占全國產量的30%,其他塑料制品產量的40%。廣東省工業產業結構整體向高級化、適度重型化變化,從而推動全省塑料產品結構的優化,產品附加值高為各個行業配套特別是電子、家電、汽車包裝等應用領域方面提供支撐,廣東省塑料制品產品優勢明顯,塑料行業的社會經濟發展參與度提高,產品產業鏈延伸領域加大。
福建省作為連接華東和華南的通道,近年來新投產裝置不斷增加,福建聯合、中化泉州、中江石化、中景石化等裝置穩定生產,為PP供應保駕護航。電商發展迅速同步助力PP下游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沿海一帶高檔產品比重逐步加大,塑料制品業仍處于上升發展階段,產品升級在穩步推進。塑料制品產量處于增長態勢,預計未來市場空間仍然較大。
強勁的需求推動聚丙烯擴產腳步加快,華南供應量的逐步增加將改變現有的銷售區域,除去區域內資源消化外,部分企業還選擇調配北上消耗,同時產品生產方向也在快速調整,丙丁無規共聚物、茂金屬聚丙烯、醫用塑料成為各大企業研發對象,既要賺錢又要走量的預期正在逐步實現。
隨著裝置生產能力的增加,未來我國聚丙烯的自給率將持續升高,但結構性供應過剩及供應不足的情況仍然存在,一方面是低端通用型產品過剩,另外一方面,一些高端共聚聚丙烯、膜級聚丙烯及纖維料仍將以進口產品為主,未來國內通用聚丙烯的競爭將進一步加劇,市場價格的競爭將更加激烈。
慧樂居歡迎您關注中國家居產業,與我們一起共同討論產業話題。
投稿報料及媒體合作
E-mail: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