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廣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粵ICP備1813696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201000
慧正資訊:2020年開年新冠疫情嚴峻,防護口罩供應缺口面前,政府支持的力度層層加碼。政策推動下,很多企業承擔起社會責任,火速轉型生產口罩,紛紛改行“參戰”。疫情當前,更有的企業幾天內成功改造生產線,迅速投產口罩,速度之快,讓宅在家里的小伙伴們感嘆“中國速度”。
疫情導致 “一罩難求”,在滿足阿爾法新材料江蘇有限公司復工復產所需的口罩庫存后,阿爾法防水總裁衛向陽開始思考跨界投資生產一次性醫用口罩。
在他的牽頭下,新樂市世紀鑫瑞無紡制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雷小衛加入了這個項目,共同籌措實施醫用口罩生產的相關事宜,相關工作小組迅速成立。“雷小衛總經理的加入,也是疫情時期下一種防水企業和供應商的合作新模式。”衛向陽表示。
阿爾法防水如何生產口罩?
花費了近10天籌備和長時間學習了解醫用口罩相關制造生產知識后,以衛向陽和雷小衛為代表的項目組開始了原材料購置、生產線購置、廠房籌備、資質等一系列準備工作。
衛向陽解釋,可能大家對口罩的認知還停留在1塊無紡布+2根袋子……話雖沒錯,但醫用外科口罩(能防止病毒傳染)其中的學問可就大了去了。與普通口罩不同,醫用外科口罩對衛生標準更高,生產出來以后需要放置在400mg/L的環氧乙烷環境中,利用烷基化作用,使微生物大分子失去活性達到殺菌目的。不過會有不少環氧乙烷殘留在口罩上,如果直接使用的話,輕則頭昏、嘔吐,重則手足無力、全身肌肉顫動,甚至昏迷。所以在殺菌之后需要進行14天的解析消毒,只有口罩上的環氧乙烷殘留量達到標準之后才能供人使用。
據衛向陽介紹,經過多方努力,阿爾法防水的一次性醫用口罩生產線預計三月中旬到貨便可開始調試,完成調試后就正式開始生產,投產后的口罩最高日產量約15萬個。
防水企業跨界口罩生產企業需要三步
在衛向陽看來,防水企業跨界口罩生產企業需要三步,即:原材料;生產資質;責任心。
以一次性醫用口罩的原材料為例,其主要是SMS無紡布(是一種三合一的材料,由兩層紡粘無紡布中間夾一層熔噴無紡布構成)。由于供求關系發生變化,有消息稱熔噴布的價格已經從疫情前的1.8萬/噸,漲到現如今的30萬/噸。但是即便是這樣,眾多跨界生產口罩的企業拿錢也找不到熔噴布貨源,即便是有,排產日期也都已經排到了40天以后。更是呼喊“我們有了口罩生產線,但買不到熔噴布!”除此之外,還需要鼻梁條、掛耳線、等幾種原材料。每一個環節跟不上,都會讓口罩生產陷入停滯。
衛向陽表示,“我們不畏懼考驗和挑戰,力求保證每個環節暢通,保證原材料、設備等各項生產必備物資條件的齊備,爭取早日開始投產。”
阿爾法防水為什么要生產口罩?
實現自給自足
根據2月11日相關部門給出的指示,企業實現復工,必須要為職工配發口罩等防護用品。衛向陽總裁表示,如果自己能夠生產口罩,在滿足后期企業復工自產自用的同時,多的產品還可以填充社會上的空缺。
捐贈和平價銷售
3月中旬以后,阿爾法防水的口罩最高產能可達15萬只/天。在調配方面,衛向陽表示,在首批口罩一部分將捐贈給政府統一調配,用于支援防疫一線;另一部分將會優先提供給阿爾法防水的合作伙伴,以及有需要的防水企業和防水人。即使是后期對外銷售也會以平價進行銷售,并不會考慮盈利。
企業的社會責任感
衛向陽強調,對于企業而言,維系公司運營發展的當然是利潤,但是現在有更多的企業并非單純以逐利為目標,除了利潤的增長,在疫情時期更應盡到防水企業應盡的社會責任,攜手共克時艱。
在當前共同戰“疫”的關鍵時期,已有越來越多的防水企業不把關注點放在成本和盈利上,積極轉身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之中,他們千里馳援、捐款捐物、眾志成城、展現大愛,這體現出了中國防水企業應有的責任與擔當。
慧樂居歡迎您關注中國家居產業,與我們一起共同討論產業話題。
投稿報料及媒體合作
E-mail: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