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廣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粵ICP備1813696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201000
慧正資訊:2020年3月6日,以沙特為代表的OPEC+與俄羅斯就擴大原油減產的談判破裂,而后,3月7日,沙特單方面宣布大幅降價銷售石油,打響全球石油戰爭的第一槍。國際油價開啟“暴跌”模式,僅3月9日布倫特原油價格下跌幅度就一度超過30%,日內最低價達到31.02美元/桶。
而隨著3月17日OPEC技術會議取消,價格戰全面打響。且此前俄羅斯與OPEC+之間達成的石油減產協議將于本月底到期。后續隨著各產油國大幅增加石油產量以彌補油價下跌導致的收入減少,全球石油供給過剩的格局將加劇。而目前疫情導致全球經濟增長近乎停滯,原油需求進一步萎縮。我們預計油價將較長時間保持在低位運行。
眾所周知,包括俄羅斯、沙特等在內的原油出口大國高度依賴原油出口,原油出口收入在其財政收入當中占相當大比重。同時在這些國家當中,相當大一部分背負著較大的外債,一旦國際油價暴跌且維持低位運行,這些國家將出現財政赤字擴大,入不敷出,更有甚者,出現經濟危機和政權顛覆。
輸出國對石油出口收入依賴度存差異
從2018年全年石油出口收入絕對額來看,沙特、俄羅斯、伊拉克、加拿大和阿聯酋占據了前五,分別為1656億美元、1245億美元、902億美元、722億美元以及519億美元。除此之外,其他一些主要石油出口國主要集中在中東、美洲以及西非地區。
但從石油收入占GDP比重來看,顯然又是另外一番情景。石油收入占GDP比重更能夠說明該國對于石油出口的依賴度。從圖3可見,石油收入占GDP比重排名前五的國家分別為利比亞、伊拉克、安哥拉、科威特和委內瑞拉,占比分別為47.76%、40.23%、36.12%、33.06%以及32.96%。而沙特、俄羅斯、加拿大以及阿聯酋的這一比重分別僅為21.18%、8.80%、4.47%和12.53%。同時,我們發現中東國家的石油輸出占GDP比重普遍較大,這與該地區其他產業普遍欠發達不無關系,這也表明中東地區國家對于原油出口收入的依賴度較高。
換言之,中東國家對于油價波動更為敏感。
關注石油輸出國可能發生的債務危機
實際上,在低油價水平下,產油國經濟能否持續運行取決于財政赤字率、對外負債、經常和資本項目盈虧以及外匯儲備水平等情況。一般而言,只有財政政策較為保守、對外負債較低、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盈余以及外匯儲備雄厚的國家,面對低油價的沖擊,才能有一定的抵抗能力。
從2018年各主要的石油輸出口財政盈虧數據來看,在16個全球主要石油輸出國中,僅有俄羅斯、科威特、伊拉克三個國家的財政盈余較為明顯,其他13個國家均處于財政赤字或盈虧平衡狀態。其中,在上述石油出口收入占比較高的國家當中,沙特和阿曼的財政赤字率尤其較高,分別達-9.20%、-9.00%。因此,如果后續油價維持超低水平,同時又疊加疫情肆虐導致公共衛生支出大幅增加,類似沙特這些國家的財政負擔將十分沉重。
盡管低油價將會對上述石油輸出國的財政帶來不小挑戰。但真正可能引爆這些國家危機的還是對外債務水平。一旦石油出口收入得不到保證,而手持外匯儲備又不足以償還對外債務,石油輸出國就有可能出現主權債務危機。
不難發現,在主要的產油國當中,利比亞、哈薩克斯坦、卡塔爾、阿曼、阿聯酋對外債務占GDP比重排名前五,分別為102.56%、102.34%、101.64%、93.97%、69.70%。而其他一些主要產油國外債占GDP比重大約在30-40%的區間。
而從外匯儲備與外債的對應關系來看,利比亞、尼日利亞、伊拉克、俄羅斯、沙特等國外匯儲備對外債的覆蓋達到80%以上。換言之,盡管低油價將導致這些國家的石油收入減少,財政壓力加大,但其外匯儲備足以應付外債的償付,不至于因此而發生債務危機。而反觀安哥拉、阿聯酋、阿曼、卡塔爾以及哈薩克斯坦等國,外匯儲備對外債覆蓋率不足40%,在石油收入銳減的情況下,一旦出現償付問題就將引發債務危機。
未來較長時間內,如果油價維持在20-30美元/桶的較低水平,第三類和第四類國家將面臨極大的債務危機風險,且第三和第四類國家全部分布在中東地區。而對于此次發動石油價格戰的沙特而言,其外債壓力并不大,但后期也不得不面臨嚴重的財政赤字問題。
總的來說,低油價將導致中東地區國家脆弱性上升,而最需要令人引起注意的是低油價所導致的主權債務危機,進而由債務危機引發石油危機。
慧樂居歡迎您關注中國家居產業,與我們一起共同討論產業話題。
投稿報料及媒體合作
E-mail: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