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廣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粵ICP備1813696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201000
慧正資訊:隨著4月14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今年各地計劃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9萬個,計劃改造城鎮老舊小區比去年增加一倍”。各地政府在老舊小區改造上也持續加碼,助推舊改工作高效率、高質量開展。對于防水行業而言,該如何抓住舊改修繕的商機?全國各地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又有什么新進展?一起來看看吧!
01北京今年投資12.8億元 開工80個老舊小區項目
北京市住建委等七部門14日聯合印發《2020年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工作方案》,明確北京老舊小區綜合整治項目年內開工80個、完工50個、固定資產投資12.8億元。截至2020年4月底,已確認項目整治類內容全面實施,實現改造類進場施工98個項目,完成44個項目,涉及住宅樓395棟,居民3.8萬戶。受疫情影響,老舊小區綜合整治項目因需要在小區內實施,開復工遇到較大難度。
02上海新一輪舊城改造 今年要動遷2.8w戶
2020年上海中心城區將完成二級舊里以下房屋改造55萬平方米、2.8萬戶。其中,剩余零星舊改地塊改造,共計完成8.7萬平方米、3600余戶。按照這樣的速度,在未來5年中,將有10萬戶的居民受益舊城改造和城市更新。
03杭州今年計劃改造300個老舊小區 投資約68億元
據了解,今年杭州計劃改造老舊小區300個,改造面積超1200萬平方米,受益居民將超15萬戶,投入資金約68億元。截至目前已基本建成25個,已開工42個,完成方案審查或招標工作的160個,其他項目正在深化完善改造方案。在首批試點項目中,上城區新工社區、拱墅區和睦新村入選住建部第一批改造試點案例。
04鄭州改造1833個老舊小區 年內完成60%改造任務
5月14日,鄭州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召開,鄭州市人民政府市長王新偉做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提出,鄭州要完善城市交通微循環體系和慢行系統,年底前"一環十橫十縱"一期工程7條道路完工、二期7條道路開工建設。鄭州將"一拆五改三增加"為重點,加快1833個老舊小區改造,確保年內完成60%的改造任務。扎實開展無主管樓院整治提升行動,利用2年時間徹底改善老舊小區、無主管樓院人居環境。
05黑龍江省改造1147個老舊小區 預計投資120.22億元
近日從黑龍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獲悉,按照國家和黑龍江省的安排部署,黑龍江省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全力推進了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今年,是黑龍江省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全面推進的重要一年。全省共有75個市縣報送了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共涉及改造項目1147個,5954棟,3281萬平方米,惠及群眾近40萬戶。
據悉,從各地上報的年度改造計劃來看,2020年度全省老舊小區改造預計投資120.22億元。通過全省的老舊小區改造既改善了人居環境,又會帶動上下游產業發展,助推地方經濟增長。
06大連今年計劃改造老舊小區76個 總投資約4.29億
5月8日,大連市政府召開了“全市老舊小區改造和背街小巷整治工作視頻會議”,標志著大連市2020年老舊小區改造和背街小巷整治工作全面進入實施階段。全市計劃改造老舊小區共計76個,改造總面積204萬平方米,涉及663棟樓,惠及3.49萬戶,總投資約4.29億。截至目前,所有項目已經全部完成了項目立項工作,正在開展施工圖設計,部分項目即將進入到施工招標階段。按照“老舊小區與背街小巷一體化提升”的要求,各地區同步開展了周邊背街小巷提升工作。
07山東公布143個老舊小區 改造重點項目名單
5月7日,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山東省財政廳等6部門聯合發布全省老舊小區改造重點項目名單。其中,確定承擔全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試點任務項目93個,承擔“4+N”改造融資模式試點任務項目50個。
老舊小區改造惠及千家萬戶的民生工程,在拉動內需的同時,還將給建筑修繕帶來巨大市場。但在各地老舊小區改造中,因未注重防水,修繕技術、裝備不到位等等原因,導致“好心辦壞事”的尷尬局面時有發生。
如鄭州在老舊小區改造中樓頂隔熱層被拆,居民表示希望恢復隔熱層;
西安市老舊小區改造沒及時做防水,頂樓5戶業主家滲水;
青島市老舊樓院改造一半遭大雨,業主家漏慘了。
......
類似以上,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施工不專業導致老百姓生活不便的案例還有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列舉了。
隨著國家對于城市舊改的政策導向,各地區政府快速推進落地,建筑修繕行業雖然前景廣闊,但對從業者而言也面臨著不小的挑戰。
事實上,建筑修繕不僅僅只與防水維修有關,還應與建筑結構、人文環境、區域環境特征息息相關,這就要求修繕類企業在具備專業技術工程師的同時,還必須具備高精尖的勘測設備,對勘測負責、對方案負責、對業主負責的服務精神,發揮修繕工匠精神,保障維修方案的有效實施,并具備良好的履約能力。
另外,在市場層面,主要存在信息不對稱等問題。“修繕市場目前呈分散、無序化狀態,缺少公開、透明的平臺,供需雙方在修繕市場上無法取得有效聯系,往往出現‘求醫無門’或‘病急亂投醫’的現象。而大量用戶追求“低價”的心態,讓馬路防水“游擊隊”和小工程公司在建筑維修行業搶占了先機。但是過低的價格造就了低質的服務,更有部分維修團伙,通過追加各類無用材料的數量額外加價,但卻未能提升修繕工程的質量。“修了漏、漏了修”成為維修市場的常態。
從目前修繕市場的現狀來看,服務、價格、保障是受眾普遍關注的共性問題。對于業主來說,滲漏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到生活環境和建筑安全質量問題。對于物業公司,迫切需要能夠及時解決并提供足夠后期保障的防水修繕力量。
正因如此,建筑修繕修繕團隊的專業性、規范性、正規性,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只有成規模的專業施工隊伍,才可以支撐修繕行業錯綜復雜的修繕要求。
慧樂居歡迎您關注中國家居產業,與我們一起共同討論產業話題。
投稿報料及媒體合作
E-mail: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