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廣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粵ICP備1813696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201000
慧正資訊:2019年,對于天然橡膠市場來說是跌宕起伏的一年,期貨價格整體呈“N”型走勢。展望后市,由于2019年全球天然橡膠整體減產已是事實,需求端也略有好轉,預計2020年價格運行中樞較2019年有所抬升,但仍難以出現明顯的趨勢性上漲。
一、天然橡膠市場2019年行情回顧
第一階段(1月份-3月初):2019年年初,國外產區陸續停割,同時兩國元首達成通過協商解決貿易摩擦的共識對市場有利多支持,且國內計劃下調增值稅的消息刺激貿易商及終端企業增大購買力度。滬膠主力合約自11000元/噸起步,最高上漲至13000元/噸,漲幅達18.18%。
第二階段(3月初-3月底):國內汽車產銷量同比繼續下降,需求后勁不足。高供應、高庫存和弱需求的基本面格局,使得滬膠主力合約在接近13000元時遇阻回落,期價回落至11400元/噸附近,跌幅為12.3%。
第三階段(4月初-6月上旬):受海關加大查驗進口混合膠力度影響,疊加云南出現嚴重干旱造成割膠進度放緩、印尼發現了一種不知源于何處的新型真菌性病害,滬膠期價止跌反彈,主力合約上漲至12500元/噸一線。
第四階段(6月上旬-7月中旬):旱情顯著改善、割膠恢復。盡管海關查驗混合膠導致進口量下降,但下降幅度并不大,而國內汽車產銷量繼續大幅下降,市場對于需求形勢的擔憂超過進口下降所帶來的利好支持。疊加七月底新一輪貿易談判未取得明顯進展之后,美國總統特朗普威脅將再次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征征稅,滬膠再創年內新低,跌幅15.5%。
第五階段(7月中旬-12月底):混合膠加強監管導致進口量持續減少,進而促使國內去庫存,同時滬膠倉單注冊量也低于往年同期。雖然九月下旬國內某大型貿易公司違約的消息帶來的急跌,但隨著東南亞真菌性病害發酵,減產預期下,期價在短暫的調整之后繼續上漲。至12月初,泰國內閣批準一項為期20年的計劃,按照該計劃,期間該國削減橡膠樹種植面積21%,滬膠主力合約以13455元/噸刷新年內高點,漲幅達25.5%。而20號膠自8月份掛牌上市以來,期價持續上漲,漲幅為15.2%。
二、基本面因素分析
(一)天然橡膠供應狀況分析
1、全球天然橡膠主產區供應狀況
國內市場方面,2019年上半年干旱較為嚴重,云南產區受到較大影響,開割后又有較長時間停割,產量出現明顯下滑。但是下半年整體天氣轉好,產出較好的彌補了上半年的不足。據悉,2019年云南產區整體產出與2018年相近,替代種植的原料增加。進入12月后,天氣轉冷,云南產區進入停割,較往年略有延遲。海南產區產出順利,全年預計產出保持小幅增長。
東南亞方面,2019年7月,印尼經濟統籌部稱,受真菌性病害影響,蘇門答臘和加里曼丹兩個地區的天然橡膠產量將下降。10月份,泰國橡膠管理局稱,繼印尼和馬來西亞橡膠園遭遇真菌性病害后,泰國南部那拉提瓦府發現真菌性病害。據了解,真菌病原本在東南亞就存在,從病理上看,如出現干旱等情況,真菌病會影響新葉生長,葉片成熟后會枯黃脫落影響產膠,但當時處于旺產季葉片已經長成,真菌病不會對成熟葉片有影響。不過需關注2020年停割季病蟲害會不會擴散,若病害的影響在4月之后恢復割膠時還未消除,那么對于天膠的產量或許將大于預期。
由于膠價長期低迷,且部分主要產膠國受到真菌病害的影響,預計2019年全球天然橡膠總產量可能會有所降低。印尼方面,真菌病對全年產量造成了一定影響,11月以來,全島降水不足造成了一定的干旱,但隨著降水恢復,主產區蘇門答臘島累計降水已經恢復到正常水平,年底處于減產季,全年整體產出預計下降在7%左右。泰國方面,11月至次年1月為旺產季節,天氣并未出現明顯的異常,南部產區雨水略有增加,產量仍在平穩釋放,橡膠供給依舊處于年內偏高水平。如無大的天氣變化,補貼政策持續實施下,維持旺季增產預期。
盡管2019年全球橡膠價格繼續疲弱,但是潛在的天膠生產能力卻處于歷史高位。受2010—2012年膠價堅挺的刺激,天膠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到2018年前后當時擴張的膠園陸續進入高產期。據ANRPC數據,2020年主產國適宜割膠面積的增幅依然明顯,這意味著產膠量上限的提高。雖然長期偏低的膠價抑制了產膠熱情,但為了安撫膠農的情緒,泰國、馬來西亞等國紛紛進行政策性補貼。
12月初,泰國內閣批準一項為期20年的計劃,按照該計劃,期間該國削減橡膠樹種植面積21%,以將橡膠出口額提升逾兩倍。由于計劃減產主要來自于泰國南部的注冊橡膠園,而泰國北部很多為未注冊的橡膠園,且數量很大。另外,21%的面積為20年的目標,如果種植面積不擴大,泰國每年老樹翻新差不多在3到4萬公頃,不公布這個消息也要縮減類似的規模。據業內人士分析,按照當前泰國橡膠樹年齡分布,主要是青壯年,產膠特別多,老年化的相對少。每年能釋放的產能估計大概能在30萬噸以上,這部分新增產能可能要到2035年以后才能萎縮。也就是說從2020年到2025年產量有大幅增長,然后到了2025年到2027年產能還會再上升,但是會放緩,到2035年以后才開始下滑。因此這個計劃本身并不能對供需產生實質性的影響。
2、國內進口情況分析
中國天然橡膠國內產量較少,80%以上都要依賴進口,一直是天然橡膠消費大國。據中國海關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1—11月中國天然橡膠與合成橡膠進口總量為582萬噸,同比下降8.38%。其中,1—11月天然橡膠進口221萬噸,同比下降4.5%;1—10月混合膠進口201萬。根據已公布的進口明細看,截至10月底累計進口量最多的是混合膠,其次是天然膠乳,兩者分別占到總進口量的49%、11%。而這兩個品種進口量同比上年分別減少了15.54%、6.86%。
造成國內天然橡膠進口量大幅縮窄的原因:首先,受惡劣天氣及東南亞產膠國部分橡膠園先后遭遇不同程度的真菌性病害影響,東南亞天然橡膠產量出現下降。其次,上半年國內海關嚴查混合膠進口,貿易人士擔憂進口成本增加以及報關存在一定風險,主動買盤情緒降低,導致國內混合膠進口量連續兩個月出現斷崖式下跌,9月份開始進口量才緩慢回升。第三,混合膠事件、20號膠上市事件打破原有的套利格局,套利盤進口積極性降低。同時,因煙片膠加工成本居高,國內采購煙片情緒不高。因利潤虧損,泰國某供應商關閉煙片工廠,進一步削弱煙片膠進口。第四,受貿易摩擦影響,輪胎出口遇阻,而全球經濟環境下行,終端需求長期疲軟,車市呈現負增長態勢,因此輪胎廠庫存高位,生產積極性相對較低。制品企業因原料成本較高,終端銷售不暢,利潤空間被壓縮,采購情緒謹慎,以維持剛需為主。
3、國內庫存格局
國內庫存來看,今年青島保稅區內外庫存整體呈下降的趨勢,上半年庫存合計在65萬噸附近;5月份海關加強混合膠進口監管加速了去庫存,下半年庫存合計回落至45-50萬噸附近。四季度青島地區天然橡膠總庫存小幅波動,整體呈現出保稅區內庫存下降而區外庫存上升的趨勢。據隆眾資訊統計,截至12月6日,青島地區天然橡膠樣本倉庫中保稅庫存為18.35萬噸;入庫率為3.03%,出庫率為3.35%,處于凈出庫狀態。一般貿易庫存為34.34萬噸;入庫率為4.86%,出庫率為4.66%,處于凈入庫狀態。合計庫存為51.68萬噸。青島區外樣本倉庫庫存仍然小幅回升,較11月初累計增幅在3萬噸左右,累庫放緩但仍未轉為去庫狀態。
交易所庫存方面,2019年開割初期,國內產區遭遇嚴重干旱天氣,新膠產出受到影響,1—7月國內天然橡膠累計產量為30.69萬噸,較2018年同期下降3.47萬噸,為2012年以來最低。新膠產出減少使得2019年上期所天然橡膠新注冊倉單偏少。之后,雖然天氣轉好,割膠工作也回歸正常,20號膠上市以后,多條加工產線轉至20號膠,加上今年濃縮膠乳利潤較高,也使得制作全乳的原料有一定的分流,期貨倉單數量結束前三年連續創新高的局面。由于滬膠的交割規則是陳膠倉單在11月合約到期后集中注銷,而20號膠倉單的有效期為12個月,到期分別注銷,這樣就改變了以往橡膠倉單在年末大幅波動的局面。在11月老膠倉單注銷后,上期所天然橡膠倉單庫存大幅下降至近四年同期最低,并且庫存量暫未如過去幾年那樣快速提升,而是繼續處于16萬噸左右的低位,倉單壓力集中釋放。截至12月20日,上期所天然橡膠庫存248991噸,較2018年同期減少168368噸;期貨倉單庫存219860噸,較2018年同期減少143940噸。
(二)天然橡膠需求狀況分析
1、國內車市產銷格局
從國內汽車市場來看,自2018年下半年以來,國內汽車產銷數據同比連續下降。2019年1—11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301.6萬輛和2309.6萬輛,產銷量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10.4%和9.7%,降幅均大于上年同期。2019年四季度,國內汽車市場仍然處于降速放緩尚未持穩的態勢,11月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62.5%,環比上升0.1個百分點,同比下降12.6個百分點,庫存預警指數位于警戒線之上,并沒有回暖的跡象。
目前看乘用車市場壓力仍然較大,在新能源汽車產銷同比繼續下降、市場消費需求不足、國六標準帶來的技術升級壓力、新能源補貼大幅下降等因素的影響下,預計市場總體回升的幅度仍將有限。商用車來看,1-11月,貨車產銷345.5萬輛和346.8萬輛,產量同比增長1.1%,銷量下降1.5%。1-11月,客車產銷分別完成40.8萬輛和41.1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6.1%和1.9%。
作為橡膠市場需求晴雨表的重卡銷量,在11月迎來超預期表現。據第一商用車網的數據,11月國內重卡市場銷售各類車型約9.4萬輛,不僅較10月的9.13萬輛增長3%,而且較去年同期的8.93萬輛增長5.3%,為今年7月以來的第5個月連續增長。今年1-11月的重卡市場累計銷量達到107.44萬輛,比上年同期的106.53萬輛小幅增長1%。如果不出意外,2019年全年重卡市場的整體銷量將超過115萬輛,從而刷新我國重卡行業年銷量的新紀錄。
盡管經濟增速不高,但環保要求日益嚴格。在2019年初曾定下國三及以下柴油貨車淘汰更新階段性目標,各地近期紛紛加大對國三車限行、禁行的力度,重卡換購新車的需求增加。而且,嚴查超載也對重卡銷售帶來一定促進。治超治限政策推動新車購買,國三車輛加速淘汰以及基建的持續支持都為近來重卡市場亮眼表現提供有利支撐,預計未來幾個月重卡的市場仍將維持較好的態勢。
2、國內輪胎產銷格局
從國內輪胎市場來看,2019年1-11月,國內累計生產輪胎7.67億條,同比增加了2.2%。今年國內輪胎廠家成品庫存偏高,資金壓力大,臨近年底部分輪胎廠加大降價促銷幅度以緩解壓力。因人工成本占比重較大,2020年春節輪胎工廠提前放假預期較強。
重卡市場銷售維持較好的態勢,也使得國內輪胎配套需求預期向好。替換需求方面,公路運輸物流運價指數11月小幅回升,年末促銷等活動對消費物流拉動作用較好,但隨著公轉鐵、公轉水等政策推進以及新一輪治超治限的影響,長期的預期仍然偏弱。9月4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的意見》,從政策上有望逐步出臺刺激措施,關注后期政策對輪胎替換需求的影響。
從出口情況看,2019年1-11月,國內累計出口輪胎4.56億條,同比增加2.8%。2019年輪胎行業出口雖有增長,但考慮到12月海外新年因素影響,出口將受抑制。經過多年的高速增長,中國輪胎生產及出口數量達到世界第一的水平。不過,由此引發的貿易摩擦也時有發生,不僅是美國、歐盟等發達國家和地區,部分發展中國家也對中國出口輪胎進行反傾銷調查。2019年10月11日,美國商務部發布了對華乘用車及輕卡車輪胎反傾銷及反補貼第三次年度行政復審初裁結果,認定中國輸美輪胎存在傾銷及補貼行為。2019年11月,埃及工業與外貿部宣布,對中國產卡客車輪胎啟動新一輪反傾銷調查。此次卡客車輪胎反傾銷調查的對象國,除中國外,還包括泰國、印度尼西亞、印度。但隨著新市場的開辟,市場對于貿易摩擦的應對尚可,保持著穩中小增的態勢。
長期看,輪胎生產的峰值已經過去,雖然總量依然很高,但不會再現以往的高速增長。除了汽車生產增速放緩以外,貿易摩擦不斷也令輪胎生產前景堪憂,未來輪胎產量預計將較為穩定。
三、天然橡膠市場2020年行情展望
供應方面,2010-2012年的橡膠樹種植高峰,由于天然橡膠是多年生農作物,從開始種植到開割需要7年,這就意味著種植高峰期的橡膠樹集中在2017年-2019年開割,因此天然橡膠產能的最高點將出現在2019年。2020年雖然產能不繼續增加但產能處于高位。2019年三季度雖有所減產,但割膠旺季在11月至次年1月份,天氣并未出現明顯的異常,南部產區雨水略有增加,產量仍在平穩釋放,天然橡膠供給依舊處于年內偏高水平。另外,泰國政府對膠農補貼,增加膠農對低價的忍耐度,提升割膠積極性,2020年供應量預計不會少。此外,越南近年來產量增加迅速,2020年供應壓力猶存。
求方面,關于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柴油貨車的淘汰更新,國務院是有明確目標要求的,2020年底將是這100萬輛國三及以下排放柴油貨車淘汰更新的截止日期。由于18年底統計時仍有85%的重卡是國三標準,因而2020年前替換新車的需求不斷發酵下重卡市場仍維持較好的預期,這提振了國內輪胎的配套需求。但隨著公轉鐵、公轉水等政策推進以及新一輪治超治限的影響,輪胎配套需求長期的預期仍然偏弱。出口方面,隨著新市場的開辟,市場對于貿易摩擦的應對尚可,保持著穩中小增的態勢。需求端略有持穩,好于前期較弱的態勢,但無法對行情進行強有力的推動。
總體來說,2020年天然橡膠仍將保持供過于求態勢,但2019年全球天然橡膠整體減產已是事實,需求端也略有好轉,預計2020年價格運行中樞較2019年有所抬升,滬膠指數預計在11800-13500區間運行;20號膠指數預計在9800-11800區間運行。另外,應重點關注產膠國是否有可能采取有效措施來拯救低迷的膠價,以及中國國儲是否會進行輪儲。
慧樂居歡迎您關注中國家居產業,與我們一起共同討論產業話題。
投稿報料及媒體合作
E-mail: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