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廣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粵ICP備1813696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201000
慧正資訊:有消息稱,4月2日晚間,沙特王儲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就油市問題進行了電話通話,特朗普告訴俄羅斯和沙特阿拉伯,要減少1000萬桶乃至更多的采油量。沙特呼吁召開緊急歐佩克+會議,并表示歐佩克+應尋求公平的協議,以恢復石油市場的平衡。
受此消息影響,油價一度飆升,布倫特原油一度暴漲近50%。不過隨后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表示,普京尚未與沙特王儲通電話,油價隨之應聲回落,布倫特原油漲幅收縮至17.8%,收于29.14美元/桶。據悉,若其他產油國加入合作,沙特考慮將石油產量降至900萬桶/日以下。但歐佩克代表表示,俄羅斯和沙特尚未就任何減產規模達成協議,但已經呼吁產油國開展會議以“最終達成”同意減產的目的,沙特希望非歐佩克+的產油國也能加入會議。
油價驚魂過山車,目前看來歐佩克+仍未達成任何實質協議,但多方消息面和分析顯示,距離沙特、俄羅斯、美國達成協議只是時間問題。
油價回升:
疫情改善和大規模減產缺一不可
長城證券指出,原油價格的大幅下跌,不僅給沙特和俄羅斯帶來了國內財務和政治壓力,同時也給美國頁巖油帶來了巨大壓力,頁巖油企業進入債務償還的高峰期,低油價導致其融資難度加大,現金流惡化,大幅降低了頁巖油企業的償還能力,也影響其未來的投資能力。頁巖油的成本中樞在50美元/桶左右,低油價下頁巖油產量難以增加,同時,長期的低油價也不符合沙特和俄羅斯的利益。
瑞穗分析師保羅·桑基在一份報告中寫道:“進行價格戰的情況下,沙特和俄羅斯在原油市場上的消耗將在兩年內用掉他們5000億美元外匯儲備。”
Rystad Energy石油市場負責人Bjornar Tonhaugen稱:“沙特阿拉伯和俄羅斯不會單槍匹馬砍掉其他國家石油產量的一半(500桶/日),我們相信各方將統一繼續討論和監督市場情況。”
東北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付鵬分析道,目前沙特和俄羅斯原油價格戰,逼停美國頁巖油的生產,甚至出現頁巖油廠家洗牌的局面。而近期沙特和俄羅斯有在談判,后續若能達成某個協議的話,若后續WTI價格上升至40美元/桶的話,被整合掉的頁巖油端,其供應也不會很快起來,那么俄克拉荷馬州庫欣地區會有快速蓄庫的可能。
“市場在擔心原油儲存能力,但目前市場應多關注成品油的儲存能力,因為需求端會反過來制約供應。”付鵬說道。
中信證券也表達了類似觀點,認為當前原油市場嚴重累庫,二季度全球庫存面臨“爆倉”危機,財政、庫存雙重壓力或會導致供求端積極變化提前出現,供應端減產有望支撐油價企穩反彈,但長期持續回升仍需要供求-需求兩段合力,疫情改善和大規模減產缺一不可。
中國油氣儲備影響幾何?
油價近期處于低位,國內油氣企業加緊囤油,增加原油儲備。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前兩月,在進口總額下降2.4%的情況下,我國原油進口額卻同比大增16.7%。據商務部上月公告,2020年原油非國營貿易進口允許量為20200萬噸,與2019年持平未增減,2020年發布的首批配額共計10383萬噸。
金聯創原油高級分析師奚佳蕊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如果歐佩克+能夠達成協議,油價肯定會上漲,不過,短期的油價回升雖然會造成支出增加,但與暴跌前的油價相比仍處于相對低位,因此不會對儲備造成任何影響,中國還是會繼續加大原油進口。
“油價漲十幾美元不會打亂中國的節奏,因為還是處于低位,如果漲二三十美元,可能會導致原油進口計劃比之前削減一點,但總之還是要看油價真正回彈的時機。”奚佳蕊說道。
而據金聯創調查,上周以來,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美歐印等石油需求暴跌影響,石油賣家開始紛紛以低價向中國買家兜售原油,出于較高的性價比,繼東北地煉買入美國油后,多家山東地煉亦開始批量買入美國油。
金聯創燃料油分析師周國霞分析稱:“因國外石油需求暴跌,中國成為真正的原油需求高地,因此預計后期中國買家在買入原油上將有更多的議價空間,而這對于處在地板價保護時期的國內油市來說,地煉煉油利潤也將更有保證。”
此外,部分擁有大量原油庫存能力的企業和地區已出現庫存猛增的跡象,隨著國際油價走低,包括BP、道達爾等國際能源巨頭在內,幾乎所有油氣企業都加大了原油儲備力度。
慧樂居歡迎您關注中國家居產業,與我們一起共同討論產業話題。
投稿報料及媒體合作
E-mail: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