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廣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粵ICP備1813696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201000
慧正資訊:目前國內有上千上萬家大小企業從事改性塑料生產。但規格以上企業(年主要營業務收入2000萬人民幣以上)數量較少。國內改性塑料的主要生產企業包括金發科技(廣東)、中國鑫達(北京)、道恩股份(山東)、銀禧科技(廣東)、南京聚隆、普利特(上海)等企業,其中金發科技近年躋身行業龍頭企業,改性塑料產量遠遠領先于同行企業,2018年改性塑料產量為138.26萬噸,同比增長0.82%。
金發科技、中國鑫達產銷居前
目前我國有上千家企業從事改性塑料生產,但規模企業(產能超過3000噸)的不足300家。國內改性塑料的主要生產企業包括金發科技、中國鑫達、道恩股份、銀禧科技等企業,其中金發科技、中國鑫達改性塑料產量居前。
根據有公布改性塑料產量數據的上市企業年報對比來看,2018年金發科技改性塑料產量遙遙領先于同行企業,2018年改性塑料產量為138.26萬噸,同比增長0.82%;中國鑫達改性塑料銷量為44.34萬噸;銀禧科技改性塑料產量為15.68萬噸,同比下降7.00%;國恩股份改性塑料(隸屬道恩股份)產量為15.65萬噸。
從2019年上半年年報可以看出,上述幾家企業金發科技的發展最為穩定且呈有序擴展狀態,生物降解塑料還大爆冷門,海外銷售可觀;且市場看好金發科技的LCP材料,LCP材料必能在5G時代全面應用(金發投入LCP材料,目前新的3000噸/年的LCP裝置完成土建,計劃于2020年8月投產,屆時金發的LCP 產能將達到 6000 噸)。
同在廣東的銀禧科技上半年也實現利潤增長,但其與興科電子科技的糾紛未結束,受累于這幾年的3D打印技術。
廣東、浙江改性塑料產量居前
從主要地區塑料制品產量測算,2018年,中國改性塑料產量前三省份分別為廣東省、浙江省和江蘇省,產量分別為296萬噸、237萬噸和138萬噸,占國內改性塑料產量的比重分別為16.6%、13.3%和7.8%。
2018年,由于國際化工巨頭接連遭受不可抗力、中美貿易摩擦,國內環保趨嚴、廢塑料進口禁止,導致原材料成本大幅上升,出口放緩,同時受“限塑”新政出臺、家電/汽車行業產銷增速下滑等因素影響,國內改性塑料行業生產環境難以樂觀。
總體來看,中國改性塑料行業經歷十幾年的快速發展,中低端市場逐漸呈現產能過剩態勢。2018年改性塑料新增產能較少,同時受家電、汽車產銷放緩影響,下游需求市場表現欠佳。2018年,國內改性塑料產量為1783萬噸,同比增長6.4%,改性化率為20.8%。
2019年上半年,受中美貿易摩擦、汽車銷量滑坡、家電遇天花板等因素,許多改性企業面臨挑戰。
改性PP占主導,家電行業是主要領域
在中國改性塑料產品構成上,主要以改性PP、改性ABS、改性PS為主,2018年三者產量分別占據了改性塑料市場40%、29%和7%的比重,而改性PET、改性POM和改性PPO的占比較小。
改性后的PP材料可運用范圍提升,有的雖性能不如工程塑料,但可以替代部分使用。改性的ABS運用范圍也大幅提升,電子電器、汽車領域、家電領域等。
我國大約40%的改性塑料用于家電產品,2018年需求約為480萬噸,市場規模近千億元,較2017年增加4.81%。2018年,彩色電視及空調產量分別增長18.27%及13.81%,而家用電冰箱及洗衣機產量分別下滑9.15%和4.67%,整體來看,2018年我國家電產量達到5.59億臺,同比增長8.74%。預計未來我國家電產量仍將保持小幅增長,家電用改性塑料需求仍將保持平穩。
(2018年中國改性塑料下游需求量及占比)
“以塑代鋼”、“以塑代木”推動改性塑料增長
改性塑料的下游應用領域主要包括家電、汽車、辦公設備、電子電氣和電動工具等,其中家電和汽車領域為主要應用領域,分別占37%和23%,隨著國家對“以塑代鋼”、“以塑代木”政策的不斷推進,改性塑料性能不斷增強改善,未來改性塑料的下游需求領域將更加廣泛。
改性塑料在國內前景廣闊,但國內高端改性料長時間被國外企業壟斷,低端改性料過剩,國內外差距大且短時間難以縮短。
金發科技靠著研發實力打出有名的“金發木”和生物降解塑料,但研究近兩年國外巨頭的研發投入方向可知,生物降解和塑料回收利用資本增加投入,且有不少企業采用強強聯手模式,行業競爭將隨時間逐漸凸顯。
慧樂居歡迎您關注中國家居產業,與我們一起共同討論產業話題。
投稿報料及媒體合作
E-mail:luning@ibuych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