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廣州慧正云科技有限公司 www.hzeyun.com 粵ICP備1813696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201000
慧正資訊:“東莞企業現在招工越來越難了,客戶對于工廠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智能制造轉型升級迫在眉睫。”東莞市某手機配件工廠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提到,作為廣東拓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拓斯達”)的長期合作伙伴,在引入拓斯達的智能制造生產設備后,企業招工難、用工貴、效率低等問題得到了很好的解決。
作為一家廣東省機器人骨干企業,拓斯達堅持“讓工業制造更美好”的品牌主張,核心產品包括以工業機器人為代表的智能裝備,以控制系統及MES為代表的工業物聯網軟件,提供基于工業機器人的智能生產環境整體解決方案,打造健康的智能制造生態圈。
2016年3月,拓斯達正式引入卓越績效管理體系,從此一年一個臺階的步伐邁向高質量發展。2017年在創業板上市,2018年獲評東莞市政府質量獎,近三年營業收入每年增長幅度保持40%以上,機械手產品在國內市場的國產品牌中已實現近9%覆蓋率……
建立一套科學務實的動態閉環管理機制
拓斯達成立初期,并沒有一套明確的質量管理體系。2010年,拓斯達與清華大學合作,通過科學有效的方式對公司績效管理等方面進行總結規范,開始走上卓越績效管理的道路。
拓斯達副總裁左運光回憶稱,從2014年該公司就開始啟動標準化發展工作,陸續通過ISO 9001、知識產權等體系認證。為了提高質量管理能力,公司還建立內部測試與研發實驗室。
2016年3月,拓斯達正式引入卓越績效管理體系,對生產、經營、研發、人力資源、財務等方面建立卓越績效管理體系,并以申報東莞市政府質量獎作為目標,進行企業績效管理的全流程梳理。
“管理層對質量戰略極其重視,建立了一整套科學務實的動態閉環管理機制。”左運光說,董事長吳豐禮提出了極致品質的藍圖,確定“讓工業制造更美好”的企業使命,出臺了一套全球品牌形象規范,提出“二次創業”的階段性戰略方向及目標。
2017年,拓斯達導入兩化融合管理體系工作并通過工信部認證,保證智能制造水平提升工作有序開展。“關鍵質量指標等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如重復定位精度與某國際著名品牌持平,為持續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基礎。”左運光說。
近年來,該公司保持在研發方面的高投入,持續引進高端技術人才,現有研發技術人員約占公司總人數的40%。在多年的質量改進過程中,先后攻克了多項質量難題,提升了產品合格率,新產品開發數量等指標等居行業前列,奠定了行業地位和質量口碑。
左運光表示,通過不斷推進卓越績效模式在內部運營管理的融合提升,拓斯達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基于智能制造生態圈合作共贏的質量管理模式。
近三年營業收入增長幅度保持40%以上
走進拓斯達的展廳,一幅幅專利證書、獲獎證書映入眼簾,那是拓斯達導入卓越績效管理后的“成績單”。
截止今年6月,拓斯達擁有已獲得授權專利174項,其中發明專利13項,另有處于實審階段的發明專利25項;各類軟件著作權37項。2019年進一步加強了專利和軟件著作的申請力度,累計申請各類知識產權達113項。廣東名牌產品2個,廣東高新技術產品5項,多項產品通過歐洲CE認證。
經過多年的質量攻關,拓斯達已成為國內工業自動化領域和智能制造領域的佼佼者,具備控制器、伺服驅動、視覺傳感器等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發能力,其中EU系列機械手,各項運行數據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成功打造高端機械手品牌形象。
與同行相比較,2016-2018年近三年拓斯達營業收入規模逐年增大,營業收入每年保持穩步增長形勢,且增長幅度保持40%以上。機械手產品在國內市場的國產品牌中已實現近9%覆蓋率。
此外,目前拓斯達在全國已有30多個辦事處,6000多家已服務客戶,包括比亞迪、長城汽車、伯恩光學等知名企業。長期與清華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研究機構和知名高校開展產學研合作。
2018年,拓斯達正式獲評東莞市質量獎。“這是對拓斯達卓越績效管理方面工作的肯定,同時也對拓斯達提高質量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左運光對記者說,拓斯達以此為契機,目前正在向廣東省政府質量獎發起沖擊,力求在卓越績效管理工作中取得更優異的成績。
慧樂居歡迎您關注中國家居產業,與我們一起共同討論產業話題。
投稿報料及媒體合作
E-mail:luning@ibuychem.com