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廣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粵ICP備1813696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201000
慧正資訊:不知何時起,中東這片是非之地,再次成為了火藥桶。
據伊朗官方報道,10月11日,伊朗一艘油輪在沙特港口城市吉達附近遭到兩枚導彈的襲擊,發生爆炸起火,造成大量原油泄漏,油輪上的技術專家認為這是一起“恐怖襲擊”。
受這一消息影響,國際油價大漲,布倫特原油一度飆升近2%。
時隔不到一月,沙特阿美遭無人機襲擊事件尚未平息,伊朗油輪在紅海和海灣地區再度遇襲,這無疑將加劇雙方的緊張關系,進一步引發國際石油市場的動蕩。
伊朗油輪沙特海域遭導彈襲擊
據悉,該船由伊朗國家石油公司運營,在距離沙特港口城市吉達100公里附近處起火。
伊朗國家通訊社報道稱,油輪爆炸是由導彈襲擊引起,爆炸破壞了油輪上的兩個儲藏室,導致原油泄漏到紅海,目前原油泄漏已得到控制。
至于伊朗方面懷疑是誰發射了導彈,通訊社并未透露。
根據追蹤情報數據顯示,該船于8月在伊朗港口城市阿巴斯港(Bandar Abbas)附近打開了其追蹤設備。此前,由于美國制裁伊朗原油出售,伊朗的油輪通常會關閉其追蹤器。
針對于此,負責中東行動的美國海軍第五艦隊發言人皮特·帕加諾(Lt. Pete Pagano)上校表示,有關當局“已經意識到這一事件的報道”,但拒絕進一步置評。
無獨有偶,沙特方面也沒有對伊朗油輪爆炸事件發表評論。
與美國、沙特方面保持沉默截然不同的是,伊朗海軍總司令侯賽因·漢扎迪的“憤怒”。
漢扎迪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這次油輪遇襲事件根本沒有那么簡單。漢扎迪強調,無論是發生在5月12日的油輪襲擊事件,還是發生在6月13日的油輪襲擊事件,發生地離伊朗賈斯克海軍基地都非常近。
漢扎迪認為,發生在相關海域的多起油輪遇襲事件很有可能是由美國和沙特主導,目的是想趁機消滅賈斯克海軍基地。
在此之前,美國一直指責伊朗應該為此系列事件負責,現在看來,這一系列事件或許真的沒有外界想象的那么簡單。
實際上不論真相如何,地緣政治博弈之間帶給石油市場的沖擊已成定局。
石油市場再掀動蕩
伊朗油輪此番遭遇襲擊,很可能進一步加劇國際石油市場的動蕩。
在2019年9月24日,沙特阿美(Saudi Aramco)的“世界最大石油加工設施”和沙特第二大油田遭無人機襲擊。事件發生后,布倫特油價次日漲幅一度達到19%,創了有史以來的最高記錄。
從這一事件中不難看出,國際油價對中東地區石油的生產和地緣穩定,依舊具有較高的敏感度。伊朗的地緣形勢趨緊,可能將對石油市場情緒構成深遠影響。
今年9月27日,伊朗總統哈桑·魯哈尼聲稱,美國方面提出取消對伊朗的所有制裁以換取談判,但隨后美國總統特朗普和國務院否認了這一說法。這一事件也一度導致原油價格出現震蕩。
在OPEC成員國中,伊朗是除了沙特之外原油市場影響力最大的兩個國家之一。在2017年,伊朗原油日產量高達381.3萬桶/日,為OPEC第三大原油生產國。
但美國于2018年5月退出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恢復并追加對伊朗的制裁,導致伊朗能源產業受挫,原油產量截至目前比2017年下滑了約34%。
根據OPEC發布的最新月度報告,伊朗今年9月的原油日產量為215.9萬桶/日,約占當月全球石油日產量的2.3%,目前為OPEC第五大原油生產國。
為反抗制裁,伊朗計劃通過多種措施應對。包括投入18億美元建設一條原油運輸管道以打造霍爾木茲海峽以外的新輸油通道、同伊拉克合作開發油田、提高國內油田采收率等。
這些舉措能否最終實現還難以推斷,但可以確信的是,伊朗已成為原油市場上最大的不穩定因素之一。
還值得關注的是,除了伊朗除外,土耳其近日對敘利亞發動攻擊,也增添了中東地區原油輸出動蕩的風險。有分析人士指出,這些襲擊可能會影響伊拉克產油區庫德斯坦的經濟,并推高原油價格。
從沙特到伊朗,再到敘利亞,地緣風險對原油市場的壓力正在增加。
慧樂居歡迎您關注中國家居產業,與我們一起共同討論產業話題。
投稿報料及媒體合作
E-mail: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